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敍鍕殰闁圭儤鍤﹀☉銏犵睄闁割偆鍣ュΛ鍛存⒑閸愬弶鎯堥柟鍐叉捣缁牓宕卞☉娆戝幐婵犮垼娉涙灙濞寸姵甯炵槐鎺楀Ω閿曗偓閳绘洟鏌$仦鍓р槈閾绘牠鎮楅敐搴′簻妞ゅ骏鎷�

祖孙三代守护五龙壁近百年

2013年09月16日 10:02   山西晚报   

索西龙介绍五龙壁情况 索西龙介绍五龙壁情况

  代县上馆镇北关村南阁街上,有一处遗存的古建文物琉璃浮雕五龙壁,相传已有数百年历史。其历经水毁火烧的劫难,又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至今幸存的三龙壁依旧色彩熠熠。当地老百姓说,这个宝贝能留存到现在,并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益于农民索西龙一家祖孙三代历经近百年的风雨守护。

  9月13日,记者走进了这个特殊的家庭,走近他们执着守护的五龙壁。

  只有“三龙”的五龙壁

  北关村是一个城中村,索西龙家在南阁街的最东边,大门正对面就是五龙壁。巷口,一道大铁门紧闭,将索家和五龙壁“锁”在里面。通过护栏望去,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彩琉璃五龙壁散发着光芒。对于记者的来访,索西龙很“警觉”,经过一番仔细询问,弄清来意后才热情地打开铁门。

  琉璃五龙壁坐南朝北,长5.26米,高3.13米,厚1.11米,为砖石琉璃结构,砖雕仿木结构悬山顶。瓦当顶下,饰有龙马狮麒麟等跑兽,檐下施有三踩斗拱,拱眼壁中间图案全部为龙。壁身紧紧与一段厚重的土砖墙相连,整个壁面上,盘着三条气势磅礴的龙,中间的龙为团龙,主色为黄色琉璃,左边为升龙,为绿黄色琉璃,右边为降龙,为紫色琉璃。三龙均为四爪龙,上下彩云缭绕。

  索西龙比划着说:“地下面还埋着一截莲花瓣状石底座,按过去老人们的记忆,这个龙壁原来至少长8米、高4米,全部是五彩琉璃所制。”

  随后,记者走访了年近八旬的老文物专家王森,他曾任代县文化局副局长、博物馆馆长,与索西龙的父亲索知事交情很深。

  据王森介绍,北关村在北宋初年曾建有一座宏伟建筑,初名为寿宁宫,后改名太宁宫,老百姓也称“后土奶奶庙”,香火很旺,五龙壁就建在太宁宫山门外过街的南端,为其附属照壁。相传,五龙壁与国保文物代县边靖楼一样,均建于明洪武年间,当地还流传着一句俗语:“先有后土,后有代州。”也有资料记载,五龙壁立于崇祯七年。

  “五龙壁”缘何现在仅有“三龙”?王森讲了一段“大水冲了龙王壁”的故事。据传,有一年雁门关山上下暴雨发洪水,关沟河洪水猛涨,洪波巨浪顺着街道闯进北关村,五龙壁被冲得墙倒壁塌。洪水退去,当地老百姓才将被冲到四面八方的五龙壁构件寻找回来交还给太宁宫。代州乡绅商贾又集资根据仅存的材料,在原址上恢复重建五龙壁,结果一番努力也仅建成“三龙壁”。北关村人口口相传,加之怀念当年“五龙壁”的辉煌历史,因此虽有“三龙”,却被称为“五龙壁”。

  代代相传竭力守护

  据王森和索西龙回忆,五龙壁周围曾建有太宁宫、东岳庙、关帝庙、玉皇庙、七佛菴、施家菴等,是一个文物古迹建筑组群,相当气派。老早前,北关村里就成立过一个民间组织,叫庙宇佛殿保护社,索西龙的爷爷索有德年轻时就是保护社的成员之一,负责看管太宁宫和五龙壁。1935年北关村庆丰收,在太宁宫戏楼唱戏,戏名叫《搜碑》,“戏中有耍火一场戏,结果火星燃着了幕布,幕布烧着楼顶,火借风势,将太宁宫烧得只剩一个西禅房,五龙壁幸运地未受波及。”

  尽管这场火与索有德没多大关系,但索有德总感到没尽到看管责任而痛心疾首。从此,索有德有家不回,只身一人住在西禅房,一心看护着太宁宫山门外的五龙壁。王森回忆说,“文革”期间的一天,一伙红卫兵舞棍弄棒砸五龙壁“破四旧”,索有德拼着老命才逼退红卫兵。上世纪70年代,82岁的索有德去世,临终前叮嘱儿子索知事照顾好宝贝。

  索知事牢记父亲的临终嘱咐,在父亲去世后搬上铺盖卷,住进了东倒西歪的西禅房。其间,他还不断对被风吹日晒、雨淋雪盖的五龙壁进行加固。因索知事保护文物有功,1987年县政府为他颁发了“文物保护员证”,让他正式担当起了保护五龙壁的重任。1998年索知事去世,临终前叮嘱儿子索西龙一定要保护好五龙壁。

  据索西龙讲,他是父亲抱养的,昔年爷爷给他起名“西龙”,就是希望他以后“接班”,也保护五龙壁。父亲索知事去世时,昔日的西禅房也倒塌了,这里一度变得杂草丛生。为了接力祖辈遗愿,并不富裕的索西龙征得村干部许可,在西禅房遗址上筹资建房,于2003年举家入住,全家人合力守护在五龙壁前,严防有人前来偷盗、破坏。2005年,他们又在巷道内修建了一个铁门,加强看护。

  义务守护还将继续

  索西龙今年50岁,妻子张月珍今年42岁,他们有一儿一女,全家人靠种地打零工过活。

  守着宝贝,日子却过得很紧张,索西龙也面临诱惑。他回忆:“有一年,来了几个外地人,看了五龙壁后张口就说要给20万买走,我不答应,他们就一直加码,最后加到了30万。要知道那些年的30万,对于我们来说了不得啊。但我坚持父亲的遗愿,绝对不答应。”索西龙严词拒绝,但对方一直死缠烂打,甚至一面叫人和他在家里周旋,一面悄悄在外面动手拆壁上的构件,亏着索西龙很警觉,及时发现予以制止。

  索西龙说:“我永远也忘记不了父亲临终前对我的嘱托。从小他就告诉我,五龙壁是国家的文物,也是咱北关村的宝贝,卖了不仅犯法,也丢祖辈人的脸,因此要保护好国家文物。”

  王森告诉记者:“这种五龙壁在国内比较少见,价值无法用钱衡量。它年代久远,等级较高,体现了古人高超的建筑手法和杰出手艺,对研究代州当地的历史和文化极具价值。”

  在最近代县组织召开的宣传文化系统老干部座谈会上,王森还特意提起了索西龙祖孙三代保护五龙壁的事,建议县里加强对这一文物古迹的维修和保护。

  采访中索西龙诚恳地说:“不管五龙壁的未来有啥变化,我会继承爷爷和父亲的遗愿,我老了还有我儿子,我会让儿子继续义务保护下去……”

  本报记者 郭小强 通讯员 石俊文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