閸掑棔闊╅崚鏉夸簳閸楋拷
关闭

沉睡千年的远古羌人:探秘死亡之海昆岗古墓

2014年07月15日 10:05   国际在线  收藏本文     

风吹使棺木裸露在外 靳松 摄 风吹使棺木裸露在外 靳松 摄 婴儿棺 靳松 摄 婴儿棺 靳松 摄 出土的“巨人”尸首身长两米有余 靳松 摄 出土的“巨人”尸首身长两米有余 靳松 摄
出土的裹尸布 靳松 摄出土的裹尸布 靳松 摄
出土的头盖骨和头发 靳松 摄出土的头盖骨和头发 靳松 摄
二次葬——男女合葬,女性依偎男性身旁,采用屈肢葬仪 靳松 摄二次葬——男女合葬,女性依偎男性身旁,采用屈肢葬仪 靳松 摄
古墓群旁的小湖泊,经认定为塔里木河古道和和田河古道所在 靳松 摄古墓群旁的小湖泊,经认定为塔里木河古道和和田河古道所在 靳松 摄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靳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十一团位于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地带,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宜居、宜游、宜商的重镇。在该团十三连一片被农田包围的荒漠里坐落着昆岗古墓群,当地人称此地为“巨人村”、“羌人谷”。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地人在此地打柴发现了古墓群,方圆数里。古墓多数在沙丘顶部或者半坡上,有的被风吹得露出了一组甚至几组棺木。棺木由四块直径20——30厘米一劈为二的胡杨原木拼成。出土的所有棺木皆无底座;尸骸头发全为金黄,颧骨高耸、脸庞狭长,腿骨粗壮、身形高大,整体呈现欧罗巴人种特征。男女双人葬多为上下合葬;屈肢葬成为主要类型。

  根据英国贝尔法斯特皇后大学C14世界测年中心的检验结果,古墓分别为4600年、4300年、3800年、2600年、1200年和900余年前的6个序列,为远古羌人文化遗址,是名符其实的“大河文明”佐证。此外,根据相关研究人员初步判断,位于昆岗古墓旁的小湖泊为塔里木河古道和和田河古道所在地。

  12日,CRI兵团行记者团,走入“死亡之海”,探访了这片充满神秘、沉睡千年的远古羌人部落。

文章关键词: 古墓羌人棺木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