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贿:古玩店的潜规则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9日 11:41 中国经济周刊 微博
古玩店的“潜规则”
通常买古玩送礼的,背后原因都挺复杂,绝不是一送一收那么简单。送礼的、古玩店、收礼的,各有好处。
一家古玩店的老板有一件古玩其实是赝品,只值几万元,被一个企业家买走,送给了某官员。在买的时候,这个企业家就跟他说好了,多少天后,如果有一个什么长相的人来,要卖出这件东西,就以真品的价格收了,差价由这个企业家出。
其实,这就是一种变相送钱的方式。送礼人和收礼人早就知道是赝品,送礼人也会告诉收礼人,什么时候、到哪家店去把这个东西卖出去,价格大概多少。这个流程三方都清清楚楚。
这件假古董,被同一个企业家买了5 次,送给不同的官员,最后又回到了这个古玩店老板手里,而古玩店老板本人不费力气赚到了5 次中间费,加起来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样有“前途”的工作,也是现在不少古玩店的重要业务之一。对于这种古玩游走于官商之间的潜规则,古玩店的老板们深谙其中的门道。
在商人和官员之间,“雅贿”改变了直接送钱的方式,两个人之间不是那么赤裸裸的行贿受贿关系,而是盖上了艺术、收藏这些高雅的面纱。
在各种“介质”中,古玩作为“面纱”的掩护作用特别突出,究其原因,正是源于古玩价值难以估量的特性。
不少收受贵重古玩的官员,之所以敢收价值500 万元的古玩,而不敢收500 万现金,原因就在于可以“以为是赝品”。
收受古玩或者名人字画,最重要的行贿证据就是实物,但是实物却没有明确的定价标准。即使评估出来很值钱,受贿者也完全可以辩称自己并不知道它的价值。
而对于已经将文物倒手卖出的受贿官员来说,最后可能剩下的“蛛丝马迹”就是古玩店的票据或记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