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太乙路出土摩羯纹金长杯

2016年01月08日08:11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摩羯纹金长杯 摩羯纹金长杯

  公元3世纪至8世纪,伊朗高原流行一种平面大体为长椭圆形,器壁呈多曲瓣状的杯,由于这一时期伊朗高原主要是萨珊王朝统治,长椭圆形多曲瓣状的杯就成为萨珊王朝文物中具有代表性的器皿之一。在西方文献中,它们被称为Lobde dish,或可译为曲口沿盘;也叫做Ob long cup,意为长杯或椭圆形盘。这些都是现代人的命名,古代萨珊人所使用器物的名称已不清楚。日本学者把这类器物称为长杯,并以曲瓣的多少分别称作八曲长杯、十二曲长杯,或笼统叫作多曲长杯。

  中国已知时代最早的一件多曲长杯,是1970年在大同市南郊一座北魏建筑遗址里出土“八曲银洗”,它高4.5厘米,口径23.8厘米×14.5厘米,纹饰朴素,形制独具特色,八曲的每一曲都在器腹凹入较深,在口沿处又向器物内侧深深盘曲,形成了小弯,弯口处饰有忍冬纹。

  萨珊式多曲长杯在中国出现不晚于4世纪,新疆库车克孜尔第38窟主室窟顶4世纪的壁画上已经见到多曲长杯的图像。唐代多曲长杯是地下出土的实物,说明这种器物出现不久就传入中国,并在以后对中国银器制造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果把平面大体为长椭圆形,并呈多曲状作为器物形制特征来衡量,唐代金银器中的这类长杯已发现几十件。它们之间在器型上或许差别较大,有的可称为萨珊式器物的翻版,有的则看不到多少萨珊式器物的特征。但如果按时代早晚将之依次排列,就会发现那差别是渐变的过程,表明它们是自成发展体系的器物。

  西安市太乙路曾出土一件唐摩羯纹金长杯(陕西历史博物馆藏,见图),这只唐代的摩羯纹金长杯,高3.5厘米,长径13.1厘米,短径7厘米,重174克。四曲椭圆形,圈足。杯内底錾刻摩羯纹及火焰宝珠,底称以水波纹,周饰单向莲瓣纹,杯的内壁以花瓣栏形成四个区间,里面錾刻两组对称的宝相花,宝相花两侧錾刻对称折枝花。杯口沿内侧与圈足外侧各饰一周花瓣。杯心长鼻利齿的鱼身怪兽,古印度称做“摩羯”,被认为是河水之精,生命之源。

  摩羯纹是印度或西亚传入我国的外域元素图案,最早见于西安出土的北周安伽墓石围屏上雕刻的摩羯图案。1964年陕西三原县出土的隋代开皇二年(582)石棺上线刻有巨口利齿的摩羯鱼造型。唐代金银器上的这种纹饰,以西安市太乙路出土的金摩羯纹长杯和1987年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咸通九年(868)文思院款摩羯纹荷叶形三足银盐台(图)为例,其都表现为大口露齿的形象。内蒙古喀喇沁旗出土的银鎏金双摩羯纹盘,年代被定为辽代,有浓厚的唐代风格,表现的摩羯也是口露利齿、头有单角分叉的凶猛形象。这种唐宋时期的摩羯纹饰石棺和金属器、陶瓷器屡有发现。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综合整理)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太乙金长西安萨珊摩羯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