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县衙对联启迪执政理念

2014年02月11日 09:27   北京青年报  

  ◎杨宝章 河南省档案局法规处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这是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在山东菏泽召开座谈会时给当地的市县级领导念的一副对联,他强调,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于是,这副对联很快不胫而走,广为传颂,成为处理官民关系的“座右铭”。

  对联位于哪里

  习近平提到的这副对联出自哪里?对联出自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的内乡县衙,挂在县衙的三省堂。

  内乡县衙是迄今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县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衙坐北面南,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中轴线上排列着主体建筑大门、大堂、二堂、迎宾厅、三省堂,两侧建有庭院和东西账房等,共6组四合院,85间房屋,均为清代建筑。

  据内乡县档案馆馆藏的民国《内乡县志》《公署》篇记载,“县治居城之中,元至德(应为大德)八年(1304年)县尹潘逵始建厅堂廨舍”,明确指出了县衙初建的具体时间。同时,还详细叙述了县衙历经明、清被毁、维修和扩建,以及县衙内建筑分布情况,逐渐形成一组规模宏大的官衙式建筑群的大致经过。如今的县衙,是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钦加同知衔正五品官章炳焘知内乡县事时修建,“炳焘历任九年,得以专心土木工程”,庞大的内乡县衙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动工,历时三年得以恢复重建,并保存至今。

  对联何人所写

  这副对联是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时的知县高以永所写。

  在内乡县档案馆馆藏的民国《内乡县志》《人物》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高以永,字子修,嘉兴人,康熙癸丑会魁,庚申知内乡县。温厚和平,为政务崇德化,慈祥恺悌之声,传闻遐迩。迁直隶安州知州,士民立德政、去思二碑于县义门前。历任户部江西司员外郎各职。”这是高以永的简历小传,能够在离任时士民自发为之立碑,可见高以永的人品官德。内乡县衙里保存至今的“去思”碑碑文有700多字,其中有这样几句:“为治以和为本……深仁厚泽,入人于骨髓。”可见高以永口碑之好。

  为何写此对联

  高以永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那副对联呢?

  据《内乡县志》记载:康熙十八年(1679年)以永以会魁知任内乡时,内乡自明末大乱,流寇骚扰其地十余年,百姓死的死,逃荒的逃荒,所剩无多。内乡与襄阳接壤,地处鄂、豫、陕三省交界,军需供应负担沉重,百姓苦不堪言。襄阳杨来嘉部常借农时越境骚扰,且诱贫民子女离家为其奴仆,如有逃脱,则捕系亲属邻人。以永莅政三日,有二悍卒公然称将军令缚人于市。以永闻之大怒,遂命将其执而械之。此事报于南阳府,知府畏将军之威欲释,以永坚持请知府申呈臬司,二悍卒最终受到制裁。自此县南平静,民获安堵,以永也以诛暴立威。由于长年的社会不安,民生凋敝,土地荒芜,国家的赋税,十不能完成一二。以永下车即问民疾苦,深感责任重大,夜不能寐,秉烛研墨,于是,写下了三省堂那副对联。以赈济灾民为急务,广招来贷贫民,流民四处返回,给发种子,调剂耕牛,令其广开垦,种植桑、麻、枣、栗等经济作物,并将新垦土地划分五等,(赋税)就低划分,申请上宪六年内不收赋税。于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们的开荒积极性,累年开荒达四千余顷(40万亩)。民获其利,蓄积有余,社会安定,民风淳厚。

  这就是高以永撰写那副对联的前因后果。

  高以永在内乡任职九年后,政绩卓著,擢升直隶省安州知州,后又升任户部江西司员外郎。在户部江西司员外郎任上,积劳成疾,病逝于任所。死后没有留下任何属于他自己的财产,连灵柩也不能运回,靠亲故资助,得以归葬。

  县衙为何保存完好

  内乡县衙历经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乃至“十年动乱”破“四旧”,为什么仍然保存完好呢?

  专门从事县衙与衙门文化研究30年之久、发表出版过多篇论文专著的内乡县衙博物馆的刘鹏九介绍,保护完好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目前的县衙建筑大多是清光绪年间章炳焘任知县时期修建,时间相对较晚;其次,县衙从清朝起一直是当地政府机关所在地,直到“十年动乱”时期县武装部和县政府的部分职能机构仍在此办公,也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另外,民国时期的别廷芳在当地倡导“宛西自治”,使战乱时期的内乡相对安稳,当时包括河南大学等不少机构都迁移至此,足以说明当时的内乡受战乱影响很小。这也是县衙得以保全的另一个原因。

分享到: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