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趣:开在地下的博物馆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0月31日 11:22 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1.农耕藏品,会勾起很多记忆
2.各种藏品,让参观者惊叹不已
3.与朋友一起分享藏品
4.老机器依然能放出美妙的音乐
5.修旧如旧,每件藏品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这是盘金绣,那是纳纱绣,还有平绣和打籽绣,你快看,多漂亮,多好的绣工!”10月27日,在位于太原市太榆路旁的一栋居民楼地下室内,收藏爱好者佟福存正向几名前来做刺绣研究的太原理工大学博士生做着介绍。
今年46岁的佟福存是满族人,自幼酷爱收藏。他收藏种类之“杂”,藏品之丰富,令人惊叹。从他居住的楼上两居室到楼下70余间地下室内,到处摆放的各类藏品令人眼花缭乱,五花八门的上万件“宝贝”俨然组成了一个“地下博物馆”。
四百把古尺、五百把古秤,五百顶老式绣花帽、六百对斧钺剑戟,三千件瓷器、四千张烟标,各式各样的古旧家具、古锁、古陶瓷、油灯,林林总总的“文革”时代用品……甚至连古老毡靴、农耕用品都有,让人大开眼界。佟福存多年来一直坚守着 “只藏不卖”的 “藏道”,藏品越积越多。他利用住宅楼地下室开发出来的70余间藏品展馆,并未能全部展示他的收藏品。
尽管佟福存拥有丰富的藏品,但当人们称他“收藏家”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还算不上收藏家,最多是个收藏爱好者。”他认为,收藏家应该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人品要好,第二是能著书立说福荫后人,第三才是藏品丰富。他说,他正朝着“收藏家”的方向努力。
曾有人对他的藏品动心,提出花高价购买,或者帮他在外地专建一座博物馆存放,均被他婉言谢绝。他说,这是山西特有的文化,要把它们留在山西,留在太原,留给大家看,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山西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