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陶瓷的收藏建议

2014年03月03日 12:10   法制晚报  

  法制晚报讯 西方人一提起中国,同时想到的就是“陶瓷”(China一词双义), 陶瓷艺术其实是中华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符号。中国是陶瓷的故乡,在彩陶时代,祖先就已经创作出美妙绝伦的陶艺作品,半坡、马家窑、马厂等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不少是超越了实用意义,具有纯粹的审美价值。这门源自中国的艺术,由先古迄今,传承不断,魏晋的青瓷,唐的南青北白,宋的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窑,元的青花釉里红,明清的彩瓷,一直是世人追捧的美器。千百年前,西方皇帝的餐桌上就出现了中国人烧制的餐具。

  对于爱好收藏陶瓷的新手来说,现在下手收藏一些古陶仍是好时机,因为陶艺品价格近年虽有上升,但升幅不大,价位仍较低,作为收藏生涯的开始,是一个很好的练手机会。

  不少同好经常探讨:如何鉴定和判断陶艺作品的价值?谁都不是天生就知道,但看得多、玩得久之后,就能摸到一些门径。看一件陶瓷作品,一般要考虑五个方面:造型、纹饰、胎釉彩、烧造工艺、款识。

  这五个方面不能盲人摸象,抓住一点不及其余,那一定会犯错。五方面因素要综合起来看,才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也就是说,判断真仿不能偏颇于任何一个方面,不能说根据一个方面,就来断定这个东西的真伪,或者是它的年代。 

  首先拿造型说,各个时代都会有自己的特点,而且有一些瓷器的造型就这个时代有,别的时代没有。比如明嘉靖皇帝信道教,是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个道君。这个时候,瓷器不管是造型还是图案纹饰,都出现了大量与道教有关的题材,还出现了大量的葫芦瓶,而葫芦的造型与道教是有关系的。

  其次看纹饰。还以明嘉靖年间为例,出现过不少与道教有关的纹饰,比如八卦、云鹤。这一时期还出现一些把松树树干盘成一个“福”字的。像这种东西,其他朝代就几乎见不着,是这个时代特有的东西。 

  再次看胎釉彩。釉彩与时代也有关系,现在搞仿古的有些彩就配不出来。比如成化斗彩当中,有一种叫“差紫”,这种彩到今天为止也是仿不出来的。为什么?因为它本身就是当时烧坏后才出现的一种色瓷。故宫的老专家孙瀛洲曾总结过一个口诀:“鲜红淡抹绿闪黄,差紫浓厚确无光”,说的就是成化斗彩。 

  最后看款识。明清官窑瓷器,从永乐年间开始有款。虽然洪武二年设了官窑,但是洪武的官窑瓷器没有一件带款的,所以如果见到写“大明洪武年制”或者“大明洪武年造”这种款的瓷器,那肯定是仿品,这就是一个规律。现在见到的永乐瓷器,虽然开始写款,但是写款的并不是很多,而且它只有“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没有楷体的,也没有“大明永乐年制”六字款,所以如果见到有瓷器上写“大明永乐年制”六字,你可以大胆地判定,它就是一件仿品。再比如说成化的,它都是写“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没有“成化年制”四字款。另外,款识的字体也有它的特点。比如,宣德官窑瓷器年款很有特点,有人编成了打油诗:“宣德年款遍器身,楷刻印篆暗阳阴。横竖花四双单无,晋唐小楷最出群”。琢磨一下,这不就是辨识的依据吗?

  陶瓷收藏,贵在“文火慢工”,既讲心态平和,又讲持之以恒。坚持多年,必有收获。

  收藏中国古代传下来的陶瓷艺术品,下手之前,可以多读一些权威专家的论著,专家学者研究多年所得成果,对于新入门者有很大帮助。如孙瀛洲先生的有关著作《谈哥汝二窑》、《成化官窑彩瓷的鉴定》、《我对早期青花原料的初步看法》、《瓷器辨伪举例》,以及《孙瀛洲先生捐献陶瓷展》、《孙瀛洲先生捐献陶瓷选》;叶佩兰《元代瓷器》、《古陶瓷鉴赏与收藏》;赵青云古陶瓷论文集,赵青云论钧瓷、汝瓷等。   

  文并图/东子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