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彩市场到了入手黄金期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1月13日 11:23 金羊网-新快报

清道光十三行风情嚼高坚堂供图 清道光十三行风情嚼高坚堂供图

  早在2003年,乾隆时期十三行题材广彩在欧洲已价超百万

  ■统筹: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采写:收藏周刊记者 周雯

  “万缕金丝织白玉”的广彩,具有色彩绚丽、金碧辉煌的特色。这一鼎盛于清三代(即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外销古彩瓷,在国内的收藏市场现身,不过是近十年的事情。2008年,广州艺拍的广彩开光人物故事图抱月瓶(1对)以44万元的价格,创下广彩在内地市场的价格之最。

  其实,早在2003年的欧洲拍卖市场,乾隆时期的十三行题材的广彩已价超百万,欧洲拍卖市场的广彩流通也有数十年历史。这种外热内冷的局面,五六年前有所转变,欧洲拍卖行的广彩大量由国人回购,国内的流通量增加,至今广州本地也仍有一批大师在从事广彩创作。广彩能否再度征服世界?让我们拭目以待。

  好东西当年“悉数销往欧洲”广彩在欧洲拍场一直受到欢迎明嘉靖年间,广州“一口通商”,尤其是乾隆二十二年(1757)之后,广州成为唯一对外贸易口岸,与西洋的交流达到鼎盛时期。广州本地的彩瓷,早在明末,已有不少手工艺人零星制作,隐现于市场,虽未成体系,但技艺却被西洋人相中。西洋商人通过十三行下单,白色瓷胎从景德镇运往广州,广州的手工艺人按照西洋人的要求“借胎作画”。广彩自身的风格由此奠定:结合西洋油画,吸收珐琅彩的颜色,色彩鲜艳夺目。

  “道光之前的广彩,全部来自欧洲皇室和贵族下单,一经制作完毕,悉数销往欧洲。好的东西在中国市面上没有流通,大家都对它认识不足。直到解放前后,广彩都是往外面走的。”著有《广彩研究与鉴赏》一书广州市文物总店总经理曾波强介绍,正是认识的不足,导致在一些展览中,明明是广彩,但也被标注为来自景德镇。

  正因为大量外销,被誉为“欧洲官窑”的广彩,在国内却鲜有人知。据专事收藏、经营广彩的“高坚堂”负责人吕建成介绍,转观欧洲拍卖市场,广彩一直是流通量较大而且受欢迎的彩瓷,十三行人物的彩瓷早在2003年便达到上百万元的价格,而这个价格至今未在国内出现过。

  国内拍卖不温不火

  三四十万元已能拍得个中精品细观近年国内市场的拍卖情况,广彩始拍于1996年,中国嘉德和中国瀚海各推一件广彩拍品。而这距离国外兴起的广彩拍卖,已有数十年差距。据了解,首场拍卖的清乾隆官窑广彩开光人物碗被北京历史博物馆以2.2万元购得,乾隆广彩西洋仕女像瓷片则以8800元成交。但是,接下来几年,除了1997年北京瀚海推出过一件广彩外,没有其他公司上拍广彩瓷。广彩在国内拍卖市场的第一次热潮,出现在2003年。当时,国内广彩瓷的市场上拍量达到31件,价格多为中低价,其中17件得到成交。2004年,广彩瓷的上拍件数比上年增加11件,其中中贸圣佳6月7日拍卖中,清同治广彩人物纹双螭耳大瓶以39.6万元成交。但是,这一成交额自从被2008年广州艺拍的广彩开光人物故事图抱月瓶(1对)以44万元刷新过一次后,再没有改变。近年的拍卖市场上,最高拍价在20万-40万元之间浮动。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在国内拍卖场上出现过的广彩瓷共429件,其中成交拍品174件,总成交额4885000元,成交比率41%。曾波强介绍:“在市场上流通的高档广彩,应该是十三行题材,或者大型和精美的瓷品,两三百万元成交的都有,但这些都在欧洲市场。国内成交额,每件平均是几万元。”

  现状

  现在欧洲很多人把广彩拿出来拍

  业内人士呼吁“行家要把好东西买回来,不要买粗东西”

  竞争激烈的拍卖市场,广彩显得不温不火,这种情形持续日久。曾波强分析称,“广彩有非常强的区域特色,在全世界的瓷器研究里,却没有作为独立的课题,也没有学者去研究。”他说,正是难以独立,使得广彩一直未被正确认识,而埋没在粉彩或其它彩瓷之中。

  这种现状如何改变?曾波强呼吁:“行家要把好东西买回来,不要买粗东西。当大家见得多了,就会发现原来广彩这么漂亮。”近五六年来,从海外回流的广彩逐渐增多,而且不少行家开始看重广彩,这是曾波强认为的希望所在。“欧洲经济不景气,那里很多人把当年的广彩拿出来拍卖,流通量变大。而且,其它的官窑古董市场已经开发得很成熟,广彩的流通量变大,行家也开始关注广彩了。”

  致力于广彩经营的高坚堂,目前已储存了几百件(套)的清三代广彩。面对目前的广彩收藏市场,负责人吕建成认为,“现在是入市的黄金期,炒作的人少,价位就低,不会有虚高。另外,在广州文化中,广彩始终是块招牌,市政府在大力地推广广彩工艺。乾隆时期,广彩通过十三行进行贸易,订单的制作量为史上之最。其本身在艺术表现上,借鉴西洋油画的视觉效果,形成浓墨重彩的风格,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产物。早期的颜料是借彩珐琅彩,和粉彩不一样,特色鲜明。”

  趋势

  门槛不高,正是入手黄金期

  新藏家更青睐当代广彩作品

  因其价位不高,图案纹饰也更符合现代审美

  记者了解到,清三代广彩的技艺达到顶峰,而且多为欧洲皇家贵族收藏,技艺要求极为严苛,这一时期的广彩成为业内公认的精品。此后,由于欧洲本地制造的兴起,广彩的外销受到影响,从欧洲市场转攻美洲大陆,而这一转变中,广彩自觉降低成本,工艺也略为粗糙。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上世纪80年代,广彩做外销的同时,也关注国内市场,曾引起一部分人的追捧。目前,几代广彩大师各立门户,使得广彩转身为艺术品行列。

  据吕建成介绍,当代的广彩作品市场相对而言更为活跃,“新的那些(广彩)卖得更好,很多刚进来玩广彩的藏家,都是从当代作品开始。当代的看起来比较鲜艳,图案纹饰也更加符合现代审美。新入行的藏家玩广彩,是玩工艺和艺术。”

  他介绍,在其了解的广州市场上,当代广彩大师的作品价格从几千元至几万元不等,价位并不高。而在广彩古董中,清三代的作品最高也不过四五十万元,20万元左右即可淘得精品,工艺稍次一些的也就几万元。总体而言,收藏广彩目前门槛不高,正是入手良机。

  观察

  养在深闺少人识

  广彩低调为哪般

  “墙内开花墙外香”,广彩的处境一度有点尴尬。广州文物总店总经理曾波强认为,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一、广彩是借景德镇等地瓷胎上彩的,所以没有烧窑遗址。

  二、国内广彩实物资料的严重缺失,阻碍了人们全面认识广彩。

  三、广彩作品极少有写纪年款的,特别是早期的广彩,几乎没有写年款的。

  四、国内对外销瓷(包括广彩)的研究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有关外销瓷研究的出版物十分稀少。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