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羊名家辈出:傅抱石程十发皆曾着墨(图)
农历羊年即将到来,我们且说一说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羊”题材,以及生发出的“羊”话题。
羊与“美”有着紧密的关系。许慎《说文解字》对羊的解释是:“甘也。从羊从大。”由此,“羊大为美”说法便流传开来。在中国美术史及工艺史中,也从不缺乏名家能手对“羊”的描绘与歌颂。看历代“羊”题材的名家名作,其实也就是在阅览中国审美文化的流变。
■收藏周刊记者 韩帮文
从宋代开始羊成为一种独立题材
在以农业为底色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羊”作为最司空见惯的家畜,自然从不缺乏人们对它的喜爱以及文化意义的赋予。羊是一种本性驯顺的动物,自出生起,便知“跪乳”,在蒙学典籍《三字经》里,就有“羊初生,知跪乳”的说法。《三字经》开头说“人之初,性本善”,其中的“善”字从羊。所以,“羊”字族汉字多有“驯顺”之意。
《说文解字》又说:“羊,祥也。”秦汉金石多以羊为“祥”,“吉祥”写作“吉羊”。甚至人们把母体孕育胎儿的胞衣称为“羊膜”,供胎儿生命的液体称为“羊水”。羊,成为中国文化里吉祥的象征。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羊题材肇始于什么时候?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朱万章看来,目前尚无明确的权威结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四羊青铜方尊,是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之中体型最大者。其造型雄奇,肩、腹部与足部作为一体被巧妙地设计成四只卷角羊,各据一隅,在庄静中突出动感,匠心独运,堪称中国工艺史中的扛鼎之作。
延及汉代,便开始大量出现和羊有关的作品。“至少在汉代,以‘三羊开泰’为主题的画像砖、雕塑、陶器等,都在这个时候出现,成为这一时期的经典创作。”据朱万章介绍,在绘画领域,从现存作品来看,至少在隋唐时期便有画羊的名家名作传世。唐朝有阎立本《职贡图》、周昉《蛮夷执贡图》,宋朝有苏汉臣《开泰图》、陈居中《四羊图》、李迪《春郊牧羊图》,元朝有赵孟頫《二羊图卷》等。
“唐宋时期,尤其是唐朝,羊大多是作为人物的配角而存在。宋朝以后,出现很多以羊为主角的绘画作品。”在朱万章看来,从宋开始,羊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题材呈现在画面中。
岭南名家中苏六朋梁又铭擅长画羊
“到了明清时期,画羊名家就举不胜举了,比如任伯年,画羊别具一格。”在朱万章的视野里,到了现代,则出现了傅抱石、程十发等画羊的名家名作。“和马题材相比,羊画要少一些,但和牛题材相比,数量基本上旗鼓相当。”他如是表示。
据朱万章介绍,在岭南名家中,擅长画羊的主要是一些人物画家,清代有苏六朋,近代有梁又铭。“前者画的最多的是苏武牧羊,后者画的最多的是吉羊;前者是再现历史故事,高扬一种坚忍不拔的生命意志,后者是宣扬羊在传统文化中所体现出的吉祥寓意。”朱万章如是表示。
生肖文化作为中国民族中特色明显的文化品类,也曾得到历代丹青高手的青睐,形成了一个“生肖画”的艺术脉络。“但在明清以前比较少,自明清始,尤其是近代以来,生肖画较为多见。”朱万章认为,个别生肖动物不宜入画,比如蛇、鼠等,画的人就特别少。
据朱万章的考察,在西方美术序列中,大多是以人物或自然为主题的创作,画羊的作品极为少见。“即便有,也是作为人物的衬景而存在。”而翻开美术史,郎世宁是一个例外,他是意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生于米兰,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随即入宫成为宫廷画家,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历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多年。在中国期间,他常以西画技法融合传统中国画题材,就曾画过羊。
朱万章认为,西方与中国对“羊”的认识与推崇有着很大差别,导致“羊”题材在绘画呈现中出现了巨大反差。“在农耕时代,羊是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也是人们的亲密伙伴,与人休戚相关,因而在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羊便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题材与表达载体。”在他看来,羊与中国审美文化存在着深密的关系。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