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光绪瓷”韵味十足

2017年08月30日 14:48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来源:上海金融报

  对眼下一些古瓷器收藏者来说,他们所藏之物可能都是些不值钱的民窑器“大路货”,并且大多为近现代的仿品,能寻觅到几件光绪瓷器也算不错了。笔者藏有多件光绪瓷,闲暇之余把玩这些宝贝,可谓自得其乐。因而,在此漫谈一下光绪瓷器的特点。

  1644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三件大事,即明朝末崇祯皇帝自缢身亡、李自成退出北京城、大清定都北京。此后,清朝经历了康、雍、乾三代盛世。至乾隆后期,有史学家称之为“落日的辉煌”,大清开始由盛而衰,到了光绪年间,全国上下暮气沉沉。

  然而,中国古代瓷器历经宋、元、明三朝屡创辉煌,至“清三代”则攀升到另一个高峰。可是,清嘉庆以后,瓷器艺术日薄西山,一代不如一代。不过,光绪年间所产瓷器却令人耳目一新。一些古瓷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大清王朝在艺术上出现了“回光返照”。

  光绪时期出产的瓷器多姿多彩。如龙的形象,清中期以后就不断出现在瓷器上,至光绪年间则大量出现。这时期的龙一改往日神圣不可侵犯的面貌,少了些威严和呆板,仿佛从深宫走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似乎还有些可爱。

  另外,光绪瓷器中还出现了外国人生活的场景,“洋味”十足。这时期仿古瓷器也大量出现,如仿宋五大官窑瓷器等,不少作品技法高超,几可乱真。无论是青花还是粉彩瓷器,无不造型生动,胎体坚致,釉色温润,韵味十足。

  光绪时期,瓷器艺人创新意识有所增强,在绘画题材和釉色处理上务求艺术创新。这里所说的创新,实际上是“复古”。工匠们有感于清嘉庆以后瓷器艺术不断走下坡路,深为惋惜。一些有所作为的工匠纷纷仿效明代青花、“清三代”青花的艺术效果,制作上精益求精,他们往往在器底铭上“大明某某年制”、“大清某某年制”就是一个例证。

  有人认为,大量仿宋代的单色釉瓷器之所以显得惟妙惟肖,亦出于工匠们的责任感。例如,有一件光绪时期“三星老人”青花瓷碗就颇有特色。其实,“三星老人”是个传统题材,“福”寓意五福临门,“禄”寓意高官厚禄,“寿”寓意长命百岁,从而创造了福、禄、寿三星形象。因此,“三星高照”就成了一句吉祥语。但光绪时期工匠们为了呈现艺术效果,使瓷器造型端庄,釉色纯正,如细看的话,颇 有些康熙瓷的味道。

  此外,这一时期洋人不断进入国内,并大量购买中国瓷 器,因而瓷器需求量猛升。这也是光绪瓷器得以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瓷器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