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元素直接融入欧洲瓷器创作

2013年12月08日 09:19   金羊网-新快报  

19世纪法国塞夫勒水罐 19世纪法国塞夫勒水罐

  百余年前,国门初开,西方文化东入中土,世人惊呼“西风东渐”。而其实早在300年前,以瓷为媒,“东风西渐”,欧洲瓷器从引进中国瓷器,到复制、仿制、借鉴中国瓷器风格,最终形成欧洲瓷器颇具特色的的艺术风格,中国元素直接渗入了欧洲瓷器的创作,让欧洲瓷器之花绚丽开放。

  最早的仿制品不是瓷器是“代尔夫特”锡釉陶器

  欧洲在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至17世纪),日用器还是以铁器和陶器为主,陶器也只是低温的锡釉陶。直到16世纪末期至17世纪初期,欧洲开辟了新贸易航线,中国瓷器才开始行销到欧洲。17世纪时,随着大量的中国瓷器被运往欧洲,进口商聚敛了大量财富,整个欧洲纷纷开始尝试仿制中国瓷器。

  18世纪,欧洲人仍然在苦苦探索着瓷器制造的秘密,诚如英国人简·迪维斯在其所著《欧洲瓷器史》一书中所言:“几乎整个十八世纪,真正的瓷器制作工序仍然是一个严守着的秘密。”1298年马可·波罗首次向欧洲介绍了中国瓷器及制作技艺。1712年在景德镇生活了7年之久的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莱将景德镇制胎、施釉、烧成的技艺传递给欧洲之后,启迪了那时正在茫然中探索着的欧洲人。17~18世纪,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都运用不同配方,制造出了各具特色的瓷器品种。

  欧洲各具特色的精品瓷器最早都是从仿制中国瓷器开端。中国陶瓷最早的仿制品不是瓷器,而是一种名为“代尔夫特”的锡釉陶器。荷兰闻名世界的瓷器小镇代尔夫特,欧洲称其为“蓝陶之都”,其精制的青花陶瓷被称为“代尔夫特蓝”(delft blue)。

  青花蓝白风格最受欢迎蓝色洋葱和青花柳树成代表

  从18世纪至今,欧洲最受欢迎的瓷器格调就是中国的青花蓝白风格。这种风格被所有的西方陶艺制作商模仿。最著名的是“蓝色洋葱”图案和“青花柳树纹饰”图案。

  “蓝色洋葱”纹样于1739年由瓷器画家贺罗特根据中国青花瓷器的纹饰创作而成,也称为“球体”纹样。由于画家对中国瓷器上描绘的花卉和水果一无所知,因此他们绘成了欧洲人较为熟悉的图案。“洋葱”并不是指真正的洋葱,它极有可能是中国瓷器上装饰的桃子和石榴图案的变体。

  “青花柳树纹饰”是基于亭台楼阁、柳树篱笆等元素的图案,据说这种风格最早是于1790年前后由乔夏·斯波德(Josiah Spode)从一种被称为“满大人”(Mandarin)的中国原始风格沿袭而来。在西方,由于一些诗歌和传说的传颂,使得这种著名的瓷器风格大为流行。200多年来,蓝白青花式样的设计一直深受欧洲陶瓷制造业的青睐。

  18世纪初,各欧洲大国用各种方式成功仿制了中国瓷器,各地的瓷器产品都以不同的风格及表现出色的制造商而闻名,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德国迈森、法国塞夫勒、奥地利皇家维也纳、意大利卡波迪蒙蒂,以及英国韦奇伍德、德比、伍斯特、切尔西、科尔波特、波尔等。

  各国瓷器

  1  迈森瓷器  交叉双剑商标驰名世界

  真正意义上的欧洲瓷器最早是在现今德国境内的迈森制造的。1710年德国迈森国立瓷器制造厂(Meissen)成立,成为全欧洲最早成立的陶瓷厂。

  迈森瓷器的诞生很有戏剧性。1700年,18岁伯特格尔据说掌握炼金术的秘密,奥古斯都大力王(即萨克森选帝侯,波兰国王)下令逮捕他,命令他进行毫无结果的炼金实验。科学家契恩豪斯曾花了20年探索制造纯正瓷器的秘诀,他发现了伯特格尔的才能,建议他与自己合作。受到监视的伯特格尔于1705年来到迈森。1708年1月,他研究成功了瓷器的实用配方。1710年在迈森正式生产出第一批瓷器。同年,奥古斯都在迈森成立了皇家瓷器厂。

  迈森瓷器的交叉双剑是全球最悠久的商标,自发明以来从未停止使用。

  2  白色瓷器  能以液体形式铸模成型

  白色瓷器的发明是19世纪欧洲瓷器的创新之一。19世纪之后,英国兴起“大旅游”现象,由于意大利和希腊的大理石雕像价格过高,托马斯·巴特姆发明了大理石的替代品——白瓷。其显著优点在于它能以液体形式铸模成型,这一特性使白瓷得以大规模生产,因而价格较便宜。

  3  韦奇伍德与碧玉细炻器  达尔文《进化论》受益于此

  碧玉细炻器是18世纪中叶由英国人乔夏·韦奇伍德发明的。这是一种介于陶器与瓷器间的制品。炻器与陶器的区别在于陶器坯体是多孔的,而炻器坯体气孔率较低,是致密烧结的;炻器与瓷器的区别在于瓷器有一定的半透明性,通常都施有釉层,炻器缺乏半透明性,常用来模仿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样式。

  有意思的是,韦奇伍德是发表了《进化论》的科学家达尔文的外公,达尔文后来的发现得益于他母亲韦奇伍德家族由陶瓷产业所获得的大笔财产。

  4  法国塞夫勒陶瓷  情妇蓬巴杜的影响力

  法国塞夫勒陶瓷厂于1738年在文生皇家城堡建立,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受其情妇蓬巴杜夫人的影响,对瓷器深感兴趣,于1756年将工厂移至塞夫勒地区。虽然法国缺少高岭土,但是他们的软质瓷(低温瓷)可以在较低温度下烧制,因此也可以涂上各种颜色和釉料。塞夫勒瓷器通常都添加了镀金或铜以制造出精美绝伦的产品。

  软质塞夫勒瓷器比较易碎,因此完整的早期塞夫勒瓷器已相当珍贵。

  5  德力斯顿瓷器  真蕾丝手工贴成的花边

  德力斯顿瓷器指的是德国德力斯顿公司(萨克森德力斯顿瓷器公司)生产的瓷器样式,经常被形容为“洛可可复兴”风格,多采用C形、S形和涡卷形的曲线和轻淡柔和的色彩。

  德力斯顿的装饰家们最先成功地将这一风格应用到了餐具中。比餐具更流行的要数同一时期德力斯顿生产的花边瓷俑。精致的人物与人物组合小雕像至今仍在生产。著名的“德力斯顿花边”由德力斯顿装饰家们发明,方法是将真蕾丝浸入液体中再手工贴于人物雕像上。这样制出的瓷器相当精美,外观与软织物几乎没有区别。但是德力斯顿花边非常脆弱,轻轻一触都可能碰碎。最著名的德力斯顿小雕像是“裙衬组合”,描述了各种宫廷生活的景象。

  马未都说

  带缺口的盘子

  早年我去荷兰阿姆斯特丹,逛了所有的古玩店,有大量我没见过的瓷器。一开始我真的是不知道很多东西是我们祖先烧造的。

  有块盘子,形状非常怪,边上缺了一个月牙形的口子,不是破损,就是一个标准造型。我问了一个人,那人说,外国人喝汤的。我觉得这盘子特别浅,外国人就是再爱喝汤,也不能把它卡在脖子底下喝呀。后来我才知道,这个盘子是过去男人剃须用的,搁在脖子下。这么讲究的盘子,就是为了刮脸。欧洲人的胡子,一般来说都比亚洲人重,所以他就在胡子上下功夫。刮胡子是一个乐趣,尤其把这么漂亮的盘子搁在脖子底下,那就更是一个乐趣。当时欧洲的贵族把这种乐趣做得如此精致。你知道,这样一块盘子在当时的价格不是今天能想像的。搁在脖子底下是很危险的,稍微一动就可能打碎。

  带把的马克杯

  马克杯是从英文mug而来,意为“有柄的杯子”。17世纪以前,欧洲人只能生产釉陶,强度非常低。一旦安上这个柄,很容易端着端着杯子就掉下来了。于是,欧洲人发明了另外一个办法,做金属套。这个金属套不是他早期的奢华,是他的一种无奈,他那杯子端不起来。后来欧洲人发现中国优良的高岭土强度非常高,不要说端着端着掉下来,掰都掰不下来,所以欧洲在中国大量地定制这种马克杯。

  (图文摘自《马未都说收藏》)

  (本版图文摘自《收藏》杂志,作者为李喜萍,署名除外)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