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定窑白釉刻划水波双鱼纹洗

2016年04月22日07:45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宋代定窑白釉刻划水波双鱼纹洗内底 宋代定窑白釉刻划水波双鱼纹洗内底

  定窑位于河北省曲阳县漳滋村,宋朝以烧造印花白釉瓷而闻名于世,同时还烧造酱釉、黑釉瓷等,一般称为白定、紫定、黑定。北宋后期,定窑开创了支圈组合式的覆烧,节省窑位空间,节约燃料,有效防止了器物变形,对南北各窑产生重大影响。定窑器以其丰富多彩的纹样装饰深受人们的喜爱。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还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纹饰秀丽典雅。早期刻花、构图、纹样简洁,中晚期刻花装饰独具一格。装饰图案有印花、划花和堆花手法。在镇江城市考古与宋墓中出土的定窑瓷器占一定的比例,有白釉、酱釉瓷器。白釉,在宋代地层中出土以碗、盘为多。白釉胎一般薄而坚致,白色微黄,釉呈米色,施釉极薄,可以见胎,在器物外壁薄釉的地方可看到胎上的旋坯痕。

  镇江扬中永鑫堂藏定窑白釉刻划水波双鱼纹洗(见图),高2.2厘米,口径12.7厘米,底径8.3厘米。包银口,浅腹,平底。内底刻划水波双鱼纹,以细密的水波纹作地纹,双鱼在水中游动,画面简洁,刀法娴熟。鱼纹出现在古陶器装饰上,已有六千年的历史。鱼有产卵多的特点,是古民们祈愿氏族和子孙繁衍的象征。同时鱼是“余”的谐音,以鱼来祝愿年年有余。在景德窑、耀州窑宋瓷上鱼的形象都有表现。此器胎呈灰白色,较细腻,胎釉结合紧密,釉层薄,釉色白中微泛黄,底部有竹丝刷纹及泪痕,这是因为釉料的原因,其釉在高温下产生流淌现象,俗称为“泪痕”。

  定窑白釉刻划水波双鱼纹洗的装烧方法是覆烧法,就是将盘、碗类一件一件叠压,口沿多不施釉,俗称“芒口”,这种装烧方法称为覆烧。覆烧是宋代瓷器的装烧方法之一,是定窑首先创造成的。此法对北方及江南地区青白瓷窑有很大影响。在使用覆烧法以前,定窑使用匣钵,即一件匣钵装烧一件器物;改用覆烧方法后,用垫圈组合的匣钵取代普通匣钵,每一垫圈的高度只占普通匣钵高度的五分之一,因此用同样的窑炉,耗用同样的燃料,烧一次窑比用普通匣钵产量为高,这就是覆烧方法为什么得到普遍推广的主要原因。其工艺传授给景德镇窑,景德镇湖田窑在北宋中期还将传统的烧盘碗的单件匣钵仰置装烧法改为覆烧法。“芒口”成为定窑瓷器的一大特征,烧成后器口有毛涩感,为使器物更加美观,往往在器物芒口处镶嵌金扣或银扣,作为装饰,如此件定窑白釉刻划水波双鱼纹洗,在口沿处镶嵌银扣,这种工艺也成为当时的一大特色。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江苏 刘丽文 李荣生)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白釉双鱼水波宋代定窑定窑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