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木活字印刷术略记:墨香千年东源村

2015年05月15日 11:28   新浪收藏  微博 收藏本文     

瑞安木活字印刷术 瑞安木活字印刷术 木活字印成的家谱 木活字印成的家谱 我国最古老的印刷术——雕版印刷的书籍 我国最古老的印刷术——雕版印刷的书籍

  文/陈文道

  非遗名片>>>

  提起活字印刷术,人们自然会想起我国的四大发明和平民发明家毕昇。东源村的木活字印刷术就由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基础上演变而来。不同的是,毕昇当初是使用泥刻活字,而东源村用的活字,则是用木头刻的。  

  传承人>>>

  王超辉,瑞安市东源村木活字印刷术第14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核心提示>>>

  2008年6月,瑞安木活字印刷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瑞安木活字印刷术自元朝至今已历800多年,在浙江省瑞安市的东源村主要用于族谱的印制,代代传承,得到完整的保存。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数百位演员各举一块方正的汉字木活字模板,组成一个硕大的方阵。一排排端正古雅的汉字,在空阔的广场中,伴随着雄壮的汉韵古乐高低起伏,在6分钟时间里,仿佛穿越时空走来,为全世界演绎了我国古老的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

  敬天慕祖传古艺

  许多人可能认为传统的木活字印刷技艺,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已经没有生存空间,甚至失去留存的意义。但在浙江省瑞安市飞云江畔的东源村,墨汁芳香依然在青山绿水间千年不散,木活字印刷技艺在这里被完整地保存着。传承这项技艺的代表人物是王氏家族的王超辉,他是国家级木活字印刷的“非遗”传承人。走在东源村青石斑驳的村道上,常可听见地道瑞安方言的温州鼓词唱腔:“夺席谈经叙当源,有一位王超辉先生将花甲,木刻活字祖业传。”

  王超辉是瑞安最有名气的谱师,他的主要工作是用木活字印刷术为需要的人印制族谱。浙江瑞安,隶属温州市,是曲艺之乡,除了木活字印刷外,发源于此并用当地方言演唱的温州鼓词,也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瑞安自古是典型的移民城市。据2003年《瑞安县志》的统计,瑞安竟有209个姓氏,而其中178个是分别在不同年代,从外地迁入瑞安。因此,作为回溯历史,敬天慕祖,激励后人的重要载体,谱牒文化在这里盛行。瑞安家家户户,都有一种缅怀先祖、延续宗脉的移民情节,特别重视宗谱的修订,这便成为支撑木活字印刷技术在瑞安传承至今的最主要原因。据学者考证,从清代乾隆中后期起,浙江普遍使用木活字印刷家谱。现存于世的清代浙江家谱就有6430种,其中木活字本约有5100种。

  王超辉家族用木活字印刷家谱的历史,源自宋末元初,至今已有800多年。相传,当时一个叫王法懋的人飘海过江,从北方来到福建安溪县长泰里隐居,同时也带来了运用木刻活字印刷术修家谱的手艺。明正德年间,王法懋的后裔再由安溪迁入浙江平阳,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又迁入了瑞安东源村,从此王氏一族便世代居住于此,王氏所带来的木活字印刷技艺也在东源村落地生根,并带动这里的人们形成热衷修订家谱的传统。

  王超辉的执著

  如今的东源村已是闻名海内外的木活字印刷文化村,掌握木活字印刷技术的师傅有近百人。王超辉祖上用木活字印刷家谱赚钱建起来的一座古色古香的院落,也被政府修缮扩建成“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展示馆”,占地1600多平方米。在这里,每天都有东源村的谱师们现场再现木活字印刷的每个步骤,成为世界绝无仅有的一道景观,吸引游客如织。

  木活字印刷最难的一道工序是刻字,要选用上好的棠梨木,刻字时先用毛笔将要刻的字反写在字模块上,再用刀刻,先横再竖再撇,最后再把空白的边角挖去,一个反写的汉字才凸显于字模上。东源村木活字的字体使用的都是明清的官方字体老宋体,繁体字型“横细竖粗”,古拙雅致的气息十分浓厚。

  据说,在铅活字印刷出现后,东源村的一些谱师们也曾纷纷随潮流而改用“更方便、更好看”的铅字印刷,但王超辉依然坚守木刻活字的古老技艺。他说:“木刻活字是古代留下来的,修家谱的事情也是古代的,古代的字古代的谱,搞起来是一套,比较适合一点”,王超辉不受世道变换的影响,依旧我行我素,用手中的木刻刀捍卫着祖传技艺,而正是他的这种执著在不经意中保护了这种古文明。

  2008年瑞安木活字印刷技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11月15日,在瑞安市政府和国内专家的努力下,“中国木活字印刷技术”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七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木活字印刷术成为国家级和世界级的非遗项目后,许多从事改用铅活字印刷族谱的乡人,都纷纷回归传统,传承祖业,延续木活字这项有传世价值的古老技艺,从而铸就了东源村今日墨香飘逸的盎然生机。

  从雕版到木活字

  提起活字印刷术,人们自然会想起我国的四大发明和平民发明家毕昇。东源村的木活字印刷术就由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基础上演变而来。不同的是,毕昇当初是使用泥刻活字,而东源村用的活字,则是用木头刻的。

  印刷术始终伴随着我国文明的进程。汉朝蔡伦发明造纸术后,书写材料比起过去用的甲骨、简牍、金石和缣帛更轻便和经济,但抄写书籍依旧非常费工。为此,我国的雕版印刷术也应运而生。据学者考证,雕版印刷是在六朝时期,即公元220年以前就已经出现,发展至隋唐已经十分盛行,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便是唐朝时印刷的《金刚经》。然而,雕版印刷最大的缺点就是每印一本书都要重雕一次版,随着书籍品种的不断增多,就需要成千上万块印版,大部头的书往往要花费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去雕版,而且还有诸如新印版要雕刻,老印版要存放等很多问题。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毕昇的生平和他发明印刷术的过程都记载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梦溪笔谈》中说:“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毕昇创造发明的胶泥活字印刷术,是对雕版印刷的一次根本性的改革,从此,活字印刷代替雕版印刷,成为我国古代长期使用的主要印刷形式。

  继承毕昇的创造,我国古人对其不断改良,渐渐发明了一种木刻的活字印刷术,在活版制作和刻印上更为简便灵活。1996年,在宁夏贺兰山出土了南宋时期的西夏文经书《吉祥遍至口和续本》,经专家鉴定,确认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木活字版印刷本实物。元代著名农学家王祯著《农书》,把木刻活字印刷术都详细记载在书中。据专家学者的考证核实,瑞安东源村的木活字印刷技艺,和王祯在《农书》中所记载的分毫不差。

我国最古老的印刷术——雕版印刷的书籍我国最古老的印刷术——雕版印刷的书籍

  印刷术改变世界

  雨果曾说印刷术是世界上最大的发明。毕昇首创的活字印刷,后来经由朝鲜传到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十五世纪时,随着明朝经济的繁荣和对外交流的扩大,活字印刷也传到了欧洲。

  公元1456年,德国人古登堡用活字印刷术印了一本他自己写的《古登堡圣经》,这是欧洲出现的第一部活字印刷品,比我国的活字印刷晚了四百多年。印刷术通过两条途径传入德国,一条经俄罗斯,另一条则通过阿拉伯商队携带中国书籍传入。古登堡就是以当时流行欧洲的这些中国书籍作为技术蓝本,从而使他成为欧洲“发明”印刷术的第一人。古登堡的印刷术,后来又逐步发展成为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从此带来了印刷技术的工业革命,促使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

  印刷术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并称为我国的四大发明,可以说是世界发明史的一个基础,对推动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活字印刷术的表演还历历在目,瑞安东源村的木活字印刷术,作为古代印刷术的现世遗存,完整保留和再现着木活字印刷的整个过程,是历史的活化石,也是中国文明独步于世界的明证,值得我们自豪,也值得我们去珍惜、保护、研究和推广。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印刷术活字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