閸掑棔闊╅崚鏉夸簳閸楋拷
0
广告

连江县沿海地区首次发现新石器时期人类生活遗址

2015年02月27日 07:49   中国网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考古现场泥土沉积层中夹杂着许多贝壳,说明这附近曾经是海洋 考古现场泥土沉积层中夹杂着许多贝壳,说明这附近曾经是海洋 ▲考古结束后,考古队员用编织布将现场覆盖起来 ▲考古结束后,考古队员用编织布将现场覆盖起来 考古现场挖掘出石器、陶器、贝壳等物品 考古现场挖掘出石器、陶器、贝壳等物品

  日前,考古队员在福州市连江县透堡镇馆读村的黄岐屿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期人类生活遗址,文物专家从目前已经出土的石器、陶器、贝壳、蚶壳等物品初步判断,这些物品与闽侯昙石山遗址出土的文物属于同一时期,距今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如果判断属实,连江县沿海地区的历史或将大大提前。

  昨天下午,东南快报记者坐车前往福州市连江县透堡镇馆读村。东南快报记者在一名五十多岁的村民陈先生的指引下,在村口一处不高的小山包上找到了这处新石器时期人类生活遗址。“这里就是黄岐屿,前不久一直有人在这里进行考古挖掘,还将挖掘出的贝壳等放在一旁筛选。”林先生告诉东南快报记者。

  东南快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处新石器时期人类生活遗址的土壤主要是黄土,由于考古挖掘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因此已经被人用麻布和石块等覆盖,对遗址加以保护。遗址的另一头则是村民祖先的坟墓,而动车轨道就紧挨着这处遗址。

  此次考古工作的主要参与者、连江县博物馆骆副馆长告诉东南快报记者,目前马祖已经出土了旧石器时代的物品,但福建除了三明、南平等内陆地区,福建沿海地区仍然没有找到与马祖相同时期的文物,于是文物局便委托昙石山遗址博物馆针对沿海地区开展相关的考古挖掘工作。

  “我们考古队员此前也曾经在馆读村一带进行过调查,但是由于这里杂草丛生,文物都被埋在地下,因此我们一直都与这些文物擦肩而过。”骆副馆长说,后来这些杂草被铲除,地下的宝贝就逐渐“浮出水面”。

  东南快报记者了解到,这处遗址面积有两三百平米,堆积层约三四十厘米厚,考古队员在此次考古工作中已挖掘出石器、陶器、贝壳、蚶壳等物品,从目前出土陶器的制造方式和纹路以及早期生产工具来看,经过专家初步判断,这些出土文物与闽侯昙石山遗址出土的文物都能对上号,说明二者是属于同一时期,也就是说该遗址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

  “我们还在黄岐屿附近的一处小山坡上发现了另外一处遗址,但是面积要小的多,出土的物品多为牡蛎壳。我们还陆续在附近的小山坡上发现了为数不多的陶器碎片。”骆副馆长说,从地名、出土物品以及动物骨骼这些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黄岐屿等小山包原来应该是岛屿,周围都是滩涂,当时应该有人类在这些小山坡上居住。

  骆副馆长认为,该遗址是连江县沿海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期人类生活痕迹,如果证明年代判断属实,那么连江县沿海地区的历史将大大提前,也会对考古学家研究当时人类生活和文明有非常重要的依据。

  □东快记者陈腾健刘朔文/图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新石器连江县遗址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濞嗐垼绻嬮崣鎴c€冪拠鍕啈

閸欐垵绔�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