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的市场价值与鉴藏

2014年05月27日 21:00   中国收藏网  收藏本文     

青花瓷 青花瓷 青花瓷 青花瓷 青花瓷 青花瓷

  元代青花瓷器所用的青花钴料主要有进口料、国产料、混合料三种。进口的钴料主要是“苏麻离青”,此种钴料属于高铁低锰型,青花发色蓝艳并带有铁锈斑。而国产料属于高锰低铁型,发色较为浅淡,且无铁锈斑。在学术界上一般将元青花分为两种类型,至正型元青花和延型元青花。前者是以英国大维得基金会所藏的一对带有“至正十一年”铭文的象耳瓶为断代的标准器物。学术界普遍认为此类型元青花主要生于元代中晚期(约1341-1368年)。而后者主要是以江西九江延祜六年(1319年)墓出土的青花牡丹纹塔式盖瓶为标准器。生产的时代大致在元代早期(约1319-1340年)。这两种类型的元青花在风格上有很大的差异。前者采用进口钴料,呈色艳丽且带有铁锈斑,伴随有晕散现象,纹饰多密集,层次繁多,造型多高大。后者采用国产料,纹饰较为简单草率。

  元青花市场价值:

  元代的青花瓷由于实物标本少,带有纪年铭的实物标本更少,因此其真面目还不能了解得相当清楚。就目前考古资料来看,元青花瓷大体可分为青花加彩时期、青白釉青花时期和至正型青花时期。 

  在市场上行情最好的元代瓷器便是“至正型”青花瓷器。元代瓷器市场以大件青花瓷器最为名贵。历代瓷器多以小件为精,只有元代青花瓷例外,有越大越精之趋向,这可能跟元青瓷外销的主要目的地——中西亚地区人民习惯较大的器型有关,并且随着元代制瓷技术提高,才可以制造出硕大仍不失精美的器物,在市场上,元代青花瓷器的价格多以造型、纹饰的发色以及画工品相等等为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大件的元青花瓷器在国际拍卖会上以400万至700万港币左右成交的记录不少,至于最高成交纪录达到1500万港币也有,不过那是少数的特例。在国内的拍卖市场上,最高的一件是2002年6月23日在天津德丰拍卖的元青花莲池水禽松竹梅纹碗,以950万元成交,是目前为止的最高价。从1994年至今拍价上百万元的元青花瓷器数量不到10件, 这跟明清时期的青花价位相比有一定差距,但不能由此草率得出元青花的市场不如明清时期这样的结论,因为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还是元青花瓷存世的数量不多,一旦有器身高大平稳、纹饰华美大方、风格庄重古朴、器型别致完整的元青花在市场上出现,必定是极具抢手的拍品。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今年7月7日在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拍品号为640的一件元青花花卉缠枝牡丹纹大梅瓶连盖便以其完整硕大的器型、精美华丽的纹饰引起了广大买家的关注,最终以932.7735万元的高价成交,创造了近年元青花瓷器拍卖市场上少有的高价。

  元青花的特点如何鉴定:

  (一)看器形

  对瓶、罐之类的器形要细看它的口沿、颈、肩、腹、足底,看是否有元代器形的特征,同时也要鉴别器形的胎体重量,对器形全面进行分析。元代瓶、罐之类的器形一般胎体较厚重、胎质坚硬。

  (二)看釉色

  元青花瓷的釉色白中微闪青,莹润透亮,但也有青花瓷偏白或偏青。元代中早期(延佑期)的瓶、罐之类青花瓷施透明的青白釉,抚摸釉面似糯米感,有时釉色显出哑光木纳色,近看含青显淡蓝灰色,远看显黄褐色,细看青花釉面上粘有疏朗的白色小点,少数器身釉面上能看出细密的皮壳层,斜光透看胎釉略显出无规则状的釉丝线条纹,从至正年间开始烧制的白釉、枢府釉及卵白釉的青花瓷,胎色多为偏白,微闪青,为含青的白釉,呈现带透明的玻璃质感。

  (三)看青花

  元青花瓷发色不稳定,青花色泽晕散,青花料分为两种:一种发色浓重鲜丽呈青翠浓艳,浓厚处有黑色锈斑,俗称“黑疵”,浓处用手抚摸时青花釉面上呈凹凸不平之感,这就是使用进口“苏泥勃青”料所特有的呈色效果;另一种为国产料,国产料青花发色呈蓝中泛灰,有的色泽呈青蓝偏灰或青花发色蓝中闪灰。延佑期青花发色的牡丹纹深入胎骨呈云层块状,像潜伏在胎骨上,呈立体感似有闪动。青花上浮与釉面紧贴,晕散青花呈炸开状,上浮青花釉面显有浓黑丝及小点,青花纹饰紧贴釉面,微呈凹状,这也是鉴别景德镇元青花瓷的基本要点。

  (四)看纹饰

  元代青花瓷器的纹饰可分两类。一类是以进口料绘画纹饰,具有构图满密、层次丰富、绘画工整的特点。如大盘纹样多由三至五层满密的图案组成,瓶、罐的纹样多由三至八层图案纹饰组成,纹样有主宾协调、繁而不乱的特点,图案题材丰富多样,以人物故事,缠枝花卉、鱼藻、莲池、双凤花卉、开光折枝、竹石花卉瓜果等纹样组成,花卉纹有大花和大叶的特点,其中缠枝莲花的叶瓣多绘成葫芦形,牡丹纹饰边缘绘成白色联珠状,辅助的变体莲瓣纹多有间距,边框内饰有青花等特征。另一类青花以国产料绘画,其纹样具有流畅奔放的特征,纹样构图较简单,绘画较粗率,以各种花卉纹饰为多见。

  (五)看内壁

  元青花瓷瓶、罐内壁多不施釉,内壁为砂胎,器身一般采用分段制作粘接而成,故器腹与器底往往留有明显的胎接痕。梅瓶内与肩部连接处多不修胎,故有毛糙感。内壁胎接痕多为凸起约1~2毫米不等的胎接痕,粗细大小不规则,手摸有圆润细腻质感。瓶内壁砂胎略带淡黄色,胎内壁砂眼及内壁稀朗小颗料石明显可见,腹上部一般无修胎处理,腹下部至底多有修胎旋痕纹,瓶内壁稀朗砂眼明显可见。强光斜看内壁稀朗砂眼内闪出星光点,发出亮光,也称阴阳光点。

  (六)看底足

  元代青花瓷瓶、罐类器的底部多呈内凹圈足状,足底宽厚,少量足底呈外侧斜削状,挖足有浅有深,多为挖浅足。碗盘类器圈足则多呈外侧斜削状,但无论是琢器还是圆器,圈足均有较规则及不规则之感。瓶、罐之类有的足底砂胎显有扎紧感,也有的胎质略呈疏松感,细小砂眼及黑糊麻点清晰可见,有的足底微凸起呈鸡心状。瓶、罐足底多有旋痕纹,呈火石红及赭红色,有的圈底及足底稀朗小颗料石明显可见,粘有稀朗大小块不一的黑釉斑痕,并有自然炸开状。

  (七)看显色与气泡

  元青花的显色也很重要,瓶、罐的外足圈一般聚釉较厚显出水绿色,也有显出鸭蛋青色,器身釉面往往会显出青白色、浅淡蓝色,或偏黄褐等色。元代中早期的青花瓷瓶、罐之类显色明显,显色是随空气中的干度、湿度、温度、季节的变化来显出釉面不同的颜色。元代中早期瓶、罐之类青花瓷釉面上有时会出现微弱冒汗现象,一般为天气炎热季节,还有元代中早期的青白釉和枢府釉的青花上大多数是没有气泡的。从至正年间开始烧制的青花瓷、白釉及卵白釉的青花上会有气泡的,但是会有大小两种气泡,小气泡多,元青花瓷的釉面大多显得干透呈莹润透明状。

  此件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口径:5.5cm高43cm底径:14cm胎体较为厚重,色彩鲜艳、构图繁密,采用多层装饰,花纹以缠枝花为主。内容丰富,笔法自由,生动传神;画面层次丰富,青花用料为苏料,釉色饱满,留白自然。

  据御宝轩市场部相关人士分析未来元青花的走势还会有更大攀升。好的元青花价值万金,元青花如今已有了不菲的市价,随着收藏界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元青花的稀缺性逐渐被藏家发现并放大。以前的元青花瓷器是备受争议的,自从前几年在景德镇发掘窖藏的元青花瓷器现在价值飙升,元青花现在收藏正当时!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