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文化市场生变:四百多古董商贩扎堆药王楼

2014年11月24日 11:14   大众网-生活日报  微博 收藏本文     

“药王楼”文化广场上,每到周末便聚集大批摆地摊的古玩经营者。记者王倩摄 “药王楼”文化广场上,每到周末便聚集大批摆地摊的古玩经营者。记者王倩摄

  □记者王倩

  11月22日,又是一个周末,老崔带着他的十几件“宝贝”照常来到宏济堂文化广场,这个位于东工商河东岸的周末文化大集,是为了给南侧的药王楼古玩城烘人气而设立的,老百姓也俗称这里为“药王楼”,自从2011年冬天开始正式对外开放,由开始的几十家摆地摊的,到现在已经吸引了像老崔这样400多个摆地摊的商贩。

  在济南,英雄山文化城多年来一家独大,如今在很多淘宝人眼里,济南的古玩杂项业已悄然形成两个大的集散地,所谓“南有英雄山,北有药王楼”。而记者走访其他多处文化市场发现,多数缺少人气,摊主日子不是很好过。

  个例 章丘摊主一早到药王楼来碰运气

  周六,从章丘一大清早来到宏济堂文化广场的老崔和周围伙伴们,把手揣在怀里,向来往的买家介绍着自己的货物。这天早上5点50分,老崔穿好同季节有些不大相称的棉袄,已经坐上从章丘到济南的第一班客车。

  上午10点半,老崔有了第一个对他的货物着实感兴趣的顾客,一个练书法的中年男子,看上了他脚下两盒墨条。两盒墨条名字叫“棉花图墨”,一共16条,上面用蓝色、绿色、砖红等颜色雕刻,把从清明播种、采棉收贩到织布练染、棉花耕作的劳动全过程再现于墨品之上,背面还用两种字体记录着每道程序的工艺和经验。斜倚在墙根的老崔,对中年男子开价1000元。

  老崔的本职工作并非专门售卖文玩杂项,他说自己只有在周末地里没农活,自己也有闲暇的时间里,才会抽一天到宏济堂文化广场来摆摆摊,“家里这些东西,都是我老爷子留下的,我不干这个,我也不懂。”老崔说,杂物的叫价,大多是父亲生前给自己定过的指导价,而几年前他的周末去处,也并非在这儿,“最早都在英雄山嘛,也没别的地方可去,后来那边摊位费越来越贵,不凑巧也卖不了多少东西,索性就在家里有段时间没出来。”半年前,老崔听到曾经一起摆过摊的朋友说起,“药王楼这边价格便宜,人也越来越多,才来试试运气。”

  变化 摊主大多从英雄山转战到这里

  在这个一早6点多就出现的文化市场上,老崔的成交量并不算多的,一位摊主一上午遇到几个欣赏他货物的顾客,一小时收成就能达到近2000元,这位沉默寡言的摊主,倚在市场自行车车棚旁的铁栏杆上,地下没铺任何塑料布,摆放着各种古钱币、瓷器。一位顾客“强行”把600元塞到摊主兜里,他迅速拿出来还给对方,嘴里说道“卖不着”,意思是顾客出价太低不愿销售。挑好两枚古钱币的顾客再次把钱塞到他兜里,摊主动都不动,只摇头,旁边一位顾客的朋友笑笑:你看给他钱他还不要。

  最后这笔生意还是做成了。摊主说,他不用吆喝就有人非买不可,是因为自己“东西是真的老的”,“这里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英雄山文化市场练过摊,但那边越来越贵,上这边来摆摊的就越来越多。”这位摊主坚信凭借自己上等的货物不愁不吸引顾客,因此毅然决定把生意转战到东工商河畔。

  从2011年12月,这个古玩城文化大集开市,最开始市场经营管理者非但不收管理费,每天早上还在6点之前发免费早餐券,就这样,市场从只有几十名摊贩,到现在每个周末都会聚集400多摊贩,整条东工商河路沿路人行道两侧都摆满各种古玩杂项。与此同时,在很多淘宝人眼里,济南的古玩杂项业已悄然形成两个大的集散地,所谓“南有英雄山,北有药王楼”。

文章关键词: 古董商贩古玩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