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揭示古代成都人咋讲卫生

2014年10月18日 09:27   和讯网  收藏本文     

文物揭示古代成都人咋讲卫生 文物揭示古代成都人咋讲卫生 文物揭示古代成都人咋讲卫生 文物揭示古代成都人咋讲卫生 文物揭示古代成都人咋讲卫生 文物揭示古代成都人咋讲卫生

  讲究卫生,是人类的生活本能,这一本能从古时就已形成,并历经岁月变迁,保留在如今每一个人身上。古代中国曾是世界上最讲究卫生的国度,马可·波罗曾惊呼“中国人每天都沐浴洗澡”。而生活在天府之国的成都人也不例外,自古以来他们对个人卫生的清洁和环境卫生的保护都十分重视。走进成都中医药大学传统文化博物馆,一件件诸如脸盆、牙刷、痰盂和夜壶等卫生类文物,充分体现了古代成都人的“讲卫生”。成都指挥街出土的一把唐代植毛牙刷表明古代成都人对于口腔卫生的重视;汉代冥器厕圈表明了古代成都人对于环境卫生的保护;而一套完整的清代药柜则展现出古时成都地区医疗水平的发达;甚至从一幅眼药广告也能看出古代成都中药行业的兴旺程度……文物展现历史,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古代的成都人是如何“讲卫生”的。

  汉代冥器 展示古代家庭卫生系统

  清洁身体、排除废物是人类的生活本能,古代成都人就十分注重环境卫生。这从汉代厕所冥器可见一斑。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对居住环境的卫生情况有了更高的要求。展室内陈列的一件汉代冥器便展现了当时人们对于环境卫生的重视和保护。这件冥器是缩小了的汉代厕所,厕所为蹲式,旁边就是猪圈,圈内还有一只陶猪。据史料记载,厕所古称“圂”,而“圂”在古代原指的就是“猪圈”,后来才衍生出厕所的意思,因为古人的厕所通常筑在猪圈上面,人猪粪同供肥料。博物馆工作人员谭红兵说:“冥器,是指人死了之后,按照当时的生活场景,用陶烧制出来,殉葬到墓里面去,反映出来当时的整个环境基本就是这样。厕所与猪圈连在一起,在现在的农村也基本是这个样子,这表示古人对粪便的管理,不是随便抛洒,这样粪便既可以拿来肥田,同时又避免污染河水,污染土壤。”这也恰恰是古人生活场景最直接的表现,谭红兵说:“这表明2000多年前的汉代生活就是这个样子,为什么汉代的冥器历史价值高,就是因为它通过很形象的实物,把当时的生活环境真实再现,因为只有生活中有这个东西,才做得出来这样的冥器,所以这就是当时人们注重环境卫生的表现。”

  骨制牙刷 说明唐代成都人就用牙刷了

  病从口入,牙好胃口就好!中国人在2000多年前就懂得保护牙齿的重要。《史记·仓公传》中就批出引起龋齿的原因是 “食而不漱”。

  《礼记》云:“鸡初鸣,咸盥嗽。”就说明人们已有了漱口的习惯。在博物馆内的一个角落,成都出土的一把骨制牙刷震惊世界。据谭红兵介绍,这把骨质牙刷柄长17.8厘米,头部略宽,最宽处1.1厘米,但较薄,厚仅0.2厘米,中后部逐渐缩窄,同时增厚,约0.5×0.4厘米。其前端植毛部共有12个植毛孔,纵行两排,每排六孔,孔径0.3厘米,孔与孔之间距离相等,其植毛孔上下相通,与现代略异。该把牙刷于1985年在成都市指挥街一唐代灰坑出土。这一发现,反映了古时成都人在卫生习俗方面的追求。

  最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出土的这把唐代骨制牙刷把我国植毛牙刷的发展史向前推进了200多年,表明我国唐代就已经有植毛牙刷了。谭红兵告诉记者,中国最早的牙齿洁具是杨柳枝。晚唐时期,人们把杨柳枝泡在水里,要用的时候,用牙齿咬开杨柳枝,里面的杨柳纤维就会支出来,好像细小的木梳齿,很方便牙刷。古语“晨嚼齿木”就是这个来源。宋代,已有了类似牙膏的替代物,古人以茯苓等药材煮成“古牙膏”,早起用来漱口。如果怕清洗不干净,便用手指代替现在的牙刷,再不然,就是先前说的杨柳枝,沾上古牙膏清理牙齿。从古书记载来看,到了南宋,城里已经有专门制作、销售牙刷的店铺。那时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头部钻毛孔两行,上植马尾。和现代的牙刷已经很接近了。据记载,由于欧洲的第一把牙刷出现在公元1780年,所以中国人的口腔卫生史至少比欧洲人早800年。

  眼药酸 南宋杂戏反映的中药史

  《眼药酸》为南宋杂剧,此册页为剧作广告,画面内容出自戏剧场景——卖眼药。

  无论是卫生类文物、个人卫生文物、器皿文物,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成都古代中药行业的兴旺,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以及古人的聪明才智。在药品与广告展柜前,《眼药酸》广告反映了中药行业在当时的兴旺程度。画面中,两个穿戏装的演员,一人用手指着右眼,示意有眼病,另一人则背着布袋,袋上画着许多眼睛,手拿一瓶眼药酸,请有眼病者使用,这幅画形象生动,情趣盎然。博物馆馆长李继明告诉记者,据专家考证,《眼药酸》册页是为了宣传杂剧“眼药酸”而画的,由此可见纯粹的广告画在南宋时期即已成熟,比西方公认最早的印刷广告——1473年英国第一个出版商威廉·凯克斯顿为宣传宗教内容的书籍而印制的广告,还早了几百年。李继明认为,中医学不单纯是一门医学,它博大精深,广涉旁通,“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音律象数之肇端,脏腑经络之曲折”(明代张介宾《类经·序》)无所不包容涵盖,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二者唇齿相依,这是中医的一大特色,在世界文化史上独树一帜。

  清代药柜 再现古时药房风貌

  一套完整的清代药房,上世纪90年代从崇州民间收集,药房门上一块匾额,上书“步景堂”三个大字,齐腰高的药台上摆放着算盘、药兽和砚台,展示了清代药房的风貌。

  博物馆馆长李继明说,这都是古代药房的柜台上必放的“药房三宝”,尤其是其中的药兽,只有药台上摆了药兽,才代表这里的药材货真价实。药台背后是近2米高的药柜,一个个瓷罐并排放在药柜最上层,下面是整齐的抽屉,里面似乎都装着各味珍稀药材。药柜与药台之间放着一张药架,药架上是一把略带锈迹的切药刀。要说这药房之中的物件,最有故事的还是这一整套楠木药柜,药柜的外形虽然简朴,但颇具川西特色,历经百年仍然坚固耐用。博物馆负责人陈丹回忆道:“这是国内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套清代药柜。上世纪90年代,当时的老馆长在崇州一家名为‘保泰和’的药店发现了这套药柜。得知博物馆想收藏,药店的老板非常慷慨,他说你们给我打一套新的来,这套药柜你们拿走。为表示感谢,博物馆打造了一套新药柜送给药店。能够收到这样一套完整的清代药柜,这已算是非常不容易了。”药店里挂着的许多牌匾也十分引人注目,如“精制饮片”“虎鹿龟胶”等。其中最具历史的一块牌匾可追溯到清代,这块牌匾几经辗转,由一位收藏家从一名小贩手中购得,博物馆又从该收藏家手中收到了这块珍贵的牌匾。这间高度还原的清代药房,展现了清代成都地区的中医药房风貌,令人脑中浮现出清代药房内郎中看病、抓药的情景。谭红兵说:“除了在药房看病外,古时还有游医,也称‘走方郎中’,他们一手提药箱,一手摇串铃,游走于大街小巷,老百姓只要一听到串铃的响声,就知道有可以上门看病的郎中来了。”

  成都晚报记者 王平平 李果 摄影 王浩儒

文章关键词: 博物馆文物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