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1800年图集:逼真呈现清朝中国市井百态

2014年01月09日 14:35   新浪收藏  微博

  1800年,由乔治•梅森(George HenryMason)编著的《The costume of China / 中国服饰》在伦敦出版,全书共呈现了60幅精美的彩色插图,并配以英文和法文两种文字,虽然以服饰作为主题,但这些画作实际是描绘清朝时各色人等的一幅社会风情画。插图内容从官员贵妇,到贩夫走卒,无所不包。绘画风格采用了西方绘画的透视、明暗、投影等技法,又融入中国的白描手法,别有一种独特的东方韵味。

  乔治·梅森是英军第102团上校,他所在的102团在1790年被送往中国,在中国期间,他委托当时中国广东当地画家蒲呱画了一系列中国风俗人物水彩画,描绘各行各业不同的着装和人物形态等,蒲呱画出来之后,梅森再给每幅画面写一个简短的描述,这样就可以把这些画更好的介绍给他的欧洲朋友,这些作品后来被他带回了英国,并在1800年出版,梅森在序言中称,他收藏的这些画作原本只是私人的喜好,并没有打算公之于众,但经不住一帮朋友的怂恿,终于还是将其刊印出版了。在成书上,每幅插图都标有“Pu Qua, Canton”的字样。“Pu Qua”即为“蒲呱”,意即来自广东的“蒲呱”所绘制。

  呱(Qua)是18—19世纪广州画家的名号,来自葡萄牙语词Quadro,用于当时画店的通谓,林呱、福呱、庭呱、浩呱、新呱、周呱、通呱等等,蒲呱应是其中之一,这些呱字辈都是历史中留名的洋画高手,当时的欧洲人如果看到商铺门前的呱(Qua)字招牌,就知道此店里是做洋画生意。西方写实绘画当时就是经由这批画师之手传入中国民间。他们又通过西方绘画的技艺画中国市井百态,风物人情,并且把这些作品销往欧洲。

  据艺术史学者吕澎介绍:“过去一谈到‘西画东渐’就提郎世宁,而外销画才是中国民间最早接受西方写实绘画的途径。”“宫廷的画师有文艺复兴以来的技术,但是问题在于他们更多地受皇帝的要求而改动风格和技法,以至于比较倾向于平面化的中国绘画。而广东沿海地区自发的绘画形式总的说来是向欧洲学习的,因为主动性全在买主手上。它更加是随着欧洲的趣味去的,同时中国人的眼光、手艺又导致画面呈现出很多中国风格。”

  这些画得以在欧洲流行,是因为当时的欧洲流行“中国风”,东方风情画是当时的抢手货,现在在欧洲的很多博物馆中,还藏有这些当年来自中国的外销画。

  在欧洲市面上,该书的首版本已寥若晨星,这部珍贵的图书目前在国图藏有2部;上图藏的是1806年版;在美国的纽约公共图书馆、耶鲁和牛津大学图书馆也都有收藏。

分享到: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