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树《谁在收藏中国》:鉴宝鉴宝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1月15日 13:46 新浪收藏 微博

  选自:吴树(微博)《谁在收藏中国》 第六章 闹剧的华彩乐章

  新闻媒体联手上演鉴宝大戏、拍卖公司变身魔幻大师、文物成了送礼就送的“脑白金”、全民藏宝已然成为一场数千万人参与的“愚人节”游戏……这些今古奇观,结构成一场“国宝闹剧”的华彩乐章。在这场闹剧中,人被充分物化,神圣的法律精神也无奈地遭受阉割……

  2005年5月14日,央视《鉴宝》之夜。

  已故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吴作人家里,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扰了坐在客厅里闭目养神的老人。

  吴老的太太——著名书画家萧淑芳女士接过家人递上的话筒。

  “喂,萧老师, “央视《鉴宝》栏目正在播吴先生的一幅画,您看看是不是先生的原作?”对方是她的关门弟子、辽宁职业画家曲赫东。

  萧老打开电视机,正好赶上那幅画的特写:画名《牧牛图》,署名吴作人。画面拉开,“持宝人”介绍自己花3万块钱买到这幅画的经过、自报价……三位“赏宝人”估价……

  “无聊……”老太太嘀咕了一句,打着哈欠倒靠在沙发上睡着了,毕竟是90多岁的老人。

  电视画面里的情节在继续,到了专家论宝定价的环节。发言者是来自故宫(微博)的一位资深书画鉴定家,他点评说:“我认为这件东西是真的。吴作人先生的那种水墨写意的真假呢,就是要看它在这方面的功力怎么样,当然另外再从它的那个款子来看,写的是齐奋进,是篆字,他的篆字写得好,主要是学金文的,从功力上就可以看出真假来。他的几个印章呢,也是他常用的,一对就对上了,那么至于价格问题呢……我定的是二十五万,(问持宝人)不知道你满意不满意?”

  电话铃声又响起,再次将萧老从梦中惊醒,老人拿起话筒还没回过神:“作人……你是谁?”刚刚还在一起谈笑风生、挥毫作画的老伴被铃声赶走了。

  “该死的电话!”老人在心里骂了一句。这回打电话来的是她的女婿、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法人代表商玉生。

  “妈,你看过《鉴宝》了吗?”

  “看了,那幅画不是真的……”不待女婿回话,萧老就挂断电话回卧室睡觉了,她要继续去寻找离去的丈夫,寻找那忽远忽近的蜜月,重温那些令他们挥洒艺术灵感的蹉跎岁月……什么破画?铜臭……

  几天后,网上关于《鉴宝》栏目给署名吴作人的假画《牧牛图》定价25万的报道迅速迭加,《鉴宝》节目组、那位当事的故宫鉴宝专家,还有已故画家吴作人的家里电话不断。

  记者为尽量多听听各方面的说辞,接通了当日在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中为王凤云收藏的吴作人《牧牛图》轴做专家鉴定和评述的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单国强先生的电话:

  记者:“……有人认为您在央视《鉴宝》节目中认定的《牧牛图》不是吴作人先生原作?”

  单国强:(情绪有些激动地)“我在节目中都说了,他看了没有?他不同意,你叫他说出道理来,他不同意我的意见,他的理由是什么?”

  记者:“他们从特写画面上看,觉得这幅画从风格、笔法、提款等方面,都和吴作人先生其它的作品有明显区别……”

  单国强:“他知道吴作人是什么风格?”

  记者:“他是吴作人先生的夫人萧淑芳女士的关门弟子。”

  单国强:“萧淑芳的弟子不等于吴作人的弟子,萧淑芳有萧淑芳的画法,吴作人有吴作人的画法……对不起,我还有事,欢迎你当面辩论!”(挂断电话)

  几天后,面对此次事件所引起的轩然大波,吴作人的女婿商玉生代表家人接受了媒体采访,公开表达了他们的看法:“吴作人国画风格素有‘大写意’之称,以大的笔法和大的笔触,勾勒出豪放的气势,画作讲究笔墨韵味,浓淡相破。而鉴宝节目中的《牧牛图》笔法拘谨,用墨草率,韵味不足。除此之外,落款用笔软弱、印章粗糙、画作尺寸过大……”同时,他和曲赫东一致认为:此画是有人将吴作人的两幅画作的内容拼接仿画而成。(图69)

  最后,商玉生对相关当事人一概表示谅解。他说:“卖画者可能要急于用钱,大大低估了吴作人画作的价格,买画者上当受骗是受害者,专家看画有误也可以理解,《鉴宝》作为一档弘扬国家古典文化的节目,只是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让他们对每一件作品都作出100%正确的鉴定是不可能的……”

  吴家的宽容并未能平息网友们的愤怒,《牧牛图》事件后,有关各地电视鉴宝的“丑闻”接二连三地被连带曝光,仅浏览一下这些文章的标题,便可以体会到人们对此档节目的情绪:什么“专家鉴宝,老千变大千”(指张大千画作赝品)、“谁养肥了徐悲鸿的瘦马”;什么“刚出窑的烫手山芋被认作宋代名瓷”、“现仿‘古玉’专家估价百万”……

  热热闹闹的口诛笔伐,看起来似乎言之凿凿、大义凛然,可是明眼人只要将这些言论稍事过脑,便不难发现,那些义愤填膺的“正义之师”,多半也都是一些利益相关的圈内人。他们有的分属各类门派,专挑对方的漏洞进行攻击。有的虽属散兵游勇,可也是家藏万宝、待价而沽,打击别人,往往有抬高自己的特殊功效。

  几千万淘宝人,几万万件“国宝”,这是一个何等巨大的“超级市场”?从受骗到骗人,从“棒槌”到专家,“捡漏儿”、“打眼”、发财、破产……在这个“超级市场”里,人们不断地调整着自身角色,目的只有一个:赚钱!要赚钱就有尔虞我诈、要赚钱就有你“死”我“活”。在这种情形下,你电视台搅合进来不是添乱、添堵了吗?你永远都会得罪“大多数”,挨骂也是预料之中的事。

  当然,电视台也并不是什么慈善机构,办栏目图的是收视率,有收视率才有广告,有广告才有生存空间。所以,借用前几年一句口头禅:“理解万岁”!

  为了将这一场混战理出头绪,记者对观众的意见进行了一番归纳,发现人们对电视鉴宝栏目最大的意见有二:一是专家们对文物真伪之辨有误。二是对文物价格的认定存在“徇私舞弊”现象。对于前一条意见,很难说得清,因为目前我们的文物鉴定还没有比专家的“眼学”更加权威的方法。至于第二条意见,绝非空穴来风,其中被媒体公开曝光的只是少数,更多的是在圈子内传作笑谈。如某金石专家以别人的名义将自藏的田黄冻印石拿到鉴宝节目现场估出高价、某陶瓷专家将朋友家的一件清代仿品当作成化本朝斗彩估出高价……

  记者曾打听过央视《鉴宝》栏目的操作方式,从形式上并没有发现什么漏洞,对观众自荐的宝物,都需经过专家团集体鉴定再上镜做节目。但是尽管如此,许多人为的弊病还是防不胜防。至于央视以外的省市电视台播出的鉴宝类节目,问题就更多了,记者曾亲自了解了几例:

  有一期《鉴宝》节目,曾推出过一件少数民族的清代刺绣藏品,被现场专家定出10几万元高价,有人在网上提出质疑。碰巧记者的一个朋友是那位专家的学生,知道一点内幕,她笑嘻嘻地告诉我:那件刺绣正是老师自己的收藏品,委托单位食堂的一位大师傅拿去《鉴宝》现场,然后再由以他自己为主的专家组鉴定,给出公开价格。在此,记者没有能力判断那件藏品近10万元的估价是否合理,也无意非难一档品位不错的电视栏目,只是觉得专家们借助一档大型专业栏目为自己的藏品打广告,似乎多少有些失德之嫌。

  又一日,某藏友兴冲冲地告诉我,他那只北宋定窑划花大碗本周将现身某电视台的鉴宝节目。我见过他那只大碗,看起来显旧,摸起来划手,闻起来有较浓的酸味儿,明显是一件中档仿品而已。“不可能吧,你吹牛?要不就是当反面教材,砸掉!”我说。

  “我就知道您不信我,等着瞧!我还告诉您,有人许诺,只要电视鉴宝认了,他就买!”朋友十分得意地说。

  几天后,朋友那只花200元钱在潘家园地摊上购买的“北宋官字款定窑大碗”,还真的现身荧屏,专家们给出的估价是38万元人民币。跟着,朋友如愿以偿,将这只碗连同有专家评委集体签名的鉴定证书,以1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了下家。我向朋友了解内幕,他诡异地说:“无可奉告!但是如果您的东西也想上电视,兄弟倒是愿意帮忙,收3千块钱的辛苦费就成!”

  还有一次,记者闲逛北京古玩城,在一家古玩店里发现两三件非常眼熟的宋代耀州窑青釉瓷器,便过去询问价格。一般说来,在潘家园买古玩,还价幅度在50%-70%,在古玩店买古玩的还价幅度最少也有30%左右,可这家店的主人摆出一付皇帝女儿不愁嫁的面孔,对价格不屑为谈。我十分奇怪,便巧言相套,最后得知:店主之所以如此之“牛”,是因为他店里的物件,大多都是上过某电视台的“鉴宝”节目,由专家鉴宝定过价的。而且,他还暗示我,这些东西,本来就是那几位鉴定专家自己的藏品。哦,难怪我一进门就觉得这些尤物那么眼熟,原来是在电视上看过!

  2006年,记者的一位藏友花3万块钱买了一只康熙墨地五彩捧盒,拿到某电视台举办的“寻宝”现场,请一位有副研究员职称的专家帮他鉴定。专家经过一番甄别后得出结论:“你买了一件高仿品!”

  一个工资族,花3万块钱买了件假货,当然令藏友非常沮丧,且不说接连数日茶饭不香,单媳妇儿那没完没了的埋怨就叫他真有挥拳“打眼”之心。

  一个礼拜后,事情忽然又有了转机:一位买主找上门来,说是知道他有一件高仿康熙年捧盒,想买去作送礼用。于是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以一万五千元成交,朋友虽说一进一出还赔了一万五,可毕竟挽回了一半损失,心情轻松了许多,只是好长时间不敢出门认东西买货。

  没想到半年以后,这件高仿品竟然出现在一家拍卖公司的预展厅,估价28万-32万人民币。朋友是个本分人,总觉得赝品上拍于他脱不了干系,便找到这家拍卖公司的管事者,告诉他这件东西经过专家鉴定是仿品,并建议将它撤展,可是管事的却向他出示了一份专家鉴定证书,上面明白无误地写着专家鉴定意见:“胎体厚重、器型周正、黑彩如漆……经鉴定为康熙年珍品”。再一看专家签名,正是那位副研究员。朋友气得浑身哆嗦,打电话过去发誓要跟他法庭上见。

  当天晚上,那个出面的买主请那位藏友喝茶,并许诺将拍出的钱跟他平半分……

  诸如此类,举不胜举。只要你随便用哪家引擎打上“专家鉴宝”几个字,立马就可以搜索到大量这方面的信息。

  如果说专家评委的失德行为是导致观众“炮轰”电视鉴宝节目的导火索,那么一些鉴宝节目制作单位为追求“轰动效应”而对节目进行的不当策划和失去理性的“恶搞”,则无可救药地陷自己于不义。有的电视台纯粹把此档节目视作娱乐秀,请一些对文物常识一无所知的各路明星临场指鹿为马、打情骂俏;有的电视台为降低制作成本,索性就让一些普通收藏者拎了自家藏品,顶替专家出场,真假专家与真假文物混为一谈,与其说是“鉴宝”,倒不如说是“耍活宝”、上演猴戏。还有一家号称是收藏专业频道的节目,几乎每天都将一些五花八门的赝品标上卖价,反复播放,与潘家园里那些叫卖假文物的摊贩没什么两样。身为国家新闻单位,本应当抑恶扬善、去伪存真,为了创收竟然堕落到如此地步,实在是辱没斯文,难怪常常被观众责骂作“要钱不要脸”。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也听到一些有良知的文物专家,对此类电视“鉴宝”活动颇多反感。北京一位著名的文物鉴定专家向记者爆料:“一家著名的电视台请我去他们的收藏节目做嘉宾,但是去之前他们告诉我,有件东西估价的时候必须得说上11万。我看了看他们那件东西,最多也就值三五万,便拒绝了他们。可是他们却说不就是做做节目造造气氛找个乐,何必那么认真呢?我说,玩假的没意思,我不去。之后,他们再也不来找我。我呢,也乐得独善其身,不去参与这档子无聊的游戏!”

  还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书画鉴定家向记者透露,他在参加南方某地方电视台的一档鉴宝节目时,曾目睹另一位评委委托别人将自己所购买的一幅临摹郑板桥画竹真迹的假画夹带参评,并以专家团的名义给估价500万元。他说,此类现象绝不在少数,所以现在有许多心存良知的专家,一般都不太愿意出席一些媒体举办的鉴宝活动,免得替人作嫁、代人受过。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气愤地说:“现在某些鉴宝节目在观众中反响热烈,但是在业内却是骂声一片。上博就有铁的纪律,绝对不允许我们的专家参加这样的电视节目!”他还直言不讳地对某档节目进行了批评:“最近某档上星鉴宝节目搞的内蒙专场,引发了无知观众的挖宝热,这对文物保护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我建议这类节目应该全部停播,给那些真正的藏家和观众一个干净的荧屏空间!”

  电视台开办鉴宝节目,本来是无可厚非的好事。就拿央视《鉴宝》和北京电视台的《天下首场》这两档目前影响最大的电视鉴宝栏目来说吧,它们创办宗旨明确,一个以“巨无霸”的强势规模,大张旗鼓地在全国搜寻“国宝”、推荐精品。一个利用得天独厚的“皇城根儿”地域优势,护宝打假、“去伪存真”。在专家资源上,二者同样各具优势,一个网罗国内博物馆界的权威专家,一个纠集圈内人所敬仰的文物收藏大家和经纪人。从栏目的整体定位上看,尽管后者带有较强的娱乐色彩,不如前者那么“正统”,而且有些做法也曾受到舆论的激烈批评,但无论从文化含量或悦众性上,它与前者均难分伯仲。尤其是每一期节目结束时,主持人王刚手持“护宝锤”砸烂赝品,锤声刚落,喊声又起:“去伪——存真!”砸得痛快、喊得嚣张,有几分过瘾!

  一面是收视率奇高,一面是骂声不绝于耳,又爱看、看了又要骂,有人对电视鉴宝节目这种奇特的收视现象大惑不解。其实道理很简单,在所有的电视鉴宝节目中,最刺激、最让人感兴趣的环节有两部分:一是辨别所呈“宝物”的真伪及文化品位,二是给“宝物”估价。但是,也正是在这两个重要环节上,恰恰容易产生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这里所说的负面效应主要是指专家对宝物(实际上很多都是文物)的价值判断过分迁就市场,也就是说,一件宝物能卖多少钱决定了它的全部价值。这样做,不但从文化上颠覆了文物自身的价值体系,而且导致了受众在收藏理念上陷入误区。比方说,一件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器与一件清代官窑瓷器相比较,从文化含量上显然是前者占有绝对优势,但从目前的市场价格上讲,前者却是自愧弗如,远在后者之下。换句话讲,市场价值远高于历史文化价值。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倘若专家们不去理会现阶段拍卖公司的价值体系,而是坚持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先的导向,会不会对目前我国文物市场上的庸俗价值观有所拨乱反正呢?况且,如果专家们能够依据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估价,既便与当前的市场价格相悖,岂不更显示出专家品位高雅、眼光独到,并非都是“琉璃厂的小伙计”之辈吗?姑且,明眼人谁都知道专家的估价是没什么实际意义的一块“画饼”,你又何苦拉市场大旗作文物虎皮,把《CS》(网络反恐游戏)当真正的世界大战来玩呢?

  无须讳言,近年来,包括央视在内的众多媒体对文物市场的过度炒作,以及重市场、轻文化的庸俗倾向,无疑对我国文物收藏界舍本求末的畸形心态和文物市场非理性的无序发展,以及文物赝品泛滥成灾等恶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这些拥有巨大受众群的媒体,策动一些国家级有头有脸、有名有实的文物专家公开坐台鉴定,他们大多对收藏文化缄口不提,只对藏品的所谓“市场价值”津津乐道。在他们的金手指点下,一批批动辄几十、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国宝”频频横空出世,关于藏品的来历,持宝人不是声称朋友拣的“漏儿”就是自个儿淘的宝,让人感觉这古玩市场“满城尽是黄金甲”!看得电视机前千千万万的观众坐立不安,大款儿去拍卖公司买宝,小款儿去潘家园淘宝,有权有势的向求事人索宝,没权没钱的去盗墓挖宝。

  从另一个侧面看:2006年,中国官方向世界银行确认,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740美元。就算不吃不喝,一万多元人民币又够买几件真正的“古董”?由此可见,从事“艺术品投资”对于一般中国老百姓来讲,还是一种极其奢侈、风险很大的赌注,在这面金色的旗帜下,掖着藏着的是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潜在危机。如果央视07年公布的关于我国现有艺术品收藏人数7000万的数据可信,那么,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有5.4%的公民已成为战斗在淘宝一线的“梦中人”,而且这个兵团的人数仍在剧增,他们都笼罩在一个传说能够让人“一夜暴富”的巨大肥皂泡里,一旦这个肥皂泡被捅破,其后会发生什么?既然如此,我们的新闻媒体除开“鉴宝”之外,还应该做些什么事呢?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