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瑞峰:玩泥巴玩出陶艺大师

2014年03月25日 10:30   新浪收藏  微博 收藏本文     

  张南章

  [他玩泥巴真得玩出了名堂,真得把泥巴玩成了人们喜爱的艺术作品。这些高温烧结的"泥巴",走进了一个个博物馆的典藏室,赢回了一个个奖牌与荣耀。他的瓷塑作品和"中华红"及"宝石釉"作品,都获得过国家级金奖,一些陶艺作品,还被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珍宝馆、中南海紫光阁、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淄博)陶瓷博物馆、福建省工艺美术珍品馆以及新加坡博物馆、日本东京博物馆等文博单位永久收藏。

  他就是德化陶艺家许瑞峰,其陶瓷艺术人生也先后登上了《人民日报》、《中华新闻报》、《新加坡联合早报》、《香港商报》、《大公报》、《福建日报》、《深圳特区报》等海内外报刊,他走进了福建电视台、东南电视台、CCTV-4《华夏文明》,俨然玩成了一个公众人物。]

  并非每一个陶艺大师的儿子,都喜欢玩泥巴;也并非每一个喜欢玩泥巴的陶艺大师的儿子,都能玩成陶艺大师。

  许瑞峰,就是一个喜欢玩泥巴而且玩成陶艺大师的陶艺大师的儿子。

  少时烧制有胡须的观音

  39年前,当许瑞峰来到这个世界时,他的父亲许兴泰(一个远近闻名的陶艺师)来到他祖父许文君(也是陶艺师)的灵牌前,燃上一炷香,缈缈青烟和着他父亲的心愿袅袅弥漫:保佑你的大孙子,保佑我们许家技艺代代有人传承。他父亲期望他"以玉为信"、"直上而锐",给他起名"瑞峰"。

  许瑞峰从小就是父亲的好帮手。他经常跟着父亲到德化瓷厂艺术瓷车间玩泥巴,成了无人不识的"小车间主任"。

  少年的心清奇诡异,而陶瓷自然成了少年瑞峰心象的替代品。他常常把"作品"放进不同的窑炉里煅烧,并记录下它们不同的效果,以印证他的种种猜想;他常常把观音做成有胡须的, 把弥勒佛做成瘦骨嶙峋的,以此挑战自己的心智。

  20多岁就成立瓷雕研究所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他初中毕业后考入为瓷厂培养技术人才的德化技术学校。2年的雕塑专业学习生活快乐并痛苦着,为自己早已熟悉泥塑技法而"鹤立鸡群"快乐着,为自己不得不与父辈的传统技法"决裂"痛苦着。这一痛苦,一直陪伴着他从技校学习到瓷厂工作又回到技校任教。

  似乎是为了挣脱这一痛苦,1994年,许瑞峰才二十几岁,在刚刚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不久的父亲许兴泰的支持下,成立了德化德艺瓷雕研究所,后易名为德化泰峰艺术瓷研究所。从此,他一路走来,为自己终于能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玩泥巴而快乐着。

  如果说少年许瑞峰仅仅是想用泥巴来实现他童年的梦的话,那么青年许瑞峰便是想用童年的梦来玩泥巴。

  这一点,我们从他的瓷塑作品《坐荷观音》上可见端倪。作品既保留着传统观音的底座,又大胆地把小底座拓展为大底座,使传统底座的陪衬作用放大为烘托作用;作品既保留着传统观音的矜持的一面,又大胆地表现观音的浪漫的一面;作品以最原始的手工捏塑的方法成型,用当代科技条件下生产的高白瓷泥制作,现代科技与传统技艺在此有了完美的结合。

  许瑞峰更大的叛逆,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而进入他所痴迷多年的釉艺世界。

  泥巴也能制造出"炸弹"

  德化素以"白如雪、润如玉、透如绢" 的"中国白"而驰名天下。2001年春天,许瑞峰在有着近千年白瓷历史的德化扔下了两颗"小炸弹"。

  一颗是"中华红"。从晚唐长沙窑出现陶瓷史上的第一抹红色,到元明清釉里红、祭红、郎红,从铜红到铁红,中国历代陶瓷艺人一直没有烧制出真正意义上的大红。"中华红"的诞生,不仅圆了陶瓷艺人的"大红"梦,而且与中华民族的"红色情结"产生了强烈共鸣,出现了独特的"红瓷"文化现象。许瑞峰研制的红釉瓷,历经无数次的试验,最后他选择了其中的一款,并被国家领导人命名为"中华红"。

  "中华红"釉色沉稳通亮,凛然大气,当你站在它的面前,你会感觉到物我皆忘,一股似曾相识的暖流温情脉脉地从你的心底升腾。物通人性,许瑞峰的"大红"是技,更是道,道技合一,才可感动人心。

  在高附加值驱使下,一股"红流"在德化悄然兴起,眼下这股"红流"已汹涌澎湃,大有红遍全中国之势,成为近几年德化地方陶艺一个新亮点。如今,许瑞峰已为自己"泰峰·中华红"建立了技术标准:暗藏纹裂、暗藏小气泡、红色饱和度99.9%、釉面光泽度与纯净度……在竞争激烈的红釉瓷市场中,"中华红"依然是品质最佳、价位最高的红釉瓷。

  另一颗是"宝石釉"。这是一种别有风味的窑变多彩艺术釉。许瑞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把这种变化多样、色彩丰富、形态复杂、原本无意识的"窑变",转变成为有意识地"窑变",成为"巧夺天工之美,精取玉色之秀"的陶瓷艺术品。他的作品中的"宝石釉",有的如瑰丽的花朵,有的如飘零的羽毛,应有尽有。"宝石釉"这种含蓄而又浪漫的气质与中国人的审美品位丝丝入扣,许瑞峰的精工巧思与自然变化的完美契合达成了一种无可言状的唯美境界,如果自然物质真的有灵性的话,那么它应该是对许瑞峰怀有知遇之情的。

  2006年,许瑞峰突发奇想把佛教的观音与道教的金蟾融于一体,创作了瓷塑作品《托蟾观音》。这件观音立像,一手捻一串珠子,一手托一只小金蟾,眼观金蟾,呈救苦救难之态,现大慈大悲之情。

  奇迹出现了。当年的3月份,一个神秘的海南客人高价位地向他订制了10000尊的《托蟾观音》。同一个造型的观音一次性订制10000尊,这在德化陶瓷史上可是破天荒的,在德化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业界对此也十分惊讶。

  意欲打造陶瓷文化村

  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收藏家最喜爱的陶瓷艺术大师,全国青年优秀工艺美术家,福建省民间艺术家,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

  面对这些头衔,我们很难把它与一个叫许瑞峰的玩泥巴人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些头衔确确实实是属于这个玩泥巴的人。

  最让他尴尬的是,他最近竟然又多了一个"青年优秀企业家" 的头衔。也许主办单位是要对他尝试艺术陶瓷产业化所作努力的肯定。

  也许是想在陶艺家与企业家之间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许瑞峰开始做"泰峰陶瓷文化村"的梦。他想在高速公路德化出入口的旁边,建设一个融艺术陶瓷研发与创作、生产、展示与销售、文化艺术交流、体验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泰峰陶瓷文化村"。他从北京请来了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帮他设计规划,设想把"泰峰瓷村"建成德化陶瓷文化体验旅游的示范园区,中国最具文化品位的艺术陶瓷展示中心,瓷都德化的地标性建筑之一。他的"泰峰瓷村"之梦,一是为了纪念他的父亲许兴泰对中国陶瓷艺术的贡献,二是为了借助体验旅游弘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德化陶瓷文化,三是为了探索艺术陶瓷朝产业化方向发展的途径,可以说这个梦是他一生最大、最重要的梦。

  传承是叛逆的基石,超越是叛逆的目的。如今,许瑞峰正重新把目光投向白瓷世界,在白瓷领域寻求新的超越,他精心研制一种"温润如玉,晶莹剔透"的白瓷新瓷种---"泰峰瓷",想以此唱响"大师手笔,经典之作"的主旋律。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