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瓷器凸显游牧民族生活特征

2014年10月19日 09:43   大洋网-广州日报  微博 收藏本文     

西夏灵武窑黑釉剔花瓶 西夏灵武窑黑釉剔花瓶 西夏塔儿湾窑白地黑花牡丹飞禽纹六系瓶 西夏塔儿湾窑白地黑花牡丹飞禽纹六系瓶

    黄卫文 现为北京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陶瓷组副研究馆员

  宋、辽、金时期,北方地区的瓷业生产十分繁荣,而地处西北,先后与宋、辽、金并立的西夏王朝(公元1038年~1227年),其制瓷业亦很发达。以前由于文献记载的缺失和资料匮乏,人们对西夏陶瓷生产面貌几乎毫无认识。二十世纪80年代后,在一系列窑址调查与考古发掘资料的支持下,神秘的西夏瓷器才开始为世人所知。

  迄今经考古发掘的西夏瓷窑遗址主要有今宁夏灵武市境内的磁窑堡窑、回民巷窑以及甘肃武威的塔儿湾窑等,从窑址发掘和调查材料来看,西夏瓷业生产是在北方定窑、磁州窑、耀州窑制瓷的影响下,结合自身民族和地域的特色发展起来的,其中回民巷窑的产品主要受耀州窑的影响,以生产青黄釉刻划花制品为主,而磁窑堡窑与塔儿湾窑生产的产品在制作工艺、釉色品种和装饰技法上都有着宋、金时磁州窑类型瓷器的产品特征。

  西夏瓷器造型按用途可分生活器皿、文房用具、娱乐用品、瓷塑及建筑材料等,常见碗、盘、壶、瓶、罐、盆、灯、帐钩、砚、铃、牛头埙等。其中有些器型,如扁壶、多系(二系、四系或六系)瓶、帐钩、纺轮、牛头埙等是适应党项羌人游牧生活的特殊器型。以扁壶为例,其壶式可分两种,较大者为西夏瓷所独有的三圈足扁壶,壶腹两侧中间均有圆形圈足,底亦为圈足,腹侧上下分别置两耳或四耳,可正放或两面平放,腹侧有耳供穿带,将壶系于马背,出行时装水、酒,携带十分方便。另一种扁壶略小,器型与大型扁壶相似,但无圈足,腹侧置双耳,只为随身携带使用。此外,多系瓶也是西夏瓷中比较有特点的造型,如塔儿湾窑出土的四系瓶或六系瓶,肩腹处饰四耳或六耳,耳部出棱,与北方其他窑场的带系瓶相比,其系部明显较宽,穿带更为结实牢靠,应为适应党项羌人游牧生活的需要而制成。而瓷帐钩、纺轮等则是西夏缺乏金属矿产,瓷器在社会生活中应用更加广泛的表现。其他如秃发人像,更是与党项羌人的秃发习俗有关,史载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在建国前就发布过“秃发令”,规定被征服地区其他民族的人民必须剃发,“如三日不从令,许众杀之”。

文章关键词: 游牧民族瓷器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