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者谈非遗瑰宝的前世今生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9月21日 11:53 天津网-天津日报

德化瓷 德化瓷 醴陵瓷 醴陵瓷 汝瓷 汝瓷
传承者谈非遗瑰宝的前世今生传承者谈非遗瑰宝的前世今生

  作者:张连杰

  当我们深刻了解认识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历史文化、体味到中华民族的工巧智慧的时候,我们的精神就会为之一振,我们的自信会油然而生。9月28日至10月2日,第二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会即将在天津美术馆隆重举行。届时,百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将让观众眼界大开。荟萃一堂的项目展品中包括令中外人士景仰和喜爱的中华名瓷以及极具创造力的传统雕塑作品。例如,烧制技艺工艺复杂、难度极大、文化价值极高的汝瓷;瓷胎高白、透亮,造型优雅、传神,做工精细、考究,与丝、茶并誉于世界,有“东方艺术珍宝”之称的“猪油白”德化瓷;造型优美、装饰典雅的名扬天下的定瓷;集历代经验、汇全国工匠技艺之大成,品种非常丰富,并以青花瓷为其中杰出代表的景德镇瓷器;采用自制釉下色料,运用国画双勾分水填色和“三烧制”法,将画面置于釉下,画面平滑光亮的醴陵釉下五彩瓷;以瓷质细腻、釉色温润如玉、造型端庄典雅而著称于世的浙江龙泉青瓷;塑画结合,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充满生活情趣、独具地方特色的天津泥人张彩塑,等等。这些非遗项目,均可谓名冠古今,享誉中外。

  先人创造了历史,我们如何写好自己的历史,让这些曾经为中华民族带来莫大荣耀、达到了极高艺术成就的艺术品生根于今日之社会,光华依旧地继续照亮世界,照亮生活,是我们今人的责任和需要破解的课题。

  汝瓷传承人 朱文立

  神秘的柴窑窑址找到了

  瓷器是民族璀璨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悠久的历史与精湛的传统制作工艺,造就了中国制瓷技艺为世界所仰望、令收藏者趋之若鹜。“汝、官、哥、钧、定”是宋代五大名窑的简称,传世作品极少,这个时期的瓷器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奠定了中国陶瓷在世界范围内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其中,汝窑为五大名窑之首,俗话说 “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件”。中国民间文化(汝瓷)杰出传承人朱文立烧制的汝官瓷“胎质细腻,工艺考究,色泽独特,随光变幻。观其釉色,如雨过天晴,温润古朴;抚其釉面,平滑细腻,如同美玉”。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并未对自己的工艺水平侃侃而谈,而是着重阐述了对历史文化的挖掘与深刻认识对于非遗传承与发扬之重要意义,这才是他今日成就之基石。朱文立是带着传统上路的传承人。他说,从历史的眼光看,中国瓷器是世界最优秀的,离开了中国主题,国际瓷文化就失去了灵魂。中国的英文译名CHINA就是瓷器的意思,它反映出当时中国的瓷器在世界独一无二的至上地位,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和超越的。然而,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中国的许多名瓷没有传承好,甚至失传。绝不能让这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藏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解放后,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有的名窑陆续被恢复。可是像汝窑的恢复就比较迟,柴窑则尚未恢复。

  为什么恢复汝窑如此之难?朱文立说,这就涉及对历史文化的认识不足的问题,因为当时有许多悬案亟待解决。比如,只有搞清楚汝窑的成色问题,才能理解为什么它那么名贵。至于传说中的柴窑,全世界没有传下一片柴窑瓷片。他长期从事汝窑、柴窑的恢复和研究,从1989年至2000年,历尽艰辛,在汝州城的文庙探寻到了真正汝官窑窑址,2000年,又在汝州城张公巷发现了历史上曾被推测在开封的北宋官窑遗址。不久前,他又获重大发现神秘莫测的柴窑的窑址被找到。最难解决的几大名窑悬案都基本解决了,轰动陶瓷界。这些发现,让我们获得历史没有记载下来的一手宝贵资料,终于让我们认清了真正的汝官瓷等名瓷的工艺标准,它们的精美超乎我们以前的想象。他说,只有真正了解历史,才能去伪存真,还历史本来面目,才能更好地继承发展,否则会被假的、次的东西障了眼目,贬低了我们的文化价值。又比如柴窑,只有“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传说和推断,由于缺乏实物印证,始终拿不定它的标准,如何继承,从哪里起步发展无从谈起。如今找到了柴窑,纠正、补充了过去的历史推断,为恢复打下了基础。我们又找到了一个宝藏的入口。否则,力量使歪了,恢复的就不一定是柴窑,那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是对中国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不负责。朱文立已经研制成功了汝官窑天青釉和北宋官窑瓷,填补了我国当代陶瓷艺术的空白。如今,世界的目光都注视着柴窑重见天日。

  朱文立说,通过研究历史找到了名窑失传的原因,发现了名瓷之间的传承关联脉络。他说,柴窑是五代后周的御用瓷,当时,后周皇帝柴荣将柴窑的特点写为“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柴窑建立时间不长,后周被宋朝取代,宋朝为消除后周柴氏朝廷的影响,将本来生产量就很少柴瓷全部打碎,所以宋初就没有柴窑了。但柴窑的精美却为宋代朝廷所喜爱,宋代汝窑即是学的柴窑色。虽然汝窑因朝廷政治斗争被废失传,但其工艺影响了后来几大名窑的形成。例如,汝窑工匠避难迁到南方,建立了哥窑,继承了汝窑许多特点。从根本上说,北宋官窑等名窑都有着柴窑、汝窑的基因传承,找到柴窑窑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乾隆皇帝的《题汝瓷》中写道:“汝州建青窑,珍学柴周式。柴已不可得,汝尚逢一二。”可见汝窑和柴瓷的历史影响。一些高龄的陶瓷老专家都期望在世看到柴窑。柴窑瓷片标本的发现令陶瓷界兴奋异常,一定要把柴窑继承好是大家的共识。只有继承好才能发展好,才能创新出优秀的作品。中国瓷器之所以举世公认非常优秀,有其奥妙的一面,需要我们去探究,只有触到其精髓,带着传统上路,才不会迷失方向。我们要站在先人的肩膀上展望未来,创造明天,而不是站在先人的脚下低头走路。他说,曾经令我们赞叹不已的目前世界上能看到的60多件汝窑传世品,用我现掌握的标准分析,多数都达不到一级品。可见我国古代工艺水平之高。只有认识到这个高度,我们才能为我们的追求设立正确的方向和起点。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是对国家对民族负责。历史承载着厚重的文化,找到它,恢复它,了解它,尊重它,才能更好地传承它,发扬它。

  泥人张彩塑工作室主任 傅长圣

  每年资助作者去农村寻找灵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和文化影响力。每一件优秀作品不仅是色彩斑斓的视觉盛宴,更是内涵丰厚的精神大餐。采访中,真正的非遗传承者向我们传达着同样坚定的信念: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绝不能墨守成规地简单复制,而是对中华优秀文化认真反思的过程,是知识文化和艺术的不断升华。传承者首先要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能做什么,还要思考应做什么,要保持思维的活性,将精神和文化内涵还原于作品之中,体现它的时代价值,才能省悟历史责任。它是精神文化的标志,能让人们对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产生独特的感受甚至感动。国家一级美术师、泥人张彩塑工作室主任傅长圣对记者说,天津泥人张彩塑是一种深得百姓喜爱的民间美术品。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流传、发展至今已有180年的历史。其间,经过创始、发展、繁荣、濒危、再发展等几个时期。几经波折,泥人张彩塑艺术逐步走向成熟,被民间、宫廷,乃至世界认可。它是继元代刘元之后,我国又一个泥塑艺术的高峰,在我国民间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不仅使传统技艺得到保护与传承,而且使现代泥人张的作品创作站到了历史的新高度。

  泥人张作品经常在国内外大型活动中展示,享誉中外。例如,奥运会“中国故事”、上海世博会天津馆和天津周、瑞士冬季达沃斯论坛、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韩国世博会等都有泥人张作品参展和现场创作演示。泥人张艺术家也经常携带作品应邀参加全国各地举行的各种非遗展览,展位前常常是人流如织。感触最深的是这些精心创作的作品与中外参观者之间那种超越语言的心灵沟通。他说,表现劳动人民生活是泥人张的艺术精髓,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始终强调牢牢把握贴近现实生活创作发展的原则,让大家到生活中去挖掘,寻找灵感。我们不仅要学习先人的技艺,更要继承先人的智慧和思想方法,这样才能让当代泥人张充满生命活力。我们将每年4月、5月定为生活日,资助作者们到农村去、到开发区去、到红红火火的生活中去。我近年创作的反映天津地方风土人情的《七里海湿地》、反映青藏铁路开通的作品《歇一歇》等多次参加大型展示,深受人们喜爱,赢得很高赞誉。他说,创作是作品的灵魂,复重过去和重复自己,都将令艺术失去生命力。1959年建立泥人张彩塑工作室以来,泥人张的路就是创作之路,创作没有断档。2004年,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建起了泥人张彩塑陈列室,把各个时期创作的优秀作品保留下来,让大家看到发展的足迹,明晰传承脉络,温故知新。出精品必须全身心投入精力和情感,是一种追求,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的简单重复甚至粗制滥造,那与非遗传承无关。非遗传承者责任是第一位的,一味地经营,就不会出今天这样的成绩,艺术水平下降最终会失去群众的认可,就会面临失传的危险。我们不能被市场所左右,低端的东西代表不了泥人张真正的艺术价值。外表华丽而没有灵魂的作品也是精神文化层面的粗制滥造,徒有其名对非遗传承的潜在危害比粗制滥造更甚,它侵蚀的是灵魂,会掏空非遗的内涵,我们要敲响警钟。

  湖南醴陵釉下五彩瓷传承人尚香对创作也怀有深深的感触。尚香从小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受长沙铜官千年窑火的熏陶,对醴陵釉下五彩的酷爱,培养和造就了她的瓷艺人生。大学毕业后,又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胡武强,以及毛主席用瓷设计制作者、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李人中。她以女性柔美、典雅、坚韧、执著的心境,用灵动的画笔,在醴陵釉下五彩传统技艺中锐意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形成了她题材丰富、构思精妙、格调高雅、清新明快、寓意深厚的艺术风格,在中国陶瓷艺坛独树一帜,被业内人士誉为瓷艺女杰。在长期创作实践中,尚香不但擅长山水、人物、走兽,对花鸟虫鱼也出手不凡。她创作的《最可爱的人》、《大爱无疆》、《百年好合》、《江村晨烟》等十余件瓷艺作品,分别荣获湖南省和全国陶瓷精品展(赛)金奖。谈到创作,她列举了2008年获金奖的经历。当时,收音机里传来汶川地震的消息,心灵受到震颤。对灾区人民命运的牵挂,对解放军英勇无畏的救灾事迹的敬佩令她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表达欲望,进而形成了创作的冲动。她以一位战士从废墟中背起受伤的老大妈为题材创作了醴陵釉下五彩瓷作品《最可爱的人》,在陶瓷精品大展中一亮相,立时引起轰动,赞叹声不绝于耳。这次获奖,是她创作思想的一次升华。她领悟出,有些司空见惯的作品虽然不失精美,但它属于历史,只有与时俱进的创作,才属于今天。一旦停止了思考,传统就固化了,很容易变成根深蒂固的东西,很容易僵化。只有让群众耳目一新,才能将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与群众的情感联系起来。她说,非遗传承者不仅要业务精,还要有热心,有热情,责任心强,才能把民族文化发扬光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才有价值,才能让非遗生命常青。

  朱文立谈到创新时表示,现在不断改进旧的烧成方法,将氧化材料、电动工具、液化气等现代手段运用到陶瓷创作中,成品率提高了。过去使用传统方法,烧一万件不一定出一件天青色。然而,旧的工艺一定要传下来,那是祖先留下的根基,不能忘,那是历史,更不能丢。后人要了解,才能悟出其精髓。只有了解过去,内心才明白要坚守什么。从某些方面来说,继承过去的窑炉,用木炭、煤等烧成的也有好的一面。各种气氛多,窑变更好,更吸引人,能增加独特的一面。液化气,有稳定的一面。将来,还要想办法让新工艺体现旧工艺的优势,如果我们丢掉了传统,盲目创新,就会走弯路,就会迷失方向。

  德化瓷传承人 邱双炯

  我想在德化的山中建瓷窑

  福建德化为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德化陶瓷制作,兴起于唐宋、盛于明清。其捏塑工艺精巧纤秀、造型逼真,在刻花、浮雕装饰上,工艺美与材质美相融合,呈现出名窑气质,尤其是白瓷制品浓淡分明、层次丰富、釉色乳白如凝脂,透光度极好。

  80岁高龄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德化瓷传承人之一邱双炯不久前刚刚经历了第三次手术,病体尚在恢复之中,但仍坚持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继承发扬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事很重要。德化瓷经历了漫长的兴衰过程,到了明代,迎来了辉煌,这是一个积淀过程。以工艺瓷为主的德化瓷,通过郑和下西洋、海上交通贸易,从福建泉州港走向了世界。英国唐·纳利所著的《中国白福建德化瓷》一书就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中国德化瓷器倾国倾城之精美,记述了历史上欧洲至少有三四家工厂竞相仿制。这充分说明我们那个时候走在世界的前列,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这份宝贵遗产的精神文化价值。解放后,党和政府很重视德化瓷的发展研究,开办了国营瓷厂和陶瓷研究所,令德化瓷在老祖宗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进一步发扬光大。比如说失传几百年的明代象牙白瓷(外国人这样称,我们民间称为德化“猪油白”)恢复生产,其晶莹剔透,令人爱不释手。然而,德化白毕竟是中国民窑的辉煌代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德化民窑都是小本生意,出于成本考虑,其发展方向是依靠民间的聪明智慧,形成了精雕细刻、造型千变万化、独具个性的风格特征。大规模的工业化不是不可能,但有很多制约发展的因素,机械化做不来精雕细刻,难以让传统工艺美术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当代德化瓷还是应该以小型化的工艺陶瓷制作为主,有利于传承手工的优势。从明代的名家宗师到今天,德化瓷的发展应该说是方兴未艾,特别是当今德化瓷的传统雕塑仍有复苏的趋势。然而,传统的手工业作坊由于不可能有很多的原始积累,若要实现跨越发展,很难靠自己的力量。只有集中社会的人、财、物、资源等优势,才能让德化瓷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解放后的一些科学研究和大量创新,都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完成的。特别是创新发展,必须依靠社会的力量。对此,我深有体会。比如说,德化瓷虽说精美,但规格较小。因为条件所限,历史上老祖宗做不来大型作品。而今,科技的发展突破了一些技术局限,有了微波干燥、电炉等,引进了自动控制系统,瓷窑可以自动升温、降温、停火。老祖宗就没这一套。还有很多其他新材料,老祖宗没有。我想,当年老祖宗若是有这样的条件,他们也会向前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在老祖宗基础上考虑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在创作过程中,大胆突破传统德化瓷30厘米至50厘米规格的局限,2008年成功制作了高达一米的十八罗汉像,大大拓展了德化瓷的艺术空间,使之从家庭摆设登上了大型文化场所的陈列展堂。后来又利用现代科技成功创作出了夜光五百罗汉。不久前,又烧制出难度很大的2.2米高千手观音像,被誉为佛教文化与德化瓷传统工艺的完美结合。我们在继承与发展德化瓷方面正在走出一条艺术瓷如何大型化的成功之路。对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有益尝试,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增强了我的信心。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在德化瓷的大型化研究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他充满向往地说,我国古代有石窟,在保持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我们能不能也搞个瓷窟,保护瓷艺精品长久传承下去,也有助于传扬瓷艺文化。我有一个愿望,就是在德化的山中建一个瓷窟,并为此创作1.5米高的五百罗汉像。然而,这样的事情靠我的力量是做不来的,只有通过招商,让有识之士共同参与才能完成这个大工程。如果成功了,我想还可以搞儒家七十二贤、孙子三十六计,中华文化宝库的内涵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将传统文化瑰宝变成精美陶瓷置于瓷窑,就是很有特色的中国陶瓷文化的延续,就是一种传承的升华,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综述:

  瓷土藏量有限人才资源危机应引起重视

  谈到集中社会力量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主任傅长圣说。泥人张彩塑能有今天的辉煌,得益于党和政府对这株优秀的民间艺术奇葩采取保护、扶持、发展的政策,1959年成立了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安排张家传人到工作室主持工作和教学,培养了一大批彩塑艺术传人,从此,泥人张彩塑艺术从家庭作坊走向专门从事彩塑创作的事业单位。确定了一支稳定的传承队伍。几十年来,工作室就像播种机,将泥人张艺术传播、发扬。不仅艺术创作得到了传承,而且带动了相关雕塑艺术的发展。天津蓟县著名民间雕塑大师于庆成就曾接受泥人张艺术的培训,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虽然不是泥人张,但受益于泥人张,这也是泥人张的社会意义。现在,天津的彩塑工作者很多与泥人张有着传承联系,他们都是泥人张艺术的延伸,为发展社会文化艺术做出了贡献。而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则坚守着文化传承,保留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火种,并不断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谈到传承发展与资源规划利用的关系,各位传承者也强调一定要将最优秀的传统资源保护好,才能发展好。邱双炯说,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就跟人家是一样的了,就无所谓一个民族。要振兴中华文化,必须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特色文化传统。如何继承发扬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十分重要,这是我们每一位真正的非遗传承者应该考虑清楚的,是我们的出发点。我们必须拿出精品,而不是粗制滥造的东西。我们的资源应该首先保障精品创作。白瓷的工业化会造成资源问题。瓷土蕴藏量有限,我们已经在用周边地方的瓷土。我的看法,特大型的工业不太适合,但附加值很高。我们要重视矿藏调查,摸清楚家底。现在,容易“起”的原料都“起”了,剩下不多。下一步一定合理开发利用,才可持续发展。发展文化产业,搞工艺美术陶瓷比较适合,既提高了资料利用率,又提高了附加值。朱文立说,最优秀的文化遗产,一定高标准严要求制作好,一定要精,才能将中华民族自信、精神、智慧、文化、历史的丰富内涵完整地传承下来。一定不能搞滥,不能遍地都是。原料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一定要有效保护。我现在使用的这种汝瓷釉料用尽之后,如果没有开发出新的釉料出来,汝瓷还要面临失传的危险。他说,紫砂、高岭土等料材也有使尽的时候。明清时期景德镇恢复不了汝瓷,因为不具备这种天青瓷原料。所以,应举社会之力,尽快保护材料资源,研究如何找到新的原料,是当务之急。

  另外,人力资源的危机也要引起社会的重视。邱双炯说,人才培养一定要两条腿走路,大专院校走出来的也要经过传承培养,还要当徒弟才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就是言传身教,有亲身实践才能有体会,有感悟,只靠书本是不行的。朱文立说,汝瓷釉料的调配处理、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窑变的掌握,只能意会,无法言传,要对传统有较深入的了解掌握。

  邱双炯说,现在一些80后、90后年轻人,虽然在大专院校中接受过专业知识教育,但动手能力和意愿不强,都不想跟泥巴打交道,我们应该引起重视,把真正爱这行的年轻人引进来,给他们创造好的条件和平台。傅长圣说,要发现和培养那些酷爱非遗艺术的人才,他们才是发展的基础。要多给平台,少干预,多给机会,让年轻人发展。允许敢于创新的人出错,激发他们的热情。走不通,他们自己就回来了,不能太过于保守,要打开思想和视野,才能迎合当代年轻人的特点。人才逼不出来,养不出来。内心的追求才是驱动事业的发条,永不停步才能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杰作。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