鍒嗕韩鍒板井鍗�
0
广告

宁波发现两门清代红衣大炮

2014年11月12日 17:17   新华网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新华网浙江频道11月12日电(郑黎 黄瑞鹏)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姚江边的一个建筑工地于日前发现两枚红衣大炮,经专家鉴定,这是清道光年间清政府监制的红衣大炮。

  据该建筑工程的负责人介绍,当时工人们在建一个地下车库,所以要往地下挖6米深,结果挖出了两个黑乎乎的长条形重物,清洗干净后,发现是两门大炮,工人们便立马向文保所报案。

  据了解,两枚铁炮一大一小,大的长约2.1米,内外径约9厘米和20厘米,炮架长10厘米。小的长约1.7米,内外径约8厘米和17厘米,炮架长约14厘米。宁波市江北区文保所有关负责人介绍,两枚铁炮均炮体完整,表面附着淤泥,可以看出锈迹,炮体上还刻有文字,目前可以读出“道光二十二年六月”、“浙江省局官匠”,其余文字须进一步解读。可以确认这两枚大炮是清朝道光年间清政府自制的红衣大炮。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由于没有文献记载,关于这两枚大炮的来源,需要专家进一步深入研究后才能得出结论,目前来看存在两种可能:一是船载大炮。此处位于姚江边,原先是江面,当时炮船途径此处被他船击中,沉入江底。二是炮台大炮,但是这块地方现在是建筑工地,土层破坏严重,当时这里是否建有炮台也很难考证。

  目前,这两枚红衣大炮已经被运往江北区文保所收藏并作进一步研究。

  据了解,红衣大炮原称红夷大炮,是欧洲在16世纪初制造的一种舰载加农炮,明代后期传入中国,明朝官员喜欢给这些大炮盖上红布,所以被讹传为“红衣大炮”。明清时期经国人仿制后,数量达百种,是当时的先进武器,明清之际的定远之战,红衣大炮就起了决定性作用。但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红衣大炮射程远不及英国舰炮,遂逐渐衰落。清道光年间,我国沿海各炮台、炮船仍然大量配备红衣大炮。(完)

文章关键词: 红衣大炮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娆㈣繋鍙戣〃璇勮

鍙戝竷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