閸掑棔闊╅崚鏉夸簳閸楋拷
0
广告

卖藏品忽悠老人非个例

2014年11月19日 15:27   新浪收藏  微博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本报讯(记者冯 强)本报10月14日、30日分别刊发《老夫妻两年投资竟成黄粱梦》、《帮大娘讨回六万养老钱》报道后,许多市民来电反映自己或父母被骗的经历。记者了解到,忽悠老年人买收藏品不是个别现象,销售方多涉嫌无照经营。

  刘先生的父亲(以下简称老刘)今年已经70岁了。2012年,老刘接到一个电话,对方邀请他参加活动,称可以免费领取礼品。老刘参加活动过后,对方不断向他推销人民币收藏品,称升值空间巨大,可随时变现。经不住对方软磨硬泡,老刘瞒着儿子购买了6套收藏品,花费近4万元。2013年,刘先生得知这一情况后,来到销售方的办公地点—河西区马场道平安大厦,要求对方将父亲购买的收藏品变成现金。没想到,对方称如果要将收藏品变现,得拿到南京去拍卖,并要收回购买收据及会员卡等凭证。刘先生说:“对方说一旦我要求拍卖,他们只负责联系,最后钱直接打到我的账户,这件事就跟他们没关系了。我问如果拿不到钱怎么办,他们说让我去找银行要。”

  记者在刘先生家里看到,销售方开具的购物凭证为“金圣藏品全国统一专用收藏票”,并盖有“金圣文化交流中心”的章。随后,记者在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上进行查询,并未发现金圣文化交流中心的注册信息。对于这种情况,天津击水律师事务所卢彦民律师认为,销售方涉嫌无照经营,一经查实,应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触犯刑法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随后,记者以市民身份向12315热线举报该销售方无照经营,工作人员表示将尽快处理,并在结果出来后通知记者。

  来源: 中老年时报

文章关键词: 收藏品骗局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濞嗐垼绻嬮崣鎴c€冪拠鍕啈

閸欐垵绔�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