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玉笔筒陪伴三代人

2013年09月03日 14:52   北京晚报  

家传老玉给人熟旧感 一个玉笔筒 陪伴三代人 家传老玉给人熟旧感 一个玉笔筒 陪伴三代人 汪先生家传的   玉笔筒 汪先生家传的   玉笔筒

  53岁的汪沼先生,祖籍安徽,自幼在北京长大。他喜欢收藏玉器和印石。

  昨天下午,记者走进汪先生位于丰台成寿寺的家,一进屋就看到他收藏的各种“宝贝”,有明代的漆器,有清代的藤编银碗,有各种古典家具。不过最多的,还是玉器。

  除了这些年购买的玉器,汪沼家原本也有一些祖传的物件,但绝大部分因多种原因失去了。“只剩下这个,玉笔筒,新疆青玉材质的。”经汪沼提醒,记者这才注意到,他家书桌上放着一个插着几支笔的青玉笔筒,貌不惊人。“这是民国早期的东西,也是我喜欢上收藏的启蒙之物。”

  据汪沼介绍,这个玉笔筒是他父亲在解放前买的,当时花了一块大洋。一块大洋当时可值不少钱,所以笔筒价格不算便宜。“那时候,我父亲是一名年轻的中医,他买这笔筒是为了自己使用,并不为收藏。”

  解放以后,汪沼的父亲成了北京市卫生学校的一名领导,这个笔筒就一直在书桌上陪伴着他。1966年时,汪沼的父亲成了“走资派”,红卫兵抄了他位于平安里的家。汪沼记得,当时自己6岁,刚上小学。“那天中午放学回家,平房屋里乱糟糟的,许多东西被抄走了。不过玉笔筒太不起眼,被踢倒在地上,没人要。”汪沼家的老保姆将玉笔筒放在一个箱子里,东西得以保存下来。

  汪沼从小看着这个笔筒长大,慢慢地对老物件有了兴趣。1970年时,他随父母下放到新疆伊犁,那时候和田玉的价格不像现在这么疯狂。“当地居民都能接触到和田玉,很多人有玉挂件。”看着当地少数民族居民身上佩戴的玉器,汪沼觉得很漂亮,有一种岁月沧桑感。汪沼对玉也因此越来越感兴趣,喜欢它的内在美感。

  年轻时,汪沼为了收藏玉器吃过不少苦头。有一次家里钱全花光了,他和爱人曾连吃一个星期的面条,这顿吃炸酱面,下顿改吃汤面,再下顿又是拌面。父母对此事也不支持,骂他不务正业。“为了减轻他们的担心,我干过牙医的工作,业余时玩收藏。等到收藏做得不错时,我才辞去工作。”

  这些年,汪沼走南闯北,确实收藏到一些心仪的玉器。2003年春天,汪沼与爱人去山西太原旅游,顺便去逛了逛当地的古玩市场,在一家店内看到一件玉鹅觉得不错。店老板看他俩是识货之人,便道:“我这还有一块更好的玉,要不要看看?”随后,老板就从保险柜里拿出了一块玉牌,羊脂白玉的。汪沼一见就眼睛发亮,“真好,玉质好,做工好,还没有任何磕碰,看着像乾隆时期造办处出产的东西。”可老板一开口,就是10万,当时这价格在太原都能买一套两居室了。

  由于价高,汪沼没买,但他心里记住了这个东西。2009年,汪沼突然接到那位山西老板打来的电话,说儿子要买房结婚,玉牌想出手。汪沼立刻赶去太原,去时候还带了一些小物件给老板,到那儿又请对方吃饭,进行感情投资。聊来聊去,最终山西老板松口了,玉牌和玉鹅两件10万元,这次汪沼决定出手。

  在记者面前,汪沼把玩着玉牌,又指着玉笔筒说:“你看这两件东西,都有一种熟旧感,这就是老玉。”书桌上的玉笔筒里,插着汪沼和他儿子两个人的笔,父子俩同时在用。“圈内人说,这样一个玉笔筒现在也很有收藏价值,不过我没打算卖,想继续留着这件东西,传给我儿子。”汪沼带着笑意说着。本报记者 许前程  

  实习生 汪军 文并摄 J198   

  文物专家点评

  此件作品经北京市文物公司高级顾问、副研究员勾惠贤同志点评,为民国早期青玉笔筒,器形规正,是传世的一件民间制玉作品。从此笔筒上能看出清代碾玉工艺的制作风格。虽然不是清代制玉精品,但是从中也能看出中国古代文人对玉文化的推崇。笔筒为文案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用具,收藏爱好者对笔筒都比较喜爱,在近些年的文物拍卖中,其价格也在不断上升。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