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小撇口梅瓶出自官窑

2017年07月26日 08:02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北宋末期井陉窑酱釉刻划“天威军官瓶”文梅瓶,河北鹿泉南海山北墓区北宋墓M9出土 ■北宋末期井陉窑酱釉刻划“天威军官瓶”文梅瓶,河北鹿泉南海山北墓区北宋墓M9出土
    ■辽代末期河北宣化辽天庆六年(1116年)    张世卿墓M1后室南壁西侧壁画 ■辽代末期河北宣化辽天庆六年(1116年) 张世卿墓M1后室南壁西侧壁画
    ■辽晚期白釉梅瓶,辽宁凌源市城关镇八里堡村拉木沟辽墓出土 ■辽晚期白釉梅瓶,辽宁凌源市城关镇八里堡村拉木沟辽墓出土
    ■南宋中期银质如意云头纹梅瓶,四川彭州西大街南宋金银器窖藏出土 ■南宋中期银质如意云头纹梅瓶,四川彭州西大街南宋金银器窖藏出土
    ■南宋《大藏经》“截膝地狱”故事变造像“沽酒”,四川大足宝顶山石窟大佛湾17.21号窟 ■南宋《大藏经》“截膝地狱”故事变造像“沽酒”,四川大足宝顶山石窟大佛湾17.21号窟
    ■明中期景德镇窑珐华釉青地浅彩莲塘纹梅瓶,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明中期景德镇窑珐华釉青地浅彩莲塘纹梅瓶,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梅瓶器型演变与功能变化、使用方式有密切关系

  在1300多年的演变过程中,很多梅瓶样式曾盛极一时,但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有些则不断演化,始终保持着活力。这盛衰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子仁先生(《中国梅瓶研究》作者)就此答疑。

  ■收藏周刊记者 陈福香 实习生 熊小勤 王淑婷 邬富强

  整体来看,早期梅瓶的尺寸比较高,而南宋时期,梅瓶尺寸偏矮一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子仁:梅瓶器型的演变与功能变化、使用方式是有关系的。

  北宋和辽代,梅瓶为贮酒器。高大的梅瓶很少向酒盏直接倒酒,而是配合分酒器使用,如执壶,北宋和辽代墓室壁画中常见类似场景。在金晚期墓室一幅壁画中,有侍女拿着梅瓶向一个类似大碗的器皿里倒酒,并配汤匙以分酒。分酒器也包括酒注。这种酒注配有温碗,在冬季严寒时可以温酒喝,在北宋、辽代的北方地区比较普遍。

  在南宋早中期,盛酒用的梅瓶集中使用于当时的都城临安。宋氏南迁,很多北方人迁到临安。临安及周边地区的窑厂开始生产从中原地区传入的梅瓶。在此过程中,南北方的生活习惯、地方风俗相互融合,梅瓶的功能和使用方式发生了变化。到南宋中晚期,南方人多直接用比例适中的小型梅瓶来斟酒、劝酒。酒注虽同时存在,但更多的用途是茶器。

  此外,考古发现证明,蒸馏器在金代已经出现。有学者认为,北宋应该也有蒸馏器存在,高度酒的出现使得盛酒的器皿也随之而变。

  到明代,梅瓶相对矮小的趋势更加明显,也与高度蒸馏酒在明代的技术提高和普遍流行存在着深层关系,这必然要求日常使用的盛酒梅瓶进一步小型化。

  在清代,小撇口梅瓶变成主流,背后动因是什么?

  子仁:我在书中第十章讨论过官样主导的趣味。从审美角度出发,小撇口不仅符合了当时趋简、趋柔和的审美需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宋元以来,小撇口梅瓶的传世量非常大,尤其是永乐、宣德时期,从而强化了清代对小撇口梅瓶形式的认可度。

  应该承认的是,小撇口梅瓶在官窑中绝对占大多数,但在明清整个社会中并非绝对的大多数。

  我在书中收录的明清时期梅瓶案例,主要来自博物馆和部分考古挖掘,而博物馆对民间窑口的收藏存在盲区。本书出版后,引起了不少关注,不断有朋友给我发资料,比如蓝普生,他经常跑窑口,对民间窑口非常熟悉。他发给我一些山西窑口的梅瓶资料,形制非常自由,口部多样化。明清时期各地窑厂烧造的实用性梅瓶是怎样的形态,这是我想续向补充的内容。

  您在书中提到了梅瓶的三种颈部形式:无颈,主要见于宋、辽金时期北方流行的无饰纹深色釉梅瓶之上;柱颈,唐代至明代流行,清代少见;束颈,从唐代到清代都有。这三种颈部形式中,束颈是中国梅瓶最流行的颈部形式,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子仁:作为实用器的时候,梅瓶的束颈是为了防止酒液挥发,尤其元代高度蒸馏酒挥发得更快,为了满足新酒品的需求,元代景德镇窑烧了很多束颈明显的青花梅瓶,大口的梅瓶逐渐消失。

  此外,梅瓶的束颈也可能与阴阳之道有关系。在古代重道务虚的文化中,阴阳派生出很多相对的概念,比如,方圆、粗细、长短、高低、内外等。在梅瓶中,颈部的收束与容量的最大化之间也形成了类似于论道的辩证关系。当然,古人不会直接把论道的说辞放到梅瓶上,这是一种隐蔽的文化认知观念。

  梅瓶的底足形式主要有四种:平足、饼形足、隐圈足和圈足,选择不同的底足有什么讲究吗?

  子仁:平底足是隋唐梅瓶的足部形式,北宋中期以后,中原和南方梅瓶开始流行隐圈足,但是平底在辽境的北方地区一直延续到辽代晚期,以后平底基本上只见于北方和中原地区无饰纹深色釉粗器梅瓶上。

  饼形足和圈足均始见于五代和辽代早期。相较之下,北宋中期以前饼形足居多。此时的圈足挖足极浅,甚至只有一道沟形凹槽,显然是从饼形足演变而来的。到北宋晚期,圈足更多,饼形足和平底足日益少见。到明代中期以前,北方梅瓶使用圈足仍比较常见,以后基本消失。

  隐圈足最早见于北宋早期后段,当时主要用于中原地区无饰纹深色釉粗器梅瓶上,以后逐渐成为梅瓶最普遍的一类足底形式,历代精品梅瓶绝大部分使用隐圈足。

  选择底足的形式也与器物本身的功能、使用方式有关系。比如,宋元很多梅瓶是有底座的,辽代的壁画中,鸡腿瓶(瘦高的梅瓶)除了放在桌子上以外,就只有两种情况,要么是插在木座保持稳定,要么是半埋在土里。在这种方式中,更适合比较尖的底足,所以辽早中期饼形足的梅瓶实例很少,鸡腿瓶是没有饼形足的。我推测,有一部分梅瓶不用瓶座,就在足的问题上解决,饼形足这类比较宽的底,放置方式比较稳当。

  很多研究者只从审美的角度去讨论,但是,在研究梅瓶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扑朔迷离的问题和互相矛盾之处,在研究的时候应该回归梅瓶历史的复杂性,因为,一方面历史上本就存在复杂性,另一方面,今天再面对古代史的研究时,形成很多互相矛盾的观念,也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复杂性。

  梅瓶历史演变 六个重要阶段

  从隋至清,几乎每个时期都会有数十种梅瓶样式并存,尤其是在宋代,多达58种样式,即使是到清代样式趋同化,也仍多达22种样式。不过,在大的时代背景下,梅瓶也呈现了一定的阶段性时代特征,子仁把这个演变历程划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隋唐时期,此为滥觞期,样式比较单一,只有以折沿凸环小口、小撇口为标志。

  ●第二阶段:五代、北宋、辽时期,梅瓶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所有样式都出现了,本体性功能确立,礼仪性和审美性不同程度体现,以器型为主,装饰为辅。

  ●第三阶段:南宋、金时期,南北风格有别,各自进入一个兴盛期。

  ●第四阶段:元代,在世界文化交流大格局中,梅瓶出现统一性特点,分化则存在于器型和品质的差距。

  ●第五阶段:明代,以小撇口、盘口、折沿窄唇口、直口为标志,梅瓶样式繁衍进一步放缓;南北方梅瓶所处地位发生逆转,南方梅瓶样式占绝对多数,景德镇成为核心产区;功能结构进入质变后期,明显转向了礼仪性和审美性。

  ●第六阶段:清代梅瓶全部出自南方窑口,共出现过22种梅瓶样式,以撇口、束颈为特征的第二类样式群就占了12种,表现出特征趋同的时代特点。御制官样主导了清代梅瓶的审美趣味,小撇口、束颈、宽肩、鼓腹、下腹斜收、胫部内曲或呈束腰状、胫足部直立或足部外撇,成为清代最具有时代特征的梅瓶样式。

  清代梅瓶作为纯粹的陈设器,单一的审美功能使器型走向完全艺术化的形态,在明代基础上进一步精致化。

  (本文据《收藏》2017.04期,子仁《中国梅瓶研究》)

  来源:新快报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梅瓶官窑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