闂備礁鎲$敮鎺懳涢弮鍫燁棅闁冲搫鎳庣粈鍡涙煛婢跺ǹ浠掔紒銊﹀▕閺屾稑螖鐎n偄顏�
0
广告

一把剪刀传非遗

2015年05月22日 09:44   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长沙市望城区民间剪纸艺人秦石蛟、何玉梅夫妇,在华夏剪纸博物馆创作龙形剪纸作品。 (资料图片) 湖南日报记者 徐行 摄   长沙市望城区民间剪纸艺人秦石蛟、何玉梅夫妇,在华夏剪纸博物馆创作龙形剪纸作品。 (资料图片) 湖南日报记者 徐行 摄

  湖南日报记者 汤霞玲

  5月20日,在长沙望城的华夏剪纸博物馆,秦石蛟翻开本子告诉记者:“从2月27日到4月20日,53天时间,编写《风景剪纸技法》,并去桂东县剪纸培训班上课花了12天,老干部大学讲课花了7天,写回忆文章10天,其余24天用来接待来博物馆参观的朋友。”

  这就是剪纸大师秦石蛟现在的生活:剪纸、写书、上课3件事。

  今年77岁高龄的秦石蛟出生在一个剪纸世家,从小跟着长辈学习剪纸,后来在文化馆工作,一直没有放下手中的剪刀。他创造的“综合折剪法”和“摇剪法”成为了业内一绝。他曾获得“湖南省剪纸艺术大师”、“中华十大神剪”等称号,现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00年,他创建了我国第一家剪纸专业博物馆—华夏剪纸博物馆。

  走进他的博物馆,全国各地剪纸大师的作品被码得整整齐齐。橱窗内,“剪纸发展历史”、“剪纸的各种制作方法”都以文字和实物呈现。这栋简单的3层楼民房里,已经收藏了1.8万件剪纸原作和900余种剪纸书籍和衍生品。

  “我这个博物馆不收门票,也不规定开馆时间。来的都是懂剪纸、热爱剪纸的朋友。”秦石蛟说。

  最近几年,他集中精力系统梳理和研究剪纸文化,创新了27种剪纸技法。他还出版了图书26本,其中有《跟我学剪纸》这类通俗教材,也有《中国剪纸图谱大全》、《中国彩色剪纸技法》这类理论书籍。

  秦石蛟说:“传承剪纸文化是历史责任。我们不做这个事情,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

  退休后,他集中精力在家族内部传承剪纸文化。他的儿子、女儿、孙子等14个人都是剪纸艺人。他感到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传承剪纸文化。

  前段时间,望城一个9岁的小学生找到秦石蛟。秦石蛟原以为小朋友只是玩一玩,没想到这个孩子带着剪刀连续来了3次,而且带了4个同学来跟秦石蛟学剪纸。秦石蛟感动了。据悉,望城县文广新局正在跟他商量下学期在全县开展剪纸教师培训。

  “有了更多人关注,剪纸文化能被传承下去。”秦石蛟说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剪纸非遗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婵犵數鍋涘Λ搴ㄥ垂閼测晜宕查悗锝庡枛閻鏌熸潏鍓хシ闁逞屽墮閸熶即骞忛悩璇茬妞ゆ洖鎳庨弲锟�

闂備礁鎲¢悷锕傚垂閻㈢數鍗氶柨鐕傛嫹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