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讲述《富春山居图》合璧背后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01日 11:38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6月1日电 题:当事人讲述《富春山居图》合璧背后十余年故事
记者 朱鹏英
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在距今360多年前被烧成两卷,前段《剩山图》上世纪50年代后存于浙江省博物馆,后段《无用师卷》1948年底运到台湾后一直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在两岸关系日渐热络的背景下,经过两岸有志之士十余年的努力,两画将在台北故宫合璧展出。
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是大陆最早致力推动两岸《富春山居图》合璧的当事人。他日前接受中新网记者电话采访,讲述了这幅传世名作分处两岸60余年后实现首次合璧展出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谋划合璧
杨建新介绍,与目前仍分藏两岸的《四库全书》、“三希帖”相比,《富春山居图》是唯一一件文物分处海峡两岸的稀世珍品,而它问世后的600多年里发生的传奇故事,更赋予了它额外的价值和意义。“《富春山居图》的命运,也是两岸同胞骨肉分离历史的折射。”
杨建新回忆,幸运的是,他最近十六七年的工作,不管是在浙江省台办主任任上,还是在浙江省文化厅工作,始终都和《富春山居图》“有点渊源”。
据介绍,上世纪90年代,杨建新在浙江省台办工作时就曾想用《富春山居图》合展来推动两岸的文化交流,“当时很强调经贸合作,这个当然也很重要,但是这毕竟是物与物的交流,而文化交流却不一样,它是人心的交流,是思想的交流,是情感的交流,是精神的交流。”
“98年,我和我的同事们开始谋划《富春山居图》合璧展出的事情,99年觉得难办,当时我们的画过去台湾,还是有可能,但是台湾的画拿过来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谈及旧事,他语气中不无遗憾。
“这样我们就策划了一个活动,叫做‘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圆合暨春江雅集活动’,我们邀请了30多位两岸书画家,一起临摹了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教授孔仲起、台湾中华艺文交流协会会长史元钦、台湾著名国画家李奇茂等都有参与。举办这次有意义的文化交流活动,表达两岸艺术家、书画家、文化工作者的一种意愿和情感。
道路曲折
当年组织两岸书画家临摹《富春山居图》后,浙江方面一直没有放弃实现真正合璧的努力。只是由于台湾陈水扁当局主政时期,两岸关系比较紧张,两画双向展出机会渺茫,两岸不少有志之士意图促成合璧,最终也未能成功。
“当时我们的《剩山图》到台湾展出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怎样跟台北同行互动,甚至争取台北的《无用师卷》来大陆展出,则是毫无可能。”杨建新回忆说。
2005年,《富春山居图》合璧一事出现转机。杨建新透露,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当年曾专程到浙江,并几次到台湾想努力促成这件事情,而台湾方面的反馈仍是:浙江省博物馆《剩山图》先去台湾展览,台北故宫的《无用师卷》来大陆展览的事先不谈。
杨建新当时表态,希望实现两岸《富春山居图》的交流,有来有往。浙江博物馆的《剩山图》去台湾展览没有任何问题,但希望台湾方面承诺适当的时候台北故宫的《无用师卷》能赴大陆和浙江省博物馆的《剩山图》合璧展出。
“但当时台湾方面连这样一个遥远的承诺都不愿意。”杨建新今天回想此事仍掩不住遗憾。
关键问题卡壳
2008年,国民党重新在台湾主政,两岸关系由对抗转向和解,杨建新觉得时机成熟了些。
“2009年其实有个契机。”当年两岸故宫在台北故宫合办“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这是两岸故宫博物院60年来第一次合展,其中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有37件,包括多幅表现清宫生活的珍贵画像。
杨建新告诉记者,在这个背景下,台湾故宫方面多次托人带口信或者书面来信,他们准备办一个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希望能借浙江省博物馆的《剩山图》展出。他态度依旧:浙江方面过去没问题,现在和未来都没问题,但是希望能和台北故宫实现双向交流,希望台北故宫的《无用师卷》在未来也能赴大陆展览。
随后,浙江接到了台湾方面的正式来函,希望大陆能制定一个法律,即“司法免扣押条款”,不扣留在大陆展览的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物。
“一开始他们提出这个问题,我觉得匪夷所思,扣留台北故宫博物院过来展览的文物?坦率的说,我们连想都没想过,怎么可能呢?”杨建新后来才明白,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很多文物本来就是大陆运过去的,台湾方面担心大陆会不会借展览机会扣留?
台湾方面在来函中还表示,台北故宫博物院有70件文物被内定为“限展国宝”,即从不出宫,自己展览也是最低4年才拿出来一次,包括《无用师卷》。
“言下之意就是你哪怕通过了‘司法免扣押条款’,《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也不能到大陆展览。”杨建新这样认为。
浙江在回函中希望两岸的交流能相互持久。台湾同胞渴望看到合璧的《富春山居图》,大陆的同胞更是翘首以待。两岸同胞都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人。两岸同胞有资格、也有权利共享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现实的条件下大陆专门通过“司法免扣押文物条款”是不现实的。以此为前提,等于排除了台北故宫文物到大陆展出的可能;其次,大陆的海关法律里面已经有这样的条款,所有境外(包括港澳台地区)经海关批准暂时进口的货物(包括文物)必须在海关如数清点清楚,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交流任务,并且如数运出海关,一件都不能留下。如果留了一件,就要予以处罚,所以不存在台北故宫《无用师卷》赴大陆展览被扣押的情况。
在这之后,双方在“司法免扣押”问题上卡壳了,一直到2009年,双方依然在沟通。“过去的问题,我们越谈越自信,过来的问题毫无进展。”杨建新回忆说。
温总理表态
正如同台湾著名书画艺术史学者傅申所注意到的,《富春山居图》始于庚寅(1350年)、毁于庚寅(1650年),再次出名也是庚寅(2010年)。
2010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两会”上以《富春山居图》暗喻两岸分合,“画是如此,人何以堪?”他提出希望这幅传世之作能够合璧,引发两岸的广泛关注。
“总理的讲话是对我们的一种推动和鞭策,同时在台湾那边也引起了轰动。”杨建新注意到,他的一些台湾朋友纷纷发表文章,认为应该促成两岸文物的双向交流。“为什么大陆的能过来,我们就不能过去呢?”
之后,浙江方面也加快了和台湾方面的沟通,“我们希望得到你们的理解,希望你们在这个问题上能够表示理解,愿意促成(合璧)。”
在这样的条件下,双方经过2010年大半年的沟通,终于达成了共识。
2010年5月,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专程访问浙江省博物馆,就《富春山居图》合璧展出事宜进行了沟通。
“让一步、又何妨”
大陆方面“让一步、又何妨”的新思维促成了此次合璧。浙江省长吕祖善2010年6月访问台湾前夕,浙江专门对合璧事宜进行了研究。
“看来一定要达成一个双向的互动,当时确实有困难。所以我们研究决定,为了表达我们的诚意,哪怕你不过来,你不做这方面的承诺,我们也下决心过去。”杨建新说。
当年6月,浙江省省长吕祖善访问台湾时宣布,愿意将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剩山图》先送到台湾合璧展出。此举得到了台北故宫有关方面的积极回应。
紧接着的8月份,台北故宫书画处处长何传鑫专程访问浙江省博物馆,双方就合璧展出的事情再次进行了沟通。10月,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冯明珠再次到访浙江省博物馆,“这一次双方谈得比较具体,基本达成了共识”。
2011年1月16日,周功鑫再抵杭州,委托台湾财团法人广达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林百里与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浩在《富春山居图》的原创地、富春江畔的富阳市签署了“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备忘录。
展现最大限度诚意
针对签署备忘录的一些细节问题,杨建新给出了解释。“有人会问,你为什么不跟周功鑫院长签?我们也是尊重台北故宫的意愿,因为两岸在称谓上面,还是有些障碍,他们觉得可能以后哪天签更合适一点。我们一切尊重对方,只要能促成这次合璧,这种细节问题我们都没问题!”
备忘录对《剩山图》赴台产生的费用问题也展现了很大诚意。杨建新透露,“《剩山图》要估价多少钱?当时有人说这画是无价之宝,十亿、二十亿都不过分啊。但是按惯例这个保险费是台北方面承担的,你把它估成20亿,那它这个保费就不得了了。所以最后我们估了一个很低的数字,1.5亿。”“另外,按照惯例,博物馆借展有借展费,但是我们也分文不收,两岸都是中国人,都是同胞嘛!”
“我们为了最大限度的表达我们的诚意,促成到台湾去合璧,实现中华美术史上、两岸交流史上一件空前的盛事,我们全力支持。”杨建新动情地说。
《富春山居图》合璧特展备忘录签署后,双方就紧锣密鼓地进行了一些列的精心准备工作。
5月11日,浙江省博物馆为《剩山图》举行赴台前的点交启运仪式,正式启程赴京。18日,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台北故宫专业人士在北京正式清点移交《剩山图》等12件黄公望书画名作及知名临仿本,台北故宫方面随后护送赴台。
5月26日,浙江省派出最高级别的代表团,由省委书记赵洪祝带队,前去台湾参加6月1日举行的《富春山居图》合璧展出的开幕仪式,共同见证这一盛事。
采访接近尾声时,杨建新仍对《无用师卷》来大陆展出充满期待。他说,我们现在期盼,什么时候能迎接《富春山居图》的另一半——《无用师卷》来大陆展出。
“我想北京、南京这都是应该去的,但最应该去的应该是杭州富春江畔。我们在黄公望的祖居地、《富川山居图》的诞生地,举办一次合璧展,从而圆满地完成《富春山居图》的双向互动的合璧交流,成就一段中华文化史上的佳话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