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产品应用渗透艺术圈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5日 23:56 《顶层》杂志

  □ 胡湖│文

  前几日有幸和上海科恩(James Cohan)画廊的总监邵希亚(ArthurSolway)先生坐同一班飞机回上海,在候机厅我们从当代艺术一直聊到韩寒,又聊到社交网络和虚拟现实,我拿出iPad,给他展示我最近正在使用和研究的一百多个艺术类App应用程序,在看了高古轩画廊令人炫目的App设计之后,他问,有JamesCohan吗?我说,很遗憾,没有。邵先生用的是黑莓手机,他习惯用黑莓收发邮件和上网,但并没有使用App的习惯。

  然而,比起谷歌、黑莓、诺基亚等其他手机和平板,iPhone及iPad在艺术圈更为风行。5月我在采访天衡拍卖副总华雨舟先生时,他在iPhone上给我展示了他们这次征集到的吴冠中和罗中立的精品作图片,天衡的图录还要在一个多月后才出来。在微博上,亦安画廊的张明放先生日复一日的分享着他用iPhone拍照和加工过的摄影作品,水平日益见长,而张晓刚(微博)则直接用iPhone涂鸦并发布到网络。如果有心观察微博上的艺术圈用户,会发现大部分手机发出的微博都来自iPhone客户端,在画展、拍卖等活动现场,拿着iPhone拍照或埋头摆弄的人越来越多。

  似乎只有匡时拍卖的董国强先生对苹果的产品不太感冒,他是不折不扣的诺基亚死忠,在iPhone4上市后,他也尝了个鲜,结果因用不顺手而放弃。iPad他用得也少,他觉得用台式机上网更舒服。但董国强拒绝苹果,主要原因是不符合他的使用习惯,并非落伍。

  互联网风云人物雷军近日在网上发起了一个测试手机控的活动,他自己“机龄”16年,一共换了53部手机,现在用三星Galaxy S II。普通手机用户当然不用和雷军这样投身手机产业的人相比。但手机更新换代越来越频繁,也的确是不争的事实。

  以本人为例,我以前一直用诺基亚,人生第一部手机使用时间长达6年,如果不是键盘磨损,我恐怕还不觉得有更换的必要,因为新手机并没有什么我必需的功能。此后平均每两年换一部手机,直到智能手机开始侵占市场,出于对苹果封闭和霸道作风的排斥,我在观察良久后,2009年6月入手了HTC desire即俗称的G7手机。使用一年下来,虽然谷歌手机有着各种的方便,但与苹果比起来,电池、拍照和App应用功能却一败千里。尤其是对于媒体,一款能随时拍摄优质照片并上传网络的手机更加必备,接下来,我唯有选择iPhone5了。

  具体到艺术圈这个小众的行业,要想找到艺术类的App,也只有iTunesStore一个去处。这也是这期为什么做《App 搞搞震》这个选题的原因,我试图在谷歌或其他手机系统的App市场中找到艺术类应用,但都无功而返,在见识了iTunes Store无限丰富的应用之后,我也觉得大部分艺术类App已经没有了开发其他平台版本的必要。

  苹果对工业设计的极端完美要求,与艺术创作本身就有相通之处,与谷歌、诺基亚等等相比,苹果的气质无疑更接近艺术品。哪怕仅仅只是为了外观,苹果也会在选择中胜出。

  据苹果公司最新财报,中国区的业务已占到其总收入的13.3%,由于苹果在其他国家再创业绩神话将越来越困难,而中国人对苹果产品的消费能力却与日俱增,可以想见,苹果产品会越来越多的充斥国人的生活。据权威调查公司TNS数据,作为亚洲艺术交易中心的香港,平均6人就拥有一部iPad,比例居全球之首。

  iPhone和iPad已不再仅仅只是展示艺术作品图片的利器,在已经开启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苹果可以满足你阅读、创作、展示、社交、买卖艺术品等全方位的需求。而其他品牌的产品,就算没有输在硬件上,也输在了手机固件上,就算没有输在固件上,也输在了App这些软件上。如果你不想错过这些精彩的可能改变你工作和生活的应用,除了苹果,你似乎已别无选择。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