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造型图像与嫦娥奔月传说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02日 09:56 文物鉴定与鉴赏

图一:a马王堆汉墓帛书 图一:a马王堆汉墓帛书 图一:b马王堆汉墓帛书局部 图一:b马王堆汉墓帛书局部 图二:西王母-历史故事-车骑画像石局部 图二:西王母-历史故事-车骑画像石局部
图三:西王母玉兔云车狩猎画像石局部图三:西王母玉兔云车狩猎画像石局部
图四:山东嘉祥宋山小祠堂玉兔捣药画像石图四:山东嘉祥宋山小祠堂玉兔捣药画像石
图五:月、蟾蜍、玉兔捣药画像石图五:月、蟾蜍、玉兔捣药画像石
图六:河南南阳西关嫦娥奔月画像石图六:河南南阳西关嫦娥奔月画像石

  杨伟微

  “神话”一词语源出自古希腊语的“mythos”,意思是关于神祗与英雄的传说故事,是关于人类早期各种思想观念意识的混合体,其中包含着人类早期的对自然宇宙、人类社会、自身起源等解释。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化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悠久、最美丽动人、最具艺术魅力的神话之一,嫦娥奔月的神话一直是文人墨客吟咏称颂,表达生命追求与传达宗教情感的宣泄母题之一。嫦娥奔月神话正如大多说中国神话故事一样,均“含有丰富的原始文化底蕴,寄托着原始初民的某种社会幻想,并且由于形象自身行为的高尚而具有崇高美的美学特征”。基于此种考虑,我们从出土材料入手,撷取一些典型的文物例证,在结合传世文献的基础上,初步谈谈嫦娥奔月神话的造型艺术以及隐含在背后的原始文化意蕴。

  图一:a是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整个帛画通长205厘米,顶端宽92厘米,末端宽47.7厘米。根据同出的遣册记载,这种帛画似应称为“非衣”,其实就是死人出殡的时候所使用的一种旌幡。学者多以为即古书中的“铭旌”。马王堆一号汉墓所出的帛画构图自上而下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代表天上、人间和地下,每个部分绘有不同的神物图像。除去画在中心线上的形象以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帛画左上方的图像了。图一:b画面上一轮尖尖的镰刀形的月亮高高悬挂在浩渺深邃的天宇,月亮上部是一只体格硕大的蟾蜍,头朝着西北向,周围云雾缭绕,富有神秘色彩;左最上角是一只体型狭长的兔子,作奔跑状;月亮下方则有一个人兽合体形象的女子,身穿宽袖长襦,侧身斜立,头向上仰面,双手用力上举,脚踏祥云,朝着月亮的方向飞奔。以双手托月的一个女性人物,论者多以为就是神话传说故事中的嫦娥。关于这个神话传说,见于较早记载的是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诸子》引“《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弈毙十日,姮娥奔月。”1993年在湖北江陵王家台15号秦代墓出土一批《易》占性质的残简,经过学者的研究,证明是当时的《归藏》。可见《归藏》一书,成书不晚于战国晚期。《山海经·大荒西经》所记“生月十二”的常羲,学者多认为就是姮娥。古音读羲为娥,逐渐演变为奔月之嫦娥。屈原《楚辞·天问》中也曾感叹说:“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例维何,而顾莬在腹?”顾莬,闻一多读为蟾蜍。总的说来,有关“嫦娥奔月”的传说故事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并非是汉代人凭空想像杜撰的。汉代以来,有关“嫦娥奔月”的故事也越发演绎的更加丰富了,故事情节曲折动人,神话色彩也更加强烈了。《淮南子•览冥篇》中说:“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淮南子•外八篇》更有曲折动人、跌宕起伏的的记载:“后羿从西王母处请来不死之药,逢蒙听说后前去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后羿,嫦娥滞留在月亮广寒宫。广寒宫里寂寥难耐,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回到人间与后羿团聚。”“民间有闻其窃窃私语者众焉。”后来有关嫦娥奔月的故事本末,例如张衡《灵宪》、《后汉书·天文志》、晋干宝《搜神记》等书的记载和《淮南子》的说法大体是一致的。

  由于对死亡的恐惧和未知世界的困惑,汉代人在面对死亡这个超出了基本生活经验的阶段时最起码是不自信的,尤其是在死后将进入的黑暗世界可能充满了可怕的幽灵和精怪。寻仙长生和灵魂转换成了最令人安慰的归宿。在这种氛围中,汉代人对死后升仙的追求乐此不疲,因此在很多的墓葬、祠堂和石棺上能够得到明白清晰的证明。马王堆一号汉墓所出的帛画也正是在此类思想的影响下所创造出来的。正是在这一升仙长生思想的引导下,所表现在墓葬形式上,就以嫦娥飞奔入月来隐喻、象征墓主人死后能够获得再生,在仙界复苏生命以享受美妙的神仙生活。整个帛画的主题可以认为“在宇宙的背景下它描写了死亡,也寄托了重生的愿望:葬礼之后,轪侯夫人将生活在她地下的永恒家园。”这和我们后来有关“嫦娥奔月”的文化内涵和功能解释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这也说明了“嫦娥奔月”神话故事也在不断的层累似的加工演绎。

  汉代“嫦娥奔月”图像的发展因而融合了两大趋势,一是其内在的故事文本的不断丰富以及“图像学”系统的初步雏形进而形成;二是构图模式和层次的逐渐完善以及对图像隐含意蕴的日益重视。古代最起码在汉代人的头脑中,在诉求访仙长生和灵魂转换的方面,有关这种信仰的美术图像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了,例如特殊的动物(如玉兔、蟾蜍等)、植物(如灵芝、三珠树等)、器物(如玉胜等)、人物(如西王母等)及山岳(如蓬莱、昆仑等)。在汉代美术造像中,嫦娥奔月图像的构成系统主要有嫦娥、蟾蜍、玉兔、西王母等组成。在这些图像中所表现出来的两个基本形式特点,即构图的对称性与中心人物的正面性。西王母的传说由来已久,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汉代有关西王母的图像艺术种类繁多、造型别致,而且经常被描绘成天堂里的中心人物(图二、三)。西王母与西方仙境昆仑山的联系进而成为了古代人宗教崇拜的对象,以致于演变成了其他神话故事发生的背景。在西王母的图像中经常可以看到捣药的兔子、体格硕大的蟾蜍(图四、五),图像中的所有人物和动物均为侧面,向西王母行礼膜拜,这仿佛成为了汉代此类图像的固定模式。在汉代人的头脑中,把蟾蜍当作月精,有辟五兵、镇凶邪、助长生、主富贵之功,兔子被认为长生仙药的制造者。

  种种的机缘巧合使这些看似支离的图像有机的组合在了这狭小的图像空间中(图六)。嫦娥、玉兔、蟾蜍等图像因素逐步凝合,成为了后来典范的嫦娥奔月图式。另一方面,附着在各类图像背后的内涵意蕴杂糅形成了新的图像主题。这也成了我国民间传说的基本素材,后来逐步演变以致于成为了古人一种美好的生命追求与祈求长生平安的宗教情感的象征,这也许就是后世中秋节拜月风俗的来历吧。《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古人中秋祭拜月亮,以月之阴晴圆缺,比喻世态人情悲欢离合。北宋文学家苏轼《水调歌头》曾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感物伤怀,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现代作家鲁迅也曾经写过一篇小说《奔月》,收在《故事新编》小说集中。他在小说写到后羿由于箭法了得射尽一切鸟兽飞禽,以致后来日子过得十分清苦。嫦娥厌烦了后羿的乌鸦肉炸酱面,终于饮食仙药飞往月宫了。这和我们以前的“嫦娥奔月”故事相比,少了一些浪漫和真情,倒是多了些许生活的无奈和前路的茫然。

  通过以上的梳理,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嫦娥奔月的神话是逐渐生发与扩张的,它和后羿神话、西王母神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在汉代发达的神仙思想影响下,追求长生不死幻想死后成仙得道等世俗意愿蓬勃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汉代)墓葬中不但要描绘理想尘世而且要表现灵魂成仙的原因。”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由阴暗潮湿的墓葬到俗世人间的再兴,通过艺术家的想象之手表现一个永生的境界,即灵魂可以脱离肉体的死亡继续存在于另一世界甚至得道成仙进入仙境的过程。同时,这种世俗的追求反映在普通民众身上是对未来理想世界的追求以及带有深厚宗教情感和哲学概念的表现。附带在这里说一下,2004年我国正式开始了月球探测计划,并命名为“嫦娥工程”。2007年10月24日,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结束使命,在广袤静谧的月球土地上坠毁,中国探月一期工程也宣布完美落下了帷幕。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标志着中国探月二期工程的开始。宇宙浩渺无穷,无边无际,终于从遥远的时空传来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声音。“往事越千年”,千年的飞天梦从来没有在任何一个时代离我们如此的触手可及。这是作为我们中华民族子孙所引以为自豪的。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