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藏家十余年专注青铜古剑收藏

2016年02月15日09:54   深圳商报  收藏本文     

▲春秋战国时期吴式青铜剑。 ▲春秋战国时期吴式青铜剑。 ▲商代晚期龙头带族徽戈。 ▲商代晚期龙头带族徽戈。 ▲宋理收藏的青铜剑。(受访者供图) ▲宋理收藏的青铜剑。(受访者供图)

  收藏家宋理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吴越文化痴迷者。他的微信头衔“吴越春秋”,不仅标明宋理的家学渊源,更因为他十余年专注吴越之地青铜宝剑的收藏研究。如今, 宋理的青铜古剑收藏已成系列,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所长任志录认为,“青铜王剑收藏门槛颇高,尚属小众,能得一二实属不易,像宋理这样,拥有20余把春秋 战国‘王剑’,更是难得。”

  一个细雨迷蒙的冬日午后,记者跟随宋理走上他家别致的小楼,打开他藏古室的大门。在一盏香茗的芬芳中,听宋理讲述他与收藏结缘的点点滴滴。

  因集邮结缘收藏

  宋理主业高科技产业及投资,副业收藏,但这副业打磨得比主业更臻于完美。目前,宋理的收藏涉及青铜、书画等门类,最值得一提的,是那20余把春秋战国时期的“王剑”,其中,三代吴王——夫差、阖闾、诸樊的君主佩剑不仅极具人文价值,更让看客叹为观止。

  宋理介绍,自己的收藏爱好起步于少年时期的集邮经历,后来在朋友的引领下走入收藏的世界。他说:“我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应该是从2000年开始。在经过各个 门类的接触后,我最终将目标锁定青铜器门类,尤以青铜器当中的古代兵器——‘王剑’作为主力收藏。我始终觉得,收藏者只是保管员,没有一个人可以真正拥 有。对于已经有几千年生命的青铜器来讲我们只是帮忙看护几十年而已。”

  忆及第一把“王剑”的收藏,宋理表示,那是在专门收藏青铜器的藏友处得到的启发,他说:“2002年,受藏友邀请,我见到一批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当下就被高古艺术的精美与神秘所吸引,特别是其中一件精美绝伦的青铜王剑深深打动了我,于是走上了搜寻青铜兵器的道路。”

  宋理表示,古代青铜器的收藏可以分为礼器、铜镜和兵器三类,“刚开始,各门类我都有涉足,后来逐步根据内心的喜好,把眼光聚焦在王剑。”多年来,宋理游走 于世界各大拍场、古玩市场,经过十余年的摸索,终于初具规模,尤以吴越宝剑为之最。在这期间,宋理还积累了一些有趣的收藏心得,他笑称,吴王性格耿直,剑 格等各处的倒角锋利如刀;而越王性格圆滑,其佩剑呈现另外一种浑圆适度的面貌。这些特征和著名的历史故事“卧薪尝胆”完全相符。

  坐拥20余把“王剑”

  中国青铜剑称谓“宝剑”,起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据《考工记·叙》曰:“吴粤(越)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庄子·刻意篇》云:“夫有 干(吴)越之剑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至也。”《战国策·策三》赵奢赞颂:“夫吴干之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匜,锋利异常。”此外,《史记· 吴世家》载“季札赠剑”史事,成为我国冶金史上的一段佳话,流芳百世。

  据介绍,宋理目前收藏的青铜王侯兵器有近百件,有剑、戈、兵符和金面罩等,其中王剑有20余把。他表示,春秋战国时期吴越青铜剑至今有三项技术无法实现, 首先是精美、细如发丝的“同心圆”铸造工艺到目前为止无法仿制;其次,菱格纹千年不腐技术成谜;此外,既韧且锋利的复合剑技术业已失传。

  宋理介绍说,早期的青铜剑约在商朝即已大致成形,最初仅长十余厘米,直脊双刃,剑身扁阔,柄以木片夹束,亦无剑格,而后发展出固定的形制,除了两段收束的 剑身外,并有了格、茎、箍、首的完整握柄,长度在40厘米之内,剑柄以丝麻筋皮等物缠绕,方便持握,主要以木作鞘;在后来的千年间,这种剑的造型逐步迈向 成熟,并作为步兵的基本武器而活跃于战场上。“青铜剑的盛行与中国古代战争的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自商代到春秋之时,正式的战争以车战为主,接战的范围、 回旋的空间较大,因此战车上的‘士’较常用的武器是戈或矛,剑只在近战或肉搏时使用,而剑能刺能砍、两面开刃的特点以当时的条件来说,的确具有优势,随着 锻冶技术的发展,剑的长度逐渐增长到五六十厘米,进入了第一个高峰期。”宋理说。

  不研究的收藏

  都是“伪收藏”

  无论是历史文献记载,还是出土文物所证实,吴越宝剑质精物美,冠绝天下,为人艳称,视之如宝。记者了解到,宋理收藏的王剑以吴越名剑为多,且九成为战国时 期的珍品。王剑的地域除了吴越,还有燕、蔡、楚、齐、鲁等,“不是我在藏剑,而是剑在找我,这个过程既曲折,又充满乐趣。”宋理说。

  采访现场,宋理向记者展示吴越名剑的锋利,轻拿一把,刃口在指甲上稍稍一抹,细微的指甲屑悉数飘落,悄然无声。

  “在吴越之剑中,最宝贵的是‘王者之剑’。就收藏而言,我不收藏普通的铜剑,也不关注只具备实用功能的兵器。”宋理介绍,春秋时期,互为世仇的吴越两国却 同以铸剑精良闻名于当世。他说:“我们由现存的实物可以充分证明此点,其技术之精湛、工艺之华美,可称举世无匹,尤其是剑身的表面处理,不但具有神秘华丽 的花纹,在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仍然寒光四射、锋锐如新。这个时期的钢铁兵器,其水准的确领先了全世界一大截,著名的铸剑大师如:欧冶子、干将等人,炼就 一批千古名剑:干将、莫邪、湛卢、巨阙、纯钧、龙渊、太阿、工布、鱼肠等,即使实物不存,它们的赫赫威名仍令我们心驰神往。”

  除了宝剑的制作工艺,剑身的纹理也常常令宋理流连忘返。他介绍,龟文、缦理、列星、溢水、冰释、高山、深渊、水波、珠衽、流泉等,均是指剑身上的摺叠花纹而言,“当我们看到古代宝剑上的花纹时,才能体会古人所言实非虚语。”

  采访过程中,宋理给记者撂下掷地有声的一句话:“只收藏,不研究,只能是‘伪收藏’。不会鉴定的收藏最多只能算古董投资。”正是在这样一种收藏理念的驱使 下,宋理不仅搜罗藏品,更收藏与文物相关的资料和书籍。数年来,宋理收藏的有关古代青铜兵器类的书籍已达2000余册,这些精神食粮和藏品一起,构建他日 趋充盈的心灵。

  (深圳商报记者 聂灿)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收藏青铜古剑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