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龄宫人去楼空传奇依旧

2013年09月30日 09:00   新华日报  

美龄宫 美龄宫

  关门谢客10个月后,有“远东第一别墅”美誉的美龄宫,终于完成了80年来的首次系统修缮,10月1日起重新开放。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这样评价宋美龄:“一位乱世美人,以女性的非凡情感,影响了大千世界,值得我们永远品味和思考。”而承载这位美人传奇的美龄宫,又何尝不是一位经历过乱世沧桑的“美人”。

  美龄宫里寻传奇主人

  美龄宫是蒋氏夫妇最喜爱的别墅,虽然只住了4年。有趣的是,“美龄宫”其实是老南京人的俗称,正式的名字是“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据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处长刘东华介绍,1934年别墅建成时,蒋介石已经不是主席了,改称“小红山官邸”,供国民政府高级官员谒陵时休息用。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氏夫妇才搬入。

  宋美龄住过的地方那么多,为何独独这里会被称作“美龄宫”?“只因这座建筑处处体现出女性特征。”民国建筑研究专家卢海鸣认为,这都是蒋介石的一番用心美意。美龄宫是一座“凤宫”——所有环绕琉璃瓦屋顶的1000多个勾头滴水上,都雕有一只展翅的凤凰。“这在国内是首次发现。所以,修缮中损坏的滴水都是在宜兴专门定制后更换的。”刘东华告诉记者。屋檐下柱头上一排凤翎图案,经过重绘,鲜艳夺目;二层南阳台“观凤台”周围,34根汉白玉栏杆经过了仔细擦洗,每一根上的凤凰形态生动。环着小楼的灯柱也是34根,不知是有意还是巧合。据卢海鸣考证,“34”与宋美龄的生日3月4日暗合。“美龄宫可能是蒋介石送给宋美龄的生日礼物。”

  据说从空中俯瞰,美龄宫形如一串绿宝项链。楼内的功能分布,似乎也以女主人为尊。比如主卧室按照宋美龄的风格布置,而次卧室是蒋介石的;再比如,女主人贴身女秘书在二楼有带独立卫生间的专属秘书室,待遇有别于与住地下室秘书间的秘书。

  迈出小楼,门前草地上竖着一块遗族学校界石,不留神也许就错过了。记得有报道称,宋美龄百年华诞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表示,成功创办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是她一生中最满意的事情。

  楼上楼下听历史故事

  卢海鸣告诉记者,在南京,蒋氏夫妇共有三处别墅,功能各有偏重。黄埔路上的“憩庐”抗战前日常住宿开会用,汤山温泉别墅休闲度假用,美龄宫则是做礼拜用。作为南京最具影响力的民国建筑之一,美龄宫不仅是宋美龄的,更是民国政府的。蒋介石1947年11月亲题的“基督凯歌堂”楣额,还挂在3楼原来的地方。所谓“凯歌”,一是指读《圣经》的声音悦耳动听,二是贺抗战胜利,还都南京。

  凯歌堂曾出现在很多名人的回忆中,因为每逢礼拜日上午,蒋氏夫妇和政府高级官员中的基督徒们会一起做礼拜。白先勇就清晰地记得,幼时曾随母亲来参加过礼拜。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马歇尔夫妇也曾到凯歌堂做礼拜,有关经济援助、协议及与共产党谈判的对策等军国大事,就在礼拜前后商定。为表达亲近之意,蒋介石还喜欢在3楼的私人用餐室宴请高级军政要员,比如傅作义。

  “美龄宫里最不能错过的是地下室,如此完整呈现的生活空间独此一家。”负责美龄宫内部展陈的中山陵园管理局副局长廖锦汉推荐道。去年年底美龄宫修缮前进行大整理,工作人员在成堆的文件里意外发现了一份1931年的设计平面图,第一次展示了美龄宫80年前的原始布局。“我们接手时地下室已经变成厨房及后场,修复正不知从何入手。”有了这份设计图,“伟人身边小人物们的世界”——地下室,被还原出盥洗间、警卫室、秘书卧室、秘书办公室、仆役卧室、洗衣晒衣间、气炉间、煤间、厨房和配膳间。

  “第一别墅”说民国建筑

  “远东第一别墅 ”的美誉出自司徒雷登。美龄宫的设计师赵志游是蒋介石的远亲,也是一位著名建筑师,当时任南京工务局局长。“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从欧美留学归国的建筑师,将传统建筑形式和新兴建筑材料结合,开创了民国建筑一派,即所谓‘穿西装戴瓜帽’,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作为中西合璧的典范,民国建筑在上海、武汉、广州等地都有,而南京得益于“首都计划”,代表了民国建筑的最高成就,卢海鸣和刘东华都视美龄宫为“完美作品”。

  美龄宫采用传统大屋顶,气势巍峨,装饰以旋子彩绘,富丽堂皇,特别是蓝底云雀琼花图案出自工笔画家陈之佛之手,独一无二。除却“帽子”的传统元素,美龄宫的主体很是西洋化——钢筋混凝土结构,耐火砖外墙,大面积落地钢窗,采光充足,低调奢华。二层西侧有一个雕花月亮门,却配上了移门做隔断,细节处无不体现中西合璧的设计理念。

  作为主席官邸,说它“第一”真不为过。刘东华告诉记者,美龄宫是南京地区单体规模最大的别墅,占地面积百余亩,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蒋宋夫妇不是唯一要求在中山陵里建别墅的人。与他们同一时期,不远处还建有一个达官贵人的别墅区,叫陵园新村,汪精卫、张学良、何应钦、张治中、陈果夫等都在其中有别墅,从门牌看有200多户。可惜,后来全部被日军炸毁,只有美龄宫得以幸存,成为现存至今最完整的民国别墅。

  本报记者廖 卉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