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50年收藏报纸十万余份
一张张发黄的老报纸,上面赫然印着《解放日报》、《晋察冀日报》等报头,翻开看,一篇篇记录着日寇铁蹄践踏祖国大好河山,共产党带领人民大众与日寇浴血奋战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令人震撼。近日,年近七旬的普通居民李铁光在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东玉北街社区举办了抗战老报纸展,展出的二百六十余张老报纸是老人历时50余年收藏的,为参观者讲述那段不可忘怀的历史。
“收藏报纸,就是收藏历史。”今年68岁的李铁光对记者说,他从十七八岁,就爱上了收集报纸,“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把报纸收集起来,就是记录下那些历史,向后人展示,教育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他的家里,53平方米的两居室特别腾出来一间房,成为了他的“报库”,里面根据不同类别码放着他50多年来收集的十万余份报纸,这间小屋,还成为了东城区青少年教育基地。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我拿出那些抗战时期的老报纸,来办一次报纸展,带着大家伙儿重温那段历史。”李铁光说。
社区知道老人要办展览,专门辟出了东城区民政局干休所的大厅当作展厅,100多平方米的空间无偿让老人使用,李铁光则拿出了自己很多珍贵的报纸,为周围的邻里办了一次免费的报展。
走进展厅,立马儿就会被满眼的老报纸所吸引。在门口处,一张《华美晚报》的号外,上面赫然印刷着题为《日降书昨晨正式签订》的新闻,再细看内容,导语中写道,“日本降书已于今日上午十时(东京时间)在美战舰‘密苏里’号上庄严签字……”
“这份号外,是我用了几十张特别珍贵的老报纸,和另一位收藏家交换来的,”李铁光对记者说,“要知道,这种号外最难收集,报纸都是按日期发行,但号外只有在发生特别重大的新闻时才发行,因此相隔几十年就更难收集。”
老人还为参观者介绍这张号外背后的故事。他说,《华美晚报》于1936年创刊,由于坚持爱国主义精神,创刊人朱作同于1941年在上海寓所门口 被暗杀,同年底《华美晚报》被迫停刊。日本战败后,虽然一些国际新闻机构已经得到日军投降的消息,但在敌占区的上海,很多中国人还不知情,再加上由于日军 残酷镇压抗日运动,一些知情者也抱观望态度。但《华美晚报》却毫不畏惧,一面立即宣布复刊,一面发行了这份珍贵的号外。
再往前走,还有更多珍贵的老报纸。在1946年的一份《人民日报》的头版,刊发了题为《日本投降一周年》的解放日报社论;在一份《民声报》的号外中,赫然写着《毛主席飞返延安》的稿件;在一份《小孩报》的头版,印刷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图画……
来参观的居民们,都纷纷拿出了自己的相机或手机,拍下这些老报纸,“很多报纸我也是第一次看到,”65岁的王朝寅对记者说,“看着这些报,就好像看到了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我要拍下来回家去给家里人看看,也给小孩子们讲讲那段岁月。”
260余份老报纸,连续6天的展出,将持续到本月21日,不需要一分钱的门票。其实,这已经不是老人家第一次将自己的珍藏拿出来,与他人分享 了。“大大小小的报纸展,办了100多回,都是无偿的,”他告诉记者,“我收集报纸,就是让大家能够通过这些报纸看到历史,不是为了挣钱。”
但收集报纸的这50余年,老人费尽了心血,自己和老伴的工资很大一部分都用于订阅报纸、购买老报纸了,“现在每个月光订报纸就要三四百元,一些 珍贵的老报纸,价格就会更高。”没有家人的支持,就没有现在的收藏量,“现在不光我和老伴儿,两个女儿还有两个女婿、外孙都来帮我收集报纸,他们去哪里旅 游第一件事就是买当地的报纸回来。”
不光是老报纸,现在每天发行的新报纸也是他收集的重点,“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富强,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我要把今天的报纸收集起来,这是今天中国发展的历程,中国梦实现的历程。”(记者 祁梦竹 通讯员 乔斐)
来源:北京日报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