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树《谁在收藏中国》:元青花冲击波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1月14日 14:09 新浪收藏 微博

  选自:吴树(微博) 《谁在收藏中国》 第二章

  无论元青花跑火的理由有何等的神秘与怪异,也无论元青花这个名词最早是用哪国文字写成,我们可以肯定的是:2005年发生在英国拍卖公司的这两次元青花瓷器天价拍卖,不但使中国文物在国际卖场上的身价一步登天,而且也给刚刚开放的中国文物市场形成了巨大的震撼与冲击。尽管此后那件元青花大罐的买主一直深藏不露,藏品也杳无音讯,但对于中国国内收藏爱好者来说,却有如被注射了一针长效兴奋剂,一个个精神亢奋,藏必见“元青花”,言必及“苏勃尼青”(元末明初用于绘制青花瓷器而从伊朗进口的蓝色颜料)。

  不仅如此,随着各地电视台“鉴宝”栏目的普及,普通老百姓也耳濡目染了那些个锈迹斑斑的青白色宝物,是如何让人神魂颠倒。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青花”开!“元青花”,几乎成为妇孺皆知的时尚新名词。据业内有关人士估计,那两件天价“元青花”拍卖结束后,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全中国收藏古玩人数最少猛增了三成以上。这也难怪,一只年代不过700年左右的普通青花大罐,居然卖了两个多亿人民币!这是什么概念?按照当时的牌价能够买上几吨黄金!赶上早几年,可以给全中国拿薪饷的国家干部普调一级工资!

  巨额的财富效应犹如突发的洪水,顷刻冲破了几乎全部理性的堤坝。一度由于专家的争议而成为中国收藏界烫手山芋的“元青花”,刹那间变成了触手可及的摇钱树。记者注意到,在佳士德拍卖的消息传出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北京古玩市场上以“鬼谷子下山”故事为题材的元青花大罐、梅瓶、玉壶春,一下子出来几十上百件,人们开始了新一轮搜寻“国宝”元青花的疯狂行动。

  2005年末,记者听圈内人说,在成吉思汗长眠之地——内蒙古四子王旗,发现了元朝静州路遗址,出土了大批的钧窑瓷器和青花瓷。没几天,我又看到了一条报道,说包括香港在内的全国各地的买家都纷纷闻讯前往内蒙抢购元青花。抱着体验生活和淘宝的双重目的,记者也及时赶到了那里。

  我不知道当年美国西部淘金热的时候是什么景象,但在传说中的成吉思汗陵寝地,我确实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黄金的魅力。那里旅店爆满、车票难求,就连商店里的饼干、面包和矿泉水也成了紧俏商品。外来的淘宝者们到处走街串巷,见着带黑斑、底下画着间隔“仰莲瓣”的青花瓷就买,有一位来自香港的研究元代蓝釉瓷的专家,单买一块供研究用的元青花瓷片就花费了5000元港币。还有一些求宝心切的人甚至不惜血本,高价买回去一大堆内蒙赤峰窑新烧制的赝品。后来连像样的赝品都供应不上了,于是,有些人则干脆自己动手或花钱雇人,到处乱窜、掘地三尺,把一些荒地都翻了个底朝天。

  元青花炒疯了,淘宝者也疯了!特别是在北京,街头巷尾捷报频传,许多刚入圈儿的新手,一上去就按图索骥、暴买元青花。在一位藏友家里,记者亲眼目睹了上千件“元青花”,整整摆放了几间屋子。那位藏友告诉我,他的几个同事,个个都比他玩得更疯,有个中学老师甚至不惜用整套房子去换回一只元青花小罐。

  元青花的跑火,同时也带动了一些相关行当,如鉴定公司、文物修补店、古玩城,等等。一些所谓的“元瓷”鉴定专家更是成为各家鉴定公司哄抢的“香馍馍”,就连书店、书摊上有关介绍元青花知识的书籍也成了炙手可热的畅销书。

  受益最大的当然是拍卖公司,大家不失时机地跟风而动,四处搜罗元青花拍品,你上元青花大罐,我就上元青花梅瓶或大盘,似乎不上元青花就不算拍卖会,而且价格一家比一家高,你起拍价几十万,我起拍价几百万,成交价尽管赶不上老外,一般也在几百万到几千万。

  在名不见经传的元青花突然大批量亮相中国文物市场的同时,不知从哪里也冒出了一批“元青花鉴定专家”,他们除去闭门造车、著书立说外,还明星般地客串于各家文物鉴定中心,鉴宝估价、签发证书,为热炒元青花加薪添火、保驾护航。

  对于专家们的此番表演,记者颇不以为然。同样是在这批专家的文章里,记者曾读到过这些数据:“迄今为止,全世界的元青花只有300件,主要在外国: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40件、伊朗德黑兰有32件、大英博物馆19件、江西高安市博物馆有19件、河北保定出土9件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微博)博物院和河北省博物馆。”

  假设专家们的这一结论正确,那么能见着来历可靠、流传有序的“元青花”者可以说是寥寥无几,而能够近距离观察、上手研究者更是凤毛麟角了。即便是京城紫禁城内、景德镇御窑场旁屈指可数的那几位专家,由于既无前人留下的资料,又缺少可供出具实验数据的批量样本,单凭那几十件样品就想对“元青花”作出具有权威性的“眼学”(肉眼)鉴定或者“科学”(仪器)甄别,同样无异于“盲人摸象”。

  好笑的是:事已至此,金钱砸出了“真理”,一些见过或者没见过“元青花”的专家们再也耐不住寂寞了,纷纷着书立说或发表文章、去各类以盈利为目的的学习班讲课培训,将一顶顶耸人听闻的桂冠和花环毫不吝啬地披挂在“满身尽带黄金甲”的元青花圣体上。什么“中国瓷艺制造的巅峰!”什么“中国绘画艺术在陶瓷上的造极!”什么“国宝中的国宝”……诸如此类,这些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字游戏,进一步把疯狂的元青花收藏热引领极端。

  专家们“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行为,自然也会闹出无数风马牛之笑话来,这些且留待后话。在元青花热的拉动下,中国文物在国际市场上的热度全面升温,特别是元、明、清三代景德镇瓷器的价格,更加扶摇直上、登峰造极。仅以近三年的几项成交纪录为例:

  2005年,香港苏富比(微博)拍卖公司在伦敦以人民币122,408,800元的天价,成功重拍了一只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比该器物30年前第一次拍卖成交价翻出500多倍。

  2006年,纽约苏富比拍卖公司重拍一件清乾隆外粉青釉浮雕芭蕉叶镂空缠枝花卉纹内青花六方套瓶,成交价人民币47,615,200元,比20年前首拍价升值约80倍。

  2007年,香港苏富比拍卖公司重拍8件套元十四世纪中期青花“锦香亭”图罐,成交价49,989,600元人民币,较10年前首拍成交价升值十几倍。(图18) 

  2007年,美国旧金山卡莱尔家一只被用于盛螃蟹的明代洪武年瓷盘,在伯罕姆斯-巴特菲尔兹拍卖行拍出310万英镑(约合465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

  自此,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拍卖纪录接二连三地被刷新。据国内权威媒体最新公布的统计:仅2007年,在全世界艺术品市场参拍的中国文物,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成交的拍品多达226件。

  如此暴利,别说是对低收入的中国公民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就是股神巴非特那样的赚钱好手,恐怕对此也会垂涎三尺!

  如果说中国大陆拍卖公司的必然兴起冲开了中国文物市场紧闭的大门,让千千万万中国人热情地投入其中。那么,海外艺术品市场上元青花的意外跑火,则掀动了整个中国收藏界的惊涛骇浪。它在一夜之间,用类似于宗教似的疯狂进一步煽动了中国人的财富欲望,并且用大手笔将海市蜃楼抽象为触手可及的宽敞民居,成功地颠覆了许多寻常百姓原本贫乏的梦想。一个前所未有的淘宝热,因此而旷日持久地在这个幅员广阔、文物藏量极其丰富的千古大地上掀起。一场收藏与毁灭交响、贪婪与审美共存的国宝大戏紧锣密鼓地拉开了金色的大幕……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