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院长细说《富春山居图》合璧展(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1日 07:53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在清初遭遇火厄、断为两截,乃致《富春山居图》(剩山图)与《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分离360余载。历经过去两年余的努力,两图即将合璧,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娓娓道来幕后故事。
周功鑫表示,她在2008年8月刚就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时,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即向她提及《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与《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合璧的可能性。当时,她一方面惊讶于刘总裁对中国书画史的见解与眼光,另方面觉得没什么不可以,于是开始启动策展。
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处认为,黄公望这幅名画对山水自然的掌握与笔墨的多元写意变化,呈现元代文人画的精神,影响明清两代水墨绘画发展至为深远。策展的方向既想呈现两图合璧,另一方面也希望展现黄公望其他的书画珍迹、后世临仿的《富春山居图》,以及黄公望的师承和他对明清文人画的影响。
策展进行了一段时间以后,因浙博希望《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也赴浙博展出,但因种种原因,两图合璧的计划因而停顿下来。其间,台北故宫博物院因评估本身收藏有两种不同版本的《富春山居图》,真迹《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及仿作“子明卷”以及多幅黄公望书画真迹;另向他馆商借的书画,数量已足够依旧按既定计划往前推进,已准备不管两图能否合璧,都要展出《富春山居图》。
直到去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有感“画是如此,人何以堪?”,希望分藏两岸的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能够合璧联展的一席话,刘长乐重新展开斡旋。今年元月,台北故宫博物院与浙江省博物馆达成合作协议,由广达文教基金会担任第三机构签约。广达董事长林百里亲自到杭州,敲定两图合璧案。
周功鑫说,黄公望50岁开始作画,到78岁时开始画《富春山居图》,此时他的艺术已相当成熟。此图一画就是三四年,在元代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完成画作后,《富春山居图》即被视为“名品中的名品”,在画史上具有显赫名声。
就艺术史的角度来看,《富春山居图》从宋代讲究逼真物象、赋彩妍丽的画风,转变为即兴写意,纯以笔墨表现的文人画精神。周功鑫解析,此图既师法造化又结合笔墨的趣味,展现文人画着重的“书画同源”精神,明代董其昌将此图的地位推崇到最高点。而明清大家皆临、仿过此图,影响明清两代水墨绘画发展至深至远。然而,一般民众不易欣赏文人画,我们希望藉合璧展出,让民众了解文人画的特质。
《富春山居图》除了艺术史的价值以外,也由于在清顺治年间,不幸遭遇火厄,残损的前一纸《富春山居图》(剩山图),与后六纸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分离。360余年间,《富春山居图》(剩山图)与《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各自流传,传奇故事甚多。令人乐道的是,黄公望题赠同门师弟、道士郑无用的《富春山居图》,与另有一卷构图完全相同的“子明卷”,先后在乾隆十年及十一年进入清内府,目前皆典藏于台北故宫。
乾隆帝当年误辨“子明卷”为真,《富春山居图》为仿本,更引发后世诸多讨论。此次特展,《富春山居图》(剩山图)与《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将于6月1日参加“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首次合璧展出。“子明卷”也将在展览的另一单元“富春山居图临仿本”陈列,观众可以藉此对《富春山居图》的原貌有全面性的认识。《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长636余厘米,《富春山居图》(剩山图)长51厘米余。为此,台北故宫将动用全故宫最长的展柜,以完整呈现两图合璧。
为呈现黄公望的绘画师承,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此次特展规划了6个单元,将分两期展出。第一期为“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黄公望的书画珍迹”、“富春山居图临仿本”、“黄公望的师承与交游”4个单元;第二期为“明清时期黄公望的影响”及“黄公望传称作品”等单元。
浙江省博物馆除慨然出借《富春山居图》(剩山图),还将出借王原祁《仿富春山居图轴》与奚冈《仿黄公望富春笔意图轴》。另从北京故宫商借有黄公望题跋的赵孟頫书迹以及沈周《背临富春山居图》,中国国家博物馆出借黄公望《溪山雨意》,上海博物馆也出借有黄公望题跋的钱选、倪瓒书画,南京博物院借出黄公望《富春大岭图》,另有云南省博物馆的黄公望《剡溪访戴图》。台北故宫另将展出黄公望另一名画《九珠峰翠》挂轴。
为了让年轻朋友亲近文人书画,台北故宫另计划邀请新媒体艺术家林俊廷制作3D动画版《富春山居图》,将参照黄公望《写山水诀》里画树、山石、云水、点景物及构图的要诀,让观众身历其境、体验黄公望艺术的多元变化,希望让此展更具延伸性。
台湾联合报记者 周美惠台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