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教我学书法:启功析笔论书
2015年03月19日 15:14 和讯网 收藏本文
陈启智
析笔论书
至于词,我虽然填过十几首,格律也没有问题,但未臻佳境,至今不敢公之于众。但我深知,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书法家,学识的积累、诗词的创作应该是终生奋斗的目标。
启功老师对于书写工具—毛笔是非常重视的,但总是苦于买不到合适的笔。一个偶然的机会,老师见到了河北省衡水农村一位制笔师傅在农闲时做的笔,非常好用,价格也便宜,才7分钱一支,就一下子买下200支。说起用笔,老师认为,笔毛必须有麻的成分,“无麻不成笔”,《笔经》中就有用苘麻做毛笔的记载。老师还说:“毛笔是用来写字的,不是单纯用来欣赏的艺术品,装饰多好也没用,要把真功夫用在笔头上。”一旦笔头出现硬结,只需用水泡开,再用小梳子梳理就顺溜了。老师在日本时,当地友人赠给他一支价值2000日元的“长流笔”,笔头以羊毛和麻为核心,周边裹以狸毛,做工极其精巧。后来,北京制笔厂的厂长来拜访老师,送来几支特制的毛笔,还告诉老师:厂里已经得到了日本“长流笔”的配方和照片,准备仿制。老师闻听,当即将自己使用的这支“长流笔”赠给厂长,说:“回去解剖,看里面的每种毛究竟占多少比重。新研制的笔一定要保证质量。”为了支持中国的制笔业,老师毫不吝惜地贡献出了自己珍视的毛笔。
1997年12月15日,我在老师家,向他请教关于毛笔的问题。老师说,他现在用的笔,是从山东莱州一家笔厂专门定做的。我问:“您用过的笔,能不能给我用一下?”老师便拿出一支刻有“启功老教正 莱州李兆志制”字样的毛笔,送给了我,说:“你回去试试,如果好用,可以直接跟厂家联系。”他又拿出通讯录,翻了很久才找到这位笔工的名字—李兆志,让我记下了他的邮编和地址。后来,我联系到李先生,他说:“您是启老的学生,我给您做笔没问题,但有些话我要先说在前边。我对启老发过誓,这最好的笔,只给启老一个人做。对于包括您在内的其他书法家,我也会非常精心地制作,但跟启老的笔相比,材质和工艺会稍微差一点,但肯定好用。”尽管如此,我对李先生还是非常感激的。不久,他就将笔寄来了,而且分文未取。后来我才得知,李先生与老师的关系非同一般。他努力钻研制笔工艺,制出的笔颇受老师喜爱,老师晚年一直使用他的毛笔。而且,这个只读过三年初中的农民笔工(后来当了厂长)还撰写了毛笔行业的第一本专著《中国毛笔》。老师亲自为这部著作拟纲目,查史料,题书名,又写下洋洋洒洒两千多字的序言,这在老师撰写的所有序言当中,是字数最多的一篇。李兆志是山东莱州的一位农民笔工,但他和国内外著名学者、书画艺术大师启功老师的交往却持续了25年,书写了书画艺术史上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传奇故事。
除了选用合适的毛笔,老师认为习书者还要多临古人的字帖,于是就将自己收藏的一本《定武兰亭》送给了我,并当场讲述了一些学习书法的体会:
“学书法没有诀窍,要说有诀窍,三条:第一是临帖,第二是临帖,第三还是临帖。选什么字帖,依自己的情趣而定。一本字帖临得差不多了,又可以换别的字帖。多临几种字帖,博采众长,书法水平就提高了。”
“临帖不可能全像。想临好一个字,必须调查研究笔画的位置、距离、长度、斜度,临一遍找问题,再临一遍再找问题,每个字写三回,效果就明显了。”
百花文艺出版社
来源:天津日报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相关专题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