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藏家专门收藏人像和民俗工艺品

2015年03月27日 15:57   和讯网  收藏本文     

李伟育收藏的各种人像有几十座,他给记者展示人像背后的“装藏”。 李伟育收藏的各种人像有几十座,他给记者展示人像背后的“装藏”。

  朱玲巧

  今年45岁的李伟育,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跟父亲学艺,如今是“生漆夹纻(脱胎)”工艺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第三代传人。

  他说,传统工艺的巧思在创作过程中给他提供了汲取不尽的灵感。为了更好地研究老工艺,他也收藏了各种木刻、石雕造像以及民俗工艺品。

  在继承、挖掘、整理传统技艺的同时,李伟育希望通过工艺上的不断创新,让当前处于冷落状况的古老工艺重新焕发生机。

  他收藏了大大小小几十座造像

  走进李伟育的工作室,就像是来到了一个人物群像馆。用木雕、泥塑等做成的佛家、道教、民间传说中的人物鳞次栉比,高则三四米,小则拳头般大小,颇为壮观。

  其中,李伟育收藏的一组一字排开的古代造像非常吸引眼球。这些造像最早的来自唐宋时期,晚的来自明清时期,有木刻的,也有石雕的,有鎏金的,也有朱红的。仔细看,有些木雕的造像有了不少蛀虫的痕迹。这些造型各异、饱经风霜的造像都被李伟育悉心保存。

  “这些都是传统工艺历史变迁的见证。过去人物造像工艺精湛,经过风吹雨打和人为破环,能完整保存到现在的都十分珍贵。”李伟育说。

  这些造像除了外形生动外,不少造像还“内有乾坤”。记者看到,不少小雕像的背部,都被挖出了一个长方形的洞,李伟育介绍,这些洞是用来“装藏”的。

  李伟育介绍,“装藏”是藏传佛像特有的一个术语,指佛像必须按照佛教仪规在佛身开洞,将经卷珠宝或名贵藏药等装入、封藏的程序,后来借指佛像上的装藏洞。

  “古人在里面放上金子、珠宝,还有写上自己心愿的小纸条。有时候,封在洞里的物件比造像本身还金贵,只不过里面的东西能够留存到现在的已经不多。”李伟育打开一个清代小像背后的“装藏”,从里面掏出了五色线、铜板、许愿纸等小物件。

  “‘装藏’有时候也是判断一个造像年代的重要依据,宋元以前的人像很少有‘装藏’,明朝和清初的造像不仅有,而且基本上都会有两个,之后的基本上又都变成了一个。”李伟育说。

  过去造像上的这些细节,也都被李伟育延续到了当前的手工艺中。

  “收藏这些造像主要还是和我的本职行业有关,我们主要做木雕佛像及其配套产品。过去工艺的一颦一笑都非常的生动,做人像对衣服、服饰、造型都很讲究,每个朝代都不一样。为了做出符合历史依据的人像,必须要有理可依,而老造像就是最好的‘教科书’。”李伟育说。

  每天研究揣摩这些人像,研究过去的工艺,是李伟育的必修课。

  “当然,在艺术创作上也不能循规蹈矩,将工艺照搬照抄,我们在原有的工艺上要再进行创新。”

  他还有一个陈列民俗器具的展厅

  除了各种人像外,李伟育的另一个展厅是专门存放民俗老物件的,而这些大多都是台州人的老回忆。三门的圈椅,朱红金漆的果盘,嫁娶时的担篮,将一根无头无尾的藤状木条盘踞成各种形状,是天台等地手工艺人的拿手好戏“一根藤”……

  “台州有很多老工艺,就拿杜桥来说,手工艺就特别发达。杜桥还曾经是浙江省有名的旧家具集散地,甚至在有些村里,每家每户都走街窜巷地收旧家具。2000年左右,每天都有装满旧家具的集装箱从这里运出。但是好景不长,现在还在做旧家具的已经不到十个人。”李伟育说。

  李伟育收藏的这些民俗器具大多数都是那个时候收集的。

  “大户人家的东西,小到绕线器、针线盒,大到梳妆盒、衣柜等都是有讲究的。古代的工艺总有很多巧思,比如用贝壳打磨成一个个很小的透亮薄片,镶嵌进木头,代替了不少珠宝。”

  “现在技术很先进,可以做出比以前工艺更复杂的东西,但是工艺品和艺术品还是不一样的。高科技的不断复制带来的却是贬值。艺术品的附加值是现在的机械工艺所不能比拟的,它们看上去都非常地有生命力,有艺术的灵魂。”李伟育说。

  除了对手工艺的逐渐没落表示叹息外,让李伟育感到心疼的是,台州的很多工艺都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宁波的十里红妆,其实很多都是台州这边的传统。”

  “‘十里红妆’在民间传说中应该是起源自台州。相传南宋时,金兀术南侵京城临安,康王赵构不敌金兵而弃城南逃。然金兵仍穷追不舍,当逃至浙东的一个小村落,赵构被一位正在晒谷的村姑所救。康王重归金殿后,下旨赐封这位村姑为‘娘娘’,有史学家认为,这位‘娘娘’就是台州的谢道清。‘浙东女子尽封王’的典故,也出于此。因此浙东女子在出嫁时可以享受穿戴凤冠霞帔坐花轿的特殊待遇。”李伟育介绍。

  李伟育还记得,儿时村里一大户人家的女儿出嫁,队伍虽然没有“十里”那么夸张,但也是洋洋洒洒蔚为壮观,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朱红金漆家具是当时三门等地的传统工艺。

  “如今,这些手工艺已经逐渐流失,我们对于本土文化的保护程度还远远不够。”李伟育说。

  “生漆夹纻(脱胎)”的第三代传人

  李伟育自己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手工艺人。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李伟育就跟父亲学艺,继承了“生漆夹纻(脱胎)”这门传统技艺,并对工艺进行挖掘、整理,使这门处于冷落状况的古老工艺再现生机。

  “生漆夹纻(脱胎)”早在东晋时期就在临海市杜桥民间开始应用,唐宋时期盛行,明、清至今师徒相授,代代传承。

  “千百年来,经历代工匠不断传承、革新,这个工艺早已成熟,传至近代有民间工匠林沾明,由他再传到我父亲,再由我父亲传给我。“生漆夹纻(脱胎)”都是纯手工制作,用生漆、桐油、麻布、瓦灰、香樟木等当地土特产。一个完整的人像,需要先在原样上制模,在模型上涂漆,批灰、夹纻、经反复多次成型,再经打磨、刷漆、彩绘、贴金等工序完成,才能综合表现雕塑、彩绘、金装等不同工艺艺术的完美结合。”李伟育说。

  李伟育告诉记者,在这门工艺身上凝聚了历代工匠的聪明才智,是现代技术难以替代的传统工艺,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但如今,李伟育也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这门技艺,对工匠自身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和美术功底,而且都是手工作业,学徒周期长、劳动强度大,工作较辛苦,年轻人不愿从事这一行业,随着年老工匠的退休,继承这门技艺已是迫在眉睫。再加上一些作坊采用简单的制作流程,使用现代低廉的化工材料制作,使传统工艺的压力很大。”

  要知道,一个造像,如果按照传统工艺简单的要花上三五天,复杂的大概要花上一个月的时间。

  “既然传承了这门手艺,就想把这门技艺继续发扬光大。”李伟育的作品近年来频频在各大民间工艺“比拼”上获奖,在去年,“生漆夹纻(脱胎)”也正式被评为2014台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李伟育告诉记者,自己正打算向浙江省非遗项目冲刺。

  李伟育还打算弄一个手工艺传承基地,也欢迎大家到他的民俗馆内看看。

  助读

  台州市非遗项目“生漆夹纻(脱胎)”简介

  “生漆夹纻(脱胎)”技艺,先要做好胎膜,然后用生漆调瓦灰、一层漆灰一层布,逐层叠加至设计厚度,再去掉胎模便是“生漆夹纻(脱胎)”漆器的“雏形”,接着在表面彩绘、贴金等精饰后便是一件亮丽的“生漆夹纻(脱胎)”工艺品。

  “生漆夹纻(脱胎)”技艺,传统用于佛像制作,该工艺制作的佛像重量轻、耐存放、防水、防潮、防蛀虫,现代理化检测有耐热、耐酸、耐碱、绝缘等诸多优点。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商报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民俗工艺工艺品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