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博

晋江发现宋元古窑址

2016年06月03日17:12   新浪收藏   微博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图为出土文物和挖掘现场。

  本报泉州电(张晓明)福建省晋江市磁灶镇以开窑设灶制瓷而得名,磁灶人烧制陶瓷已有1500多年历史。磁灶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陶瓷产地之一,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时代风格的民窑,生产始于南朝晚期,盛于宋元,延续于明清及近现代。

  据《泉州晚报》报道,近日,在磁灶制陶发源地之一的岭畔村,村民在翻建老房子时意外发现窑址堆积层,其中挖出的大量瓷器碎片与前不久“南海一号”上发现的瓷器相同,这再次说明泉州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民间瓷器外销的重要产地。

  岭畔村村主任吴吉祥作为晋江市博物馆文保工作人员,意识到此处离附近的蜘蛛山古窑址保护区域仅有数十米远,可能也是一处窑址堆积层,便向上级文物部门进行了汇报。随后,省市两级文物单位都引起了重视,立即委托泉州考古队进行考古挖掘。

  “目前确定这里是一个窑址堆积层,后期将进一步挖掘考证。”泉州博物馆馆长陈建中介绍说,经过几日的考古挖掘,已挖出6担左右的瓷器标本。这些瓷器器形多样,釉色丰富,以生活日用器皿为主,比较重要的有仿龙泉窑的青釉瓷、带有伊斯兰文化色彩的黑釉瓷。

  据陈建中说,在宋元时期,泉州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而晋江磁灶窑、南安窑、德化窑、安溪窑、永春窑等地方窑口烧造的瓷器,成为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商品,远销到包括东南亚在内的世界各地。

  “从此次考古挖掘出的瓷器标本上看,与不久前‘南海一号’上发现的瓷器一致,这再次说明泉州在宋元时期是中国瓷器重要的外销基地。”陈建中说,“南海一号”上发现的酱黑釉和绿釉器物,大部分为晋江磁灶窑土尾庵、蜘蛛山等窑址的南宋晚期产品。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晋江窑址陈建中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欢迎发表评论

鍙戝竷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