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读的中国:项羽火烧阿房宫之冤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04日 07:44 人民网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是很多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句子。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说法流传了约两千年,几乎已经成了历史常识。《史记》上似乎说得明确:“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寝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然而,这仅仅是人们一厢情愿的想象,它与历史的真实相去甚远……

  秦阿房宫是秦王朝拟建的政令中心。它位于今陕西西安市以西13公里处,与秦都咸阳隔渭河相望,始建于公元前212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国力日益强盛,国都咸阳人中增多。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开始营造朝宫,即阿房宫。由于工程浩大,始皇在位时只建成一座前殿。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其规模之大,劳民伤财之巨,可以想见。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写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足见阿房宫确为非常宏大的建筑群。

  秦代一步合六尺,三百步为一里,秦尺约0.23米。如此算来,阿房宫的前殿东西宽690米,南北深115米,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容纳万人自然绰绰有余了。相传,阿房宫大小殿堂七百余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气候都不尽相同。宫中珍宝堆积如山,美女成千上万。秦始皇一生巡回各宫室,一天住一处,至死时也未把宫室住遍。另据《汉书?贾山传》记载,阿房宫整个的规模“东西五里,南北千步”。如今,在陕西西安西郊三桥镇以南,东起巨家庄,西至古城村,还保存着面积约60万平方米的阿房宫遗址。可见,阿房宫宫殿之多、建筑面积之广、规模之宏大,是世界建筑史上无与伦比的宫殿建筑。

  世界上只有很少的几个地方拥有超过3000年的繁华,西安就是其中之一。生长在这里的人也许并不知道,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华美的宫殿。刚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组建的阿房宫考古工作队,历经两年多时间,对现存的秦代阿房宫前殿遗址进行了“地毯式”的全面考古勘探,结果仅发现了阿房宫的前殿基址。从2002年10月开始,考古队在阿房宫前殿遗址发掘面积达3000平方米,勘探面积达3.5万平方米。在勘探过程中,对于目前已经被村庄覆盖的遗址区,考古人员也没有放过,除水泥地和砖铺地之外,就连花池内、羊圈中、厕所旁、房屋间的空地等都进行了密集的勘探,仅发现了秦时的城墙遗迹。其倒塌的堆积物中含有大量的秦、汉瓦片,但没有发现秦代宫殿建筑的遗迹如殿址、明柱、廊道、排水设施等,也没有发现秦代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瓦当。由此,考古专家认为,当年阿房宫工程只完成了前殿建筑基址和部分宫墙的建设,而宫殿建筑基址以上部分并未来得及营建。

  对于这座被累累黄土尘封了两千多年的阿房宫,考古队行的意图非常明确,就是要找到那一片被大火焚毁的宫殿遗迹。挖掘的结果却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

  因为,阿房宫并没有被火烧的痕迹!

  会不会因为2000多年过去了,无数次风霜雨雪的侵袭,已经把大火留下的痕迹抹去了呢?为了更确切地了解被焚毁的遗址究竟是什么样子,阿房宫考古队来到了汉代长乐宫的遗址,这里曾经是汉朝首都长安城中最为华美的宫殿之一,是汉武帝母亲的居所。相传2000多年前,长袖善舞的阿娇就在这里遇到了年轻的汉武帝刘彻,成就了“金屋藏娇”这样一段流传千载的风流韵事。然而,东汉末年,长乐宫也和汉代其他宫殿一样,逃不过被焚毁的命运,2000多年过去了,火烧过的痕迹仍然历历在目。

  阿房宫考古队的队员把两处遗址做过仔细的比较之后,心中越来越忐忑不安,因为阿房宫一点也不像是经历过一场大火的样子。

  如果同样是被烧毁,这两座年代相差并不遥远的建筑为什么看起来如此的不同呢?大家在汉代宫殿中徘徊着,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却不敢说出口来。

  阿房宫被项羽烧毁,这个故事在中国已经流传了2000年,被无数的文人墨客引用为典故,在考古界也似乎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事情,所以尽管当时几乎每个阿房宫考古队的成员心中都有相同的念头——阿房宫没烧!可是没有一个敢说出口来。

  是不是由于挖掘的地方太少了,而且刚好错过了阿房宫被烧的那一部分?经过反复考虑之后,考古队改进了方法,用大面积密探来证实这片土地究竟有没有遭遇大火,因为这种方法可以很快探查到地面以下数十厘米的情况。为了寻找那场2000多年前的火灾,阿房宫考古队在遗址范围内每一平方米内打了5个探测孔,然而结果还是令他们失望了。于是,说出真相的时候到了。

  “阿房宫根本就没有烧过”,2000年来人们相信的传说其实是一种误会,这一论点刚提出就引发了中国考古界的争论。有人毫不客气地指出:是不是考古队把地点搞错了,挖了半天根本就不是阿房宫?

  那会不会是《史记》记错了?

  根据史书记载,为了修建阿房宫,秦始皇曾经请来无数的巫师,寻找了咸阳附近的风水宝地,最后他认为在周朝两个都城之间的地方最为合适。根据前人所做的工作和阿房宫考古队这一次的亲身经历,考古队认为目前的发掘地是唯一的可能。

  尽管考古队自认为证据确凿,但他们还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原因很简单,因为有些学者认为,如果承认阿房宫没有被烧过,那么就是《史记》错了。千百年来《史记》一直被人们认为是研究古代历史的最佳典籍,甚至有些人认为推翻《史记》就等于动摇了中国的古代史。

  十多年前,人们破译殷商历史的时候,也碰到过相似的情况,据《史记》记载,残暴的殷商拥有近千年的统治,这使它成为历史上最长寿的王朝。然而根据人们的考古发现,商灭亡的时代比司马迁所记述的早得多,这其中的谬误足足有500多年。这一次在阿房宫的问题上,《史记》会不会也发生了错误呢?

  与其他史书一样,司马迁也是希望达到借古讽今的效果,处于这个目的,他会不会虚构了2000年前的那场大火呢?

  经过仔细分析史料,考古队为《史记》中“烧火秦宫,三月不灭”的句子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在咸阳清理出的堆积物中,他们明明白白地看到了大火的痕迹。

  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说的那场大火真的发生在咸阳,那么又是谁把这场火灾移到了阿房宫?或者说2000多年曾经有过两场大火?

  明确地指出阿房宫被大火焚毁过,最著名的人要算是唐代的大诗人杜牧,直到今天还有些学者以他的《阿房宫赋》为依据,坚持说考古队的结论有误。但仅仅以杜牧是个文学家为理由,否定考古队的观点是不足以服众的。

  眼看项羽“纵火犯”的罪名就要被洗刷干净,不料媒体又有“劲料”爆出,称“找到了阿房宫毁于大火的证据”。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要从两方面说起:

  一是既然阿房宫并没有被大火焚烧过,那么何来项羽火烧阿房宫之说?在整个阿房宫遗址的考古勘探过程中,考古人员没有发现一处当时被大火焚烧过的痕迹。据介绍,传说中的阿房宫被项羽放火焚烧事件,在《史记》中也没有记载。与此相反,《史记》中却有项羽火烧秦都咸阳宫殿建筑的记载。《史记?项羽本纪》是这样说的:(项羽)“遂屠咸阳,烧其宫室……”后一次提到,说的也是“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这里所说的“宫室”,应该就是考古发掘中发现被火烧过的秦都咸阳宫和其他秦朝宫室。此前,考古工作者在秦都咸阳第一、第二、第三号宫殿建筑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宫殿建筑遗址被大火焚烧的痕迹。由此看来,项羽当时焚烧的应是秦都咸阳宫或其他秦宫室。这个纵火现场在咸阳,而不是地处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的阿房宫。后人误会,把它说成是阿房宫。

  二是媒体找到了阿房宫毁于大火的“证据”来自何方?那是在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考古工作已基本结束的时候,考古队想要确定阿房宫西面的界限,结果在距阿房宫前殿遗址西1150米处发现了有座规模较大的园林建筑遗址。从该园林建筑遗址建筑物倒塌的堆积来看,该座园林曾经遭遇过火灾。于是,媒体发布了上面所说的消息。然而,专家们认为,这座园林并不是阿房宫的建筑。他们对该园林出土的板瓦、筒瓦以及瓦当等建筑材料进行了鉴定和分析,断定这是战国时代秦国的一座园林建筑,也就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由他的先人建造的皇家园林,属于上林苑中的建筑之一。而阿房宫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上林苑内所造的宫室,它的时间要晚得多。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本来,火烧阿房宫的事到此也就差不多了,但阿房宫的确是座多事之“宫”,考古学家在进一步发掘后,又爆出一个惊人的消息:阿房宫根本就没建成过!

  2003年底,阿房宫考古队在阿房宫的北墙上发现了大量的碎瓦。大量的汉代瓦片是从哪儿来的呢?为什么会出现在秦代的建筑上呢?难道阿房宫一直沿用到汉代吗?这个可能让考古队兴奋起来。

  既然都说阿房宫没烧,那让人费解的是项羽为什么要放过阿房宫?就连考古队的专家们也百思不得其解。既然他已经烧掉了咸阳宫,兵马俑等秦代瑰宝,又为什么在阿房宫这儿高抬贵手呢?

  于是考古队抛出爆炸性的观点——阿房宫根本就没有建!

  2004年初,“阿房宫没有烧过”终于成了考古界的一个结论;就在这个时候,考古队的领队李毓芳又抛出一个爆炸性的观点———阿房宫根本没有建。这让等着看宝贝的老乡们大失所望,也使整个考古界大为吃惊。

  当我们对“项羽烧没烧阿房宫”论战不休时,其实一个最根本的问题被忽略———那如诗幻般的阿房宫,真的有过吗?阿房宫传说两千年,凭什么断定它的存在?

  根据勘探发掘确定,阿房宫前殿遗址夯土台基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现存最大高度12米,夯土台基面积54万多平方米,是迄今所知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宫殿夯土台基基址。仅就前殿54万多平方米的台基来看,像阿房宫这样规模的建筑,在当时条件下是不可能完成的。另外,从秦始皇晚期至秦二世再到秦王子婴的全部政治活动都是在咸阳宫或望夷宫,而从未提到过阿房宫。

  阿房宫存在与否的铁证只能是当时的文字记述或实物。然而,迄今没发现任何这样的实物例证。如果宫殿建成,无论怎样焚毁,都应像秦咸阳宫遗址那样,有一米多厚的瓦砾堆积遗存,而阿房宫遗址没有。况且,如果宫殿建成,金银财宝会被洗劫,可怎么连一个破碗片都不见呢?

  同时,文献资料也可证明阿房宫并没有建成。

  《史记》里记得很清楚:秦二世即位时,阿房宫“室堂未就”,因始皇“崩”,便停工,将70万劳力全赶去修秦陵。等到这年四月“复作阿房宫”,七月陈胜吴广就起义了。前后这么少的时间,显然建不成阿房宫。

  《秦始皇本纪》中还有一段明确的表述:“……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房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因为这个宫殿就盖在近旁,暂时就叫作“阿房宫”,这并不是名字,本来秦始皇原是打算造完后起个名字的。但是,它没完成,所以也就没有名字,但“阿房宫”却一直叫到现在。

  至于杜牧那篇声情并茂的《阿房宫赋》,考古队认为,那只可能是他根据生平所见过的宫殿发挥出来的想象了;而明代以后出现的阿房宫图,则是以杜牧的想象为基础的。

  南宋程大昌在《雍录》中写道:“上可座万人,下可建五丈旗者,乃其立模,期使及此。”后两句的意思是:那是设计的模型,希望达到这种样子。这表明其实历史上早就有人指出过阿房宫前殿没有建成、关于其规模的描述都是图纸上而非实际上的。可惜的是,这种声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

  在历史之中,阿房宫没有建成,更没有被烧毁过,它只是秦始皇一个未尽的梦想,它那过分的美丽与奢华加剧了秦王朝的噩运,这使它成为一座骂名昭著的宫殿,而当今的人们在与秦阿房宫前殿遗址一路之隔的一片空地上,建成一个包括阿房宫前殿、兰池宫、六国宫室、长廊、上天台、祭地坛等众多建筑的总占地面积780亩的人造景观——秦阿房宫。传说中的阿房宫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宫”,虽然豪华奢侈、雄伟壮丽的阿房宫,在历史上未曾建成,没有目睹了秦帝国昙花一现的辉煌和秦帝国的谢幕。但阿房宫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只是给项羽安一个“火烧阿房宫”的莫须有的罪名,确实是冤枉了这个在历史上享有盛誉的一代霸王!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