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滨州之寻访杜授田故居:从楹联牌匾看杜氏家风

2015年11月23日10:37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媒体行采访团在故居内参观 媒体行采访团在故居内参观 杜受田故居外景 杜受田故居外景 杜受田故居门内的牌匾 杜受田故居门内的牌匾

  11月17日“文化滨州”第二届中国网络媒体滨州行大型采访活动扬帆起航,首站选择在清朝咸丰皇帝的恩师杜受田曾生活、学习的地方——杜受田故居。此处大院是明朝万历年间由杜受田的第八世祖,江西、广布政使杜诗所建,距今大约有400多年的历史了,现位于滨州市滨城区滨北街道办南街。

  从明末江西、湖广的布政使杜诗、甘肃巡抚杜承式,清初河南的参政杜漺,清中的侍郎杜堮,到清朝咸丰皇帝的恩师、协办大学士杜受田及其子军机大臣杜翰等,杜家以“一门十二进士”“父子五翰林”“满门皆清官”而文明华夏,被誉为“滨州第一家族”。

  随着杜家族人各地拜官,杜宅渐渐人稀院冷。抗战时期杜家大院更是遭到了战火的毁坏,后因多年无人照料,多处房屋出现坍塌,院落破败不堪。2009年杜受田故居得以修复,使得杜氏故居再次呈现世人面前。

  牌匾悬于内 彰显杜家自谦内敛

  进入大门,在门厅的内侧悬挂有“方伯第”和“相国第”两块牌匾。“方伯第”代表杜诗曾任湖广、江西布政使,明代称一省布政使为方伯,官职相当于现在的省长。“相国第”指的就是杜受田曾任协办大学士,清朝的大学士一职相当于宰相。这两块牌匾都是世人崇敬杜家廉官贤达所赠予的,本意是想让杜家人悬挂于大门外,以显示杜家的荣耀。为了给赠予牌匾的贤达名士留住了面子,又能坚持了杜家谦虚、内敛的做人原则。杜家人便将这两块匾额悬挂在了门里,不仅是这两块象征身份的牌匾,且杜院内多数牌匾都被挂在了门的内侧。

  重视教育 培养国家栋梁之才

  杜宅的忠孝堂是杜家商议族中大事的场所,忠孝堂的门口挂着一幅“勋贤之里代出公才,忠孝之门笃生贤相”的楹联,此为杜受田之父亲杜堮所做,意为滨州这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养育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笃守“忠、孝”二字才让杜门学子成为朝廷的重臣。杜堮将一家之兴归结为了生于一方好水土和延续了忠孝的好品德,谦虚的家风溢于言表。

  学而优则仕是杜氏家族最为推崇的入世方式,杜堮及其子孙、重孙,四世五人都进了翰林院,所以韩林堂之名当之无愧。与门口的楹联相对应,翰林堂大厅的上方悬挂了一块由咸丰皇帝御书的“期颐衍庆”匾额。咸丰皇帝御笔亲赏的这副匾额,是对杜受田全家祖孙三代的褒奖和评价,赞扬杜堮、杜受田、杜翰、杜䎗祖孙三代四人,都是勤奋好学、学识渊博、悉心教育天下士子的正直之臣。

  “诗书传家”的杜家肯定少不了一所私塾,杜家的私塾名叫“净明山房”,在杜家大院中是最为重要建筑之一,取名为“净明”是因为这所私塾是由一座卧佛台改建而来。净明山房所挂楹联的出处虽无处考证,但这块楹联所表达的却是杜家教育理念的核心。“不染似莲华经世何妨出世,真空如水月禅机即是文机”,这句带有些许禅意的对联,是杜家人教育子女为人处事的根本原则,凝聚着杜氏家族教育的结晶。与其他名门望族一样,杜家追求“诗书传承”“耕读世家”,尊崇“儒释道”三家融汇的处世哲学,不愿以官宦世家自居。同时,又崇尚精英教育,希望后代能够成为兴国安邦、光宗耀祖的“豪杰之士”。为此杜家广拜名师,在能力范围内,为后代提供最好的教育条件。

  乐善好施 达者兼济天下

  在杜宅的最北侧是杜家曾经经营的大同客栈,杜氏宗族虽多代在朝为官,既然挂出“大同”的招牌,即是希望天下为公、人人平等,体现的是读书人“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追求。客栈经常接待前来杜宅做客的亲朋好友、文人墨客,同时还是杜家人定期对贫苦、流浪百姓及灾荒时节的难民进行施舍的场所。

  杜宅内的楹联牌匾处处可见,每块牌匾都可以映出杜家为人处世、教育子女的优良家风。正因杜家谦虚、笃学、正直、律己的家风,杜家才能跨越明清两朝满门清官。杜氏家风也成为曾经荣耀一时的杜家留给滨州最为可贵的文化遗产。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滨州楹联杜授田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