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树《谁在收藏中国》:终极国宝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1月15日 17:58 新浪收藏 微博

  选自:吴树(微博) 《谁在收藏中国》 第八章 路在何方

  鉴定手段落后,制假技术高超,文物快速外流……中国文物业乱象纷起、危机四伏。我们会不会面临“最后一件国宝”?我们距离“民族失忆症”还有多远?这场国宝大戏的最后赢家又会是谁?

  “终极国宝”

  中原某地,一处商代遗址。

  记者赶到这里时,只见遗址周边站着20几位荷枪实弹的武警战士,他们身后,密密麻麻地围了几圈儿当地老百姓,尽管村干部极力劝诫大家离开现场,人群置若罔闻,大伙儿眼睛都紧盯着即将开挖的一座大墓。

  当地文化部门的领导告诉记者:“这里整个山坳遍布大大小小五六个商代至战国的墓葬群,因为系统的勘测工作尚未结束,加上用于考古挖掘的专项经费不足,所以近年来主要是以保护为主,偶尔进行少量试验性挖掘。可是由于地段偏远,光靠当地的文物部门来保全这个墓葬群,显然是鞭长莫及、力不从心,所以近年来古墓被盗的现象不断发生。再加上修公路、搞新农村基本建设,那些施工单位有时候一铲子下去就可以铲掉一座古墓,遇上这种情况,出土的文物不是被毁坏,就是被施工队偷偷卖掉,要不就是遭当地群众哄抢!”

  土坑里,人高马大的考古队队长老余和他的队员们清除最后一层地表土,一座大墓的形状凸现在众人眼前。围观群众的人墙又向前推进了1米,武警战士的人数显得很单薄,推后去几个旁边又冒出几个,似乎没人害怕他们手里的新式冲锋枪。这一带素来就是古墓密集地段,什么样的阵势老百姓没见过?再说,他们都知道武警手里的家伙多半是用来吓唬人的,跟孩子们的玩具枪没多大区别。

  一个考古队员的手下露出小半截锈迹斑斑的青铜器,人群中立即有人喊着:“簋!青铜簋!”文化局的同志告诉我,这里的群众几乎都成了半个考古专家,墓里出土的东西,落眼就能喊出名称,过手会辩真伪。

  看见墓里开始出土东西了,人群马上骚动起来,开始向中心区域拥挤。余队长见状命令现场队员停止开掘,然后打电话要求派部队增援。

  “太厉害了,你白天挖,他夜里抢!半月前,紧挨着这里的2号墓葬已经被老百姓抢空了,东西还没有全部追回,听说其中还有两件带铭文的青铜器!这几个墓穴很重要,年代明确,根据收缴回来的几件青铜器的制式与工艺推断,如果余下的墓穴没被盗挖,接下来可能会有大文章可作!”余队长接过记者递下去的一支香烟,边说边爬上坑口,去一边把烟点上,朝不肯散去的围观群众扫了一眼。看得出来,他有些焦虑:“县城距离这里有100多公里,增援部队下午才能赶到,得晚上加班挖了!”

  “每一次都这样吗?”记者抓住难得的空闲对余队长进行采访。

  “基本上如此。在城市或郊区挖掘要好些,在这些偏远地区,光是我们考古队很难控制局面!过去,可不是这样……60年代初,就在对面那个山脚下,我们一口气挖掘了3座西汉古墓,那时候当地老百姓送茶送水、借工具,人手不够还主动报名来协助我们干活,晚上帮着我们看工地,有些文物在地表暴露几天也不会丢失。没法儿比……唉,也不知道这是叫进化还是退化?”

  “你认为呢?”我见缝插针。

  余队长摇摇头:“鬼知道!那是生物学家和社会学家的事,我们只跟死人打交道……有时候真想不通,这人现在怎么都变成这个样子,为了搞钱,骗活人、坑死人,就连自己的祖宗八代都不放过!也不怕遭报应……”

  下午,增援部队按时赶到,协助村干部将围观的群众疏导回村。考古队抓紧时间,轮班作业,一直干到第二天上午,总算把这座墓穴清理完毕,一共出土了精美的青铜器8件,玉器20余件。考古队全体人员都很兴奋,头天被迫停工造成的沮丧情绪一扫而空。余队长说,从出土文物看,这还只是一座王墓的附属墓穴,按照推测靠南面应该是一座主墓穴,那里面应当有国宝级文物出现。大伙儿一听更加兴奋了,一鼓作气继续不间断地轮流发掘。据说所有的考古队都是如此:挖到空墓或是被盗墓,泄气。挖到有价值的文物了,就如同自家捡到宝贝一般欣喜若狂。

  两天后,主墓被从顶上揭开了,随着一阵恼人的唏嘘,余队长紧紧皱起了眉头——墓穴里面四壁空空,只剩下一些打碎了的陶片。南北两面各有一个盗洞,很显然,墓穴先后两次被盗墓贼捷足先登。

  “看到了吧?基本如此,十墓九空,这不是我们夸张!”余队长面对记者,近乎咆哮地说。一个大男人的无奈与沮丧往往更让人心痛。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接完电话后,余队长的情绪更加低落。在记者一再追问下,他才恼怒地说:“这事儿真他妈不是人干的!才半个月不到,2号墓出土的东西就让那些龟孙子弄到美国去卖了!一帮龟孙子,不得好死!”

  “老大,喝点水消消火,你肝脏不好,不能动怒……”几个考古队员上前安慰他们的队长。哥儿几个告诉记者,他们余队长原来身体很好的,这上十年一直面临这种状况,又累、又气,肝脏肿大了,来此之前医生还让住院治疗呢!

  这边话音未落,那边怒火中烧的余队长冲着周边两个村子叫骂起来:“没良心的东西,要钱就挖老祖宗卖给洋人,再往后就该卖儿卖女了吧?你们再来挖呀、挖呀!这里头埋的都是你们的祖宗八代!你们就不怕自己死了以后遭报应?走着瞧吧,到那时,你们也会叫你们的子女把骨头给挖出来……”

  村头,有一些仍在向这边打量动静的老乡,听到余队长的叫骂声,纷纷走进屋去。

  过了会儿,留下来协助武警战士维持秩序的村长见余队长骂累了,迟迟缓缓地解释道:“没办法,三日两头给群众讲道理,《文物法》人手一册,不管用啊!他们说,‘肥水不落外人田,咱自己不挖,不是叫外乡人盗挖去了就是叫考古队挖去了,撂着祖宗的财不发咱傻呀?’干这活儿的不止咱们村,其它地方也都一样!”

  回城后余队长就住进了医院。这是一位事业心极强的壮年汉子,毕业于北大考古系。他妻子告诉记者:丈夫过去是出了名的好脾气,这些年才变得暴躁,每挖到空墓就要喝醉一回酒,找到了有价值的文物,高兴了他也要喝一通酒,肝脏就是喝出来的毛病。

  “谁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干上这一行了,有什么办法?一醉解千愁哇!”在医院病房里,余队长推心置腹地向记者说出了多年来憋在心里的苦楚:“危机呀,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文物危机!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你别看那些研究员、鉴赏家,还有电视台,全国各地转悠,捣鼓什么‘寻国宝’,还给出天价,全都是蒙人、做秀!那些权威、那些专家真要有能耐,就别去潘家园买那么多的‘北魏陶俑’赝品呵!就他们找到的那些所谓‘国宝’,哪一家博物馆敢收?什么眼学、科学,管什么用?所谓眼学只能分辨一般低劣仿品,真正要面对高科技含量的高仿品,带上800度眼镜也不行!还有现在所说的科学检测,没有一种仪器是为专门针对某一类别的文物所研制的,只是借用。比方说碳14,它检测年代的准确性是建立在未进行外力干扰的真实、原始物质数据上。就拿陶器说事吧,用X光照射不就可以任意改变原始年代的数据吗?”

  “依您所说,现在文物鉴定不就陷入死胡同了吗?”记者问道。

  “我只是说出了现实情况,死胡同活胡同你自己判断。你注意到了没有,真正有道行、有责任心的专家,谁会成天去上电视、上拍卖公司、上鉴定公司?为什么?看不透哇!万一走眼了怎么办?害了别人,还毁了自己的名声!更可恶的是,他们忘记了文物记录历史的根本属性,片面强调文物的经济价值,眼下这一场文物大灾难,都是叫那帮人给闹腾的!”看得出,这位仁兄对文物的过度炒作深恶痛绝,他不容置疑地把盗墓现象的恶性蔓延归罪于一些活跃于文物市场里的专家与媒体。

  “如果真向您所说,文物认定有那么大的不确定因素,往后博物馆再怎么去收藏文物?”

  “所以只敢认坑,不敢认物呵!现在,有责任心的博物馆只能这样做!认坑也还得是正规国家考古队发掘的坑,别的人带你去挖坑,刨出东西来你敢认吗?人家提前把赝品放进墓里、窖里了,让你掏钱买!”

  余队长说着又长叹一口气:“唉……现在城市化步伐加快,大搞基本建设、修公路,推土机、大吊铲,加上盗墓专业户,你说还剩多少古墓可供考古发掘?总有山穷水尽的那一天!所以现在每一次有发掘的机会,我们都分外珍惜,小心翼翼,把它当作最后一次发掘,谁知道明天还能不能找到有考古价值的遗址?每找到一件有分量的文物,我们也同样会想,会不会是最后一件国宝呢?细心侍候,生怕国宝在我们手里有任何闪失……”

  在长达五年的专访过程中,记者还是第一次听到如此从内心为国家、为民族叹发出来的忧患与焦灼。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o王道)看着眼前这个透着古侠遗风的汉子,记者不免心生悲怆、肃然起敬:一个涉及民族文化沉沦的大忧患,一个拯救国家历史文化遗产的大课题,这些本应当由身居高位的决策者操心的大计,却于此时此刻,在一个连核磁共振都做不了的小医院里,生生地折磨着一个身患重病的普通考古工作者……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