电视鉴宝艺术品该不该砸(图)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19日 09:08 大洋网-广州日报 微博
王刚高声问:“退不退?”藏家坚定答:“不退!”台下观众则此起彼伏地有人喊“退”,有人喊“不退”……每一期的《天下收藏》节目,都有三次这样让人神经备受刺激的高潮。藏家的一句“不退”,最终可能就是手中的“宝贝”(主要是瓷器)被“护宝锤”一下击碎。以节目的角度看,这一砸的确把情绪和氛围调动到至高点。而记者在首都博物馆(微博)《“假”如这样——真“假”藏品对比展》的展览现场看到,不少观众面对被砸后重新粘好、身上伤痕累累的瓷器频频惋叹:哎呀,多漂亮啊!砸了很可惜。也有人表示,这些精美的陶瓷即便是赝品,可也是未来的文物,像宋代的青铜器赝品到了今天成了宝贵文物一样,不应该砸毁。那么,砸瓷作为《天下收藏》最突出的“秀点”,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天下收藏》节目组专家和收藏界各有明确的表态。
专题文/图
记者 江粤军、金叶
正方
旨在提醒藏家懂得正确收藏
《天下收藏》鉴赏专家、著名陶瓷鉴赏家翟健民:
旨在提醒藏家懂得正确收藏
其实英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有一个鉴宝节目,也砸赝品。这个我们并不是要模仿他们的,王刚之所以做出这个行动,是为了告诉别人,这个仿品背后是一个骗人的行为,我们要“砸”的就是这样一种行为,要起到警醒警示作用,让藏家懂得正确收藏,不要自己“蒙”自己,沾沾自喜地收藏着一件假东西。
有人看展览时可能会说:“哇!这么漂亮的仿品也被砸掉了,很可惜。” 但是我们要知道,目前国内的高仿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因为回报率很高。假设一件真品价值100万元人民币,那么15万到20万元的高仿瓷器,就有机会以假乱真地冲到80万至100万元。这种巨大的利益诱惑导致高仿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七八年前市场上还看不到仿清代官窑、哥窑、汝窑的高仿品,后来据说一位工匠在地摊上买到了一本讲清代釉料配方的书,通过一步步摸索,也配出了当年的釉料,现在这几种高仿品跟真品也极近似了。
王刚是不可能把所有的赝品都砸掉的,“砸”的行为只是一个信息,一种表态。我们也清楚知道,这个行为很难得到所有人一致的赞同,肯定会有反对意见。但我们的宗旨不是砸这个仿品,我们看重的是这个行动背后的意义。所以虽然一直有人劝我们不要这样做,认为这样做太“出格”,我们还是坚持住了。而且目前支持的人比反对的人数量要多得多。最初文博系统的工作者只有50%是支持的,认为仿品欺骗群众欺骗藏家,砸的行为还是能起到警戒作用的;而50%的人并不太支持,但通过我们对这个“砸”的去伪存真理念的宣传,现在支持的人应该说占到了70%至80%,只有20%至30%的人持不同意见了。现场的观众和收藏家则基本都很支持这个行为。你也看到了,每一次临揭鉴定报告之前,王刚都会说,你可以退,可以不拿这个奖牌,同时避免被砸的可能性,但绝大部分的持宝人都很坚定地要求去伪存真,坚定表示不退出,要是假的就砸了。当然,五六年前也有个别后悔的,一些藏宝人花了很多钱买下的瓷器,拿到这里来,本身信心很足,觉得必真无疑,结果一锤砸了,过后就很心疼,认为自己应该退。不过,他们本身来了之后都签过合约的,其上写明了要相信专家的鉴定,所以后悔了也没办法。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对这个节目的游戏规则已经很清楚了,这种事后后悔的情况几乎没再出现过。事实上,现在这个节目广受全世界华人的欢迎,每个月收到好几百甚至好几千封信,希望参加海选,欧洲、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华人都很关注,因为这个节目除了娱乐性,知识性也很强,是有一定学术含量的。
总之,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情可以做得面面俱到、十足完美的。得和失,我们就是希望观众自己去衡量——这个东西被砸掉了,你失去了,才会更懂得以后要怎样去挑选值得收藏的真品。
无疑提升了百姓的收藏意识
中国国家博物馆(微博)研究员姚青芳:
无疑提升了百姓的收藏意识
关于王刚砸瓷这一举动,我觉得没必要过度去关注它。这是一种社会现象,这种做法的初衷未必是坏的。王刚自己也说了,他们是为了提高普罗大众对文物真伪的认识,提高大家的收藏意识。我觉得这个节目做了这些年,对老百姓收藏意识的提升还是很明显的,现在很多人都会拿出一件老旧的东西去找人鉴定,去辨别真假。当然,这种砸瓷的节目方式,没必要去宣扬,也没必要去反对,存在就是一个历史过程、一种社会现象,如此而已。
反方
砸瓷器是极其错误的行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李健民:
砸瓷器是极其错误的行为
我以为,《天下收藏》节目从根本上就是错的,是把古代文物和艺术品的界限混淆了。对于瓷器而言,没有真假之分,因为它们都是瓷器。如果要谈,只能说这件瓷器到代不到代,你的推断是不是准确。譬如你说这件瓷器是明清时期的,我说是民国仿的或者现代仿的,这个的确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判断。
更糟糕的是,他们一旦认为不到代的瓷器就直截了当地砸掉。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能上鉴宝节目的,没有特别次的东西,收藏者至少觉得还可以才会拿去。而他们三言两语就判定为假的,标准和根据是什么?无论这件瓷器是古代文物还是现代艺术品,这一砸都是一种破坏和毁灭,都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破坏和否定,可以说是“文化汉奸”的行为。
中国自宋代以来,就一直有后代仿前代艺术品的惯例。这是对前人的学习和传承,如果我们没有对前人的模仿和传承,我们的文化,包括人类本身都不存在了。所以这种行为不能一概说成是为了造赝品赚钱。况且,后代仿前代的艺术品,和假药、假食品不一样,假药假食品吃了会死人,而且制作过程简单、粗陋、恶劣。但就高仿瓷器而言,制作起来难度是非常大的,甚至某种意义上,它得比原物付出更大的心血才能做得像。
另外,《天下收藏》中的鉴宝,就凭三个专家的肉眼判别,怎么就能保证百分之百准确呢?为什么不找科学仪器来检测?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你说它是假的就可以砸掉?这也太草率了,太不把中国的古代文化当回事了。所以,这一行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极其错误的,是自毁长城。
中华文物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著名收藏家姚政:
中华文物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天下收藏》这个所谓“去伪存真”节目已在北京电视台播出多年,颇有收视率,应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句古语。但早在2009年,台湾地区的收藏家罗有生在遵义的一次会议上就痛心疾首地说,没想到大陆是如此残忍地对待祖宗留下来的瓷器,一个电视台即便一周砸一件瓷器,一年就砸54件,10年就砸掉540件,假如10个电视台,100个电视台都做这样“去伪存真”的节目,若干年后中国瓷器就被砸完了。而整个节目在全国收藏家的一片反对声中,我行我素,被大家称为“砸宝”节目。
我们先不论电视台已砸掉的300件瓷器的真伪,即便当代做的瓷器,该不该砸呢?看看清代皇帝是如何对待当朝瓷器的。
清代康雍乾三朝皇帝酷爱瓷器,这是众所周知的。但皇帝是如何对待损坏的瓷器的,清宫档案有许多鲜为人知的记载:比如乾隆二十年三月廿二记载:“总管潘凤交哥窑双耳瓶一件,耳破,传旨着粘补,钦此。”大量史料证明,皇帝对损坏的瓷器,要求下面能补则补,能用则用。而对损坏瓷器的人,都要处罚。乾隆二十二年七月初四的清宫档案记载,副催总五十往北京运送三件洋彩旋转瓶,途中不小心将瓶耳磕坏二处,皇帝下旨:“重责四十板,罚钱粮一年,钦此。”乾隆四十七年《御膳房损坏瓷器等样底档》记载:“主管奏折,一年中太监张进朝等十七人打破瓷器二十件,旨:照例每人责以五板。”乾隆四十八年九月十一档案记载:“上进早膳时,小太监厄禄里打破暗龙五寸黄瓷盘一件,与本日奉旨责过小太监厄禄里二十板。”
事实上,“砸瓷”本来就是件十分荒谬的事,无论新旧,都不应砸。如果说中国古代有五大发明,瓷器就应占一席之地,而且只有瓷器给中国人换回了大量的真金白银。几百年上千年仍保存完好的瓷器,毁于几个古董商手里,真是天理不容。专家有何资格下“判决书”?谁赋予他砸瓷的权力?这是不是在破坏文物?而电视台是在纵容这种行为,还是不知情被人利用了?瓷砸了不可能复原,就像人被枪毙了不可能复生。但枪毙一个人需三级法院审核,那砸瓷就可以轻率吗?
“china”不能在铁锤下痛苦地呻吟!中华文物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专家不能决
定瓷器生死
中国收藏家协会瓷器鉴藏家林谷平:
专家不能决
定瓷器生死
看《天下收藏》节目,很令人气愤。首先,它的砸瓷,在逻辑上有致命伤。我们先来看看它究竟是个什么逻辑:清朝仿明朝的瓷器,不砸;民国仿清朝的瓷器,也不砸;专砸新中国成立后所仿的。这个逻辑一分析,很荒唐。我们都知道,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经济困难,当时做了很多高仿的瓷器,无论当时还是搁到现在,都是艺术品。所以从艺术品角度来讲,砸瓷的行为是逻辑不通的。
其次,谁有权力判断文物或艺术品的生死?他们那几个专家有吗?这个问题一思索,马上就会觉得砸瓷这件事,从法理上情理上都讲不通。
第三,他们几个专家又是用什么标准来判生死?“历数唐宋元明清,现存瓷器没有如此造型”,诸如此类的这种鉴定结论,叫什么依据啊?这不明摆着说,我没有看见的,就是假的?
可见,人没有资格判生死,判生死的标准又很混乱,它所得出的结论会是什么样的?肯定是错误。你简简单单地说真伪,观众不过是当一档节目在看,没事。你把这样的瓷器都砸了,让人很接受不了,这是将恶劣当噱头,是这个节目最大的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