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庙大殿壁画绘制于乾隆朝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2月19日 10:26 大众日报

  在泰山岱庙大殿(宋代名嘉宁,金元名仁安,明清名峻极,民国以来名天贶殿)之上,绘有一幅巨型壁画,这便是“在美术史、绘画史、壁画史上均有它的地位”(现代美术史家俞剑华语)的《泰山神启跸回銮图》。而这幅壁画的绘制时代,向来诸说不一,今笔者从古代文献中幸获确凿史据,初揭这一泰山文化之谜。

  清人日记证壁画绘于乾隆朝

  新近从清人顾廷纶所著《北征日记》中,发现了一条关于岱庙壁画绘制年代的重要记载:

  “(嘉庆八年九月)初二日由夏张启程,……至泰安南关行馆住宿。中丞(阮元)往拜泰安府沈公琨、署泰安令鲁公某(蔼吉)毕,先与余偕小桐(书法名家林报曾)约游岱庙。余与小桐先至,时则中丞亦至。观东西两廊画壁。入峻极殿,又进寝宫,殿上两旁画岳帝出巡像,寝宫两旁画姬女歌舞像。询之道纪司,则皆高宗乾隆三十六年东巡时所画。先将纸本呈御览,然后用纸画好,贴诸壁间,笔墨精工,罕有伦比!”“谒岱庙,……其中为峻极殿,因往谒焉。正殿后壁画岳帝出巡像,东西二庑壁画诸神像及地狱变相,种种形状,摹绘尽致,虽吴道子复生,无以过之。中丞前视学山东,时曾出岱庙画壁赋题,以‘冕旒秀发,旌旆飞扬’为韵,而未得一好赋。余意欲拟作一篇,未知能称题否也?”

  顾廷纶(1767~1834),字凤书,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嘉庆三年(1798)优贡,官武康训导。博通六籍,兼以诗名。廷纶受知于阮元,并入浙江巡抚署任其幕宾。嗣膺两江总督铁保之聘,馆于江宁。所著有《玉笥山房要集》。又《北征日记》一册,盖嘉庆八年(1803)随阮元以浙抚入觐热河沿途纪行之作。日记始七月廿五日起程,迄九月廿五日返浙。往返两月,行程七千里,中历江苏、安徽、山东、直隶等省,据其亲历,逐一笔录,足征当时学林掌故与社会风情。

  《北征日记》除评鉴壁画艺术成就外,还披露两则相关史实:

  其一,在岱庙两廊、大殿、寝宫之中,皆绘有大型壁画,而大殿所绘为“岳帝出巡像”。此壁画当即今传之《泰山神启跸回銮图》。

  其二,这些壁画均绘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其绘制过程,系将纸本先进呈清高宗(乾隆帝)“御览”,认可后方摹之壁间(壁画绘制先用纸制粉本覆壁,勾出轮廓,然后再填彩,《日记》所言“用纸画好,贴诸壁间”或系指此)。

  凡此两点,前者系得之顾廷纶亲眼所睹,后者则访自岱庙道纪司之道士,均为确凿无疑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称图绘制于乾隆三十六年间,乃清高宗东巡泰山的产物。这是今知历代文献中,惟一关于壁画时代及创作背景的记录,意义尤为重大。

  对于《北征日记》这一记载,尚可以在其他文献中寻得印证。在乾隆一朝,岱庙有一次大的整修,与此壁画创作颇有关联。乾隆三十五年(1770)十月,清高宗为贺其六十寿诞,遣内务府大臣刘浩重修岱庙。高宗在岱庙诗碑中记称:“岁庚寅(1770)、辛卯(1771),国家叠逢庆典,预期遣内务府大臣刘浩赴泰山缮葺,各工至是落成,神庙倍增轮奂。”此次重修工程工役浩大,历年始成。乾隆三十四年(1769)八月山东巡抚富明安等向高宗奏报称:“岱庙峻极殿及仁安门、配天门、后寝殿、碑亭、钟鼓楼等殿座房间大木墙垣亦俱拆卸。”其中大殿既已“拆倒重修”,原有壁画定然毁弃,重新绘制势在必行。《北行日记》记乾隆三十六年绘制,与此时间完全吻合。

  此时绘制壁画的最直接佐证,当推清高宗的《谒岱庙六韵》诗。此诗作于“丙申(乾隆四十一年,1776)暮春中澣”,勒于岱庙大殿之东御碑亭碑(南)侧,现保存完好。据“丹青尚著新”之语,是时岱庙之壁画尚灿然如新。这当是五年前新绘之图。如是历代所传之古图,则必是“金神绘画苍烟落”,而绝难“丹青尚著新”。

  另外清同治十三年(1874)金安清所撰《谒岱庙记》中,也写到岱庙壁画这一创作背景:“殿壁绘出巡、迴跸二图,万灵杂沓,云车风马之状,令人目骇神悸。吴道子不是过也。相传为南巡画苑名手,今人所不能矣。”是十分重要的旁证材料。

  那么,乾隆时岱庙壁画又是出于何人之手呢?1988年从泰安市大汶口镇发现民国抄本《承德堂刘氏族谱》,其中记载十三世刘志学“善丹青,泰邑峻极殿(当时岱庙大殿之名)壁画,即其所绘”。刘志学之生平时代,笔者过去从世系年代推断约在清初。但后来在刘氏后裔家中所藏《年节图》上,见有“绘事刘志学”及“乾隆九年(1744)甲子暮春吉日”题款,则志学生活时代可能下至乾隆年间。若是,则可据此进一步推考出,乾隆时所延请的壁画画工,就包括泰安民间画师刘志学。由于壁画篇幅巨大,其创作当如近代画家黄宾虹所论“必千百手合作始成也”,因此应由一个刘志学为首的画工班子集体完成。

  综上,根据新发现的《北征日记》记载及相关佐证,可确知今传岱庙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系绘制于乾隆三十六年。

  岱庙壁画绘制时代的各种旧说

  过去学术界关于岱庙大殿壁画的创作时代,主要有“唐画说”、“宋画说”、“明画说”、“清画说”等多种说法:

  “唐画说”首见于民国学者的论著,如蒋叔南《泰山游记》:“岱庙壁画,闻作于唐代,名著于世。然年久修饰,恐已失真。”汪孟舒《泰山游记》:“岱庙壁画,云唐人作,甚著名。”奇之《泰山游记》更记录了吴道子绘图的传闻:“四壁则画岱神出巡状,……相传为吴道子手笔,不知确否?”

  “宋画说”现为壁画时代的主流说法,其说最早见于俄国阿列克谢耶夫《1907年中国纪行》:“我们终于来到主殿,巨大而宽广的墙上保存完好的宋代壁画真迹。”民国赵新儒《泰山小史注》更力主此说:“大殿旧名天贶殿,与北京保和殿等。内东、西壁、北壁,共长一百五十余尺,画《启跸回銮图》,传为宋画。”此说后来得到现代美术史家俞剑华先生的认同,其《岱庙壁画的内容及他的价值》指出:“(壁画)虽非原物,但至少还保存了宋代壁画的原样,我们可以借以追想宋代壁画的面貌。”现在岱庙大殿所嵌文物保护标志,即将壁画时代定为宋代。

  “元画说”仅见民国时旭光《泰山与泰安》中论及:“正中峻极殿,……三面墙上都是着色的壁画。……据作风研究起来,至迟也不会晚于元代。”

  “明画说”来自近代名家傅增湘与柳诒徵的鉴定。清末傅增湘《登岱岳记》云:“殿壁绘岳帝巡游图,……似是明代名工之笔,世俗矜为宋人所作,则非也。”更有学者据道士口碑,指实其时代在万历一朝。现代建筑学家陈从周从画作名物进行考订,亦主“明画说”,其《书带集》称:“壁画巨幅,其绘制年代,诸说纷纭,以予所见当属明代,其人物衣冠仪仗等姑勿详考,即图中所示明代交椅一端,其上限决不能超此矣。”

  “清画说”见于清金安清《谒岱庙记》。现代美术史家潘絜兹鉴定壁画为清初作品:“关于岱庙天贶殿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制作年代问题,我认为并非宋代而是明清时期的作品(我倾向于清初),这主要是从壁画本身的艺术风格推断的。……作者并非高手,而是一般民间画工。”潘先生还特别指出壁画与清《南巡图》的关系:“此画采长卷形式,可能受当时‘南巡图’影响,从艺术风格看,也颇多相似处。”潘先生并未见到《北征日记》与《谒岱庙记》的相关记载,却能从绘画风格上推断出壁画与《南巡图》有某种联系,诚可谓目光如炬!

  岱庙壁画绘制的历史传承

  新发现的《北征日记》证实今传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系绘制于清乾隆时期,然前代学者的各种论说也自具合理成份,通过对其论据的比勘,可以进一步揭示岱庙壁画的历史传承。

  对于岱庙壁画绘制唐代说,虽然将现存壁画断为唐作不足置信,但若将其源头上溯至唐代却有案可稽。唐李隐《大唐奇事》记有泰山人廉广“于壁上画鬼兵百馀,状若赴敌”之神异故事,说明神鬼题材壁画在泰山地区多所出现,于岱庙大殿绘制壁画颇有可能。另外其他四岳庙中均能找到庙殿唐画的记载,如开元《大唐北岳府君之碑》中记北岳庙壁画,唐韩愈《谒衡岳遂宿岳寺题门楼》记南岳庙壁画,唐韦庄《秦妇吟》记西岳庙壁画。五岳神庙规制大致相同,东岳庙自不应例外。可见“唐画说”自有其合理之处。

  唐岱庙壁画题材已难稽考,而宋画内容则大致可知,北宋苏辙《游泰山四首·岳下》诗中云:“出门青山屯,绕廊遗迹昧。登封尚坛壝,古观写旗队。戈矛认毫末,舒卷分向背。”言泰山下神庙(古观)中有“旗队”、“戈矛”之壁画。考宋刘道醇《宋朝名画评》、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范成大《骖鸾录》及金元好问《岳祠斋宫夜宿》诗,分别记中岳、南岳、北岳皆有以巡行场景为题材的“出队入队图”,遂可推定庙中所绘应是一幅“东岳帝出队入队图”,亦即后世“启跸回銮图”的雏形。《启跸回銮图》之传为宋画,当是基于这一因素。

  “启跸回銮”题材虽在宋代壁画上出现,但现存《启跸回銮图》却非宋代原作。这是因为,岱庙大殿虽北宋已有,但宋后却屡毁屡建:金大定间,因遭火灾而“堂室荡然”,重建不久毁于贞祐之兵。元至元再建,至明宣德、嘉靖间两遭火灾,殿庑尽焚;清康熙初再逢特大地震,庙殿“墙根俱已碎塌”。即便原来存在宋代或元明壁画,也早在沧桑废兴中化为灰烬。

  清代壁画也曾多次绘制。康熙朝以后,壁画又有一次毁旧绘新,这便是顾廷纶《北征日记》中所记“高宗乾隆三十六年东巡时”御定图画一事。近代德国卫礼贤《中国心灵·圣山》中记称:“大殿神像后的墙上绘有壁画,每过一些年它们就被重新描绘一遍。”在泰山附近谱牒中,即记录有同治时吴开福与光绪时魏绪端修补壁画之事。故今见岱庙壁画面貌,虽以乾隆时所绘为主体,但已掺入后世的若干补笔。

  根据新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可知今存岱庙大殿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系绘制于乾隆一朝,同时其又是历经数代,传承多家,几经补绘、踵事增华的产物。(周郢)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