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收万余张近代天津老照片

2016年04月12日11:42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来源: 城市快报(天津)

  每一张老照片的背后,都有一个光阴的故事,而收藏老照片的人,也因此留住了光阴和逝去的记忆。从上世纪90年代起,张纯贺开始收藏老照片,经过多年积攒,如今他已经收藏了各类老照片3万余张,其中和近代天津有关的老照片1万余张。

  这些照片拍摄年代最早的可以上溯到19世纪中期,一个多世纪后,它们穿过时代的年轮,静静地摆放在张纯贺的相册里,留存着依旧没有褪色的历史和故事。

  从最初只是出于爱好的普通收藏,到如今研究老照片的历史、文献价值,张纯贺从一个老照片的收藏者,成为老照片的研究者。多年奔波各地与老照片的邂逅,张纯贺收获的不只是3万余张老照片以及它们背后的故事,还有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忆。

  “人们现在所说的老照片,国际上的定义大体是指在1953年之前扩印的照片,因为这之前的照片感光层中含有很多金属成分,色调也比较丰富。1953年以后,大部分相纸中增加了荧光增白剂,成本降低了,照片看起来更白了,但也失去了部分层次感”

  张纯贺的老照片工作室位于天津最有传统文化韵味的鼓楼商业街,在这间并不算大的屋子里,挂满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老照片。置身其中,犹如仰望历史的天空中那些闪烁着的星星。

  张纯贺1963年出生在天津,1983年时他开始喜欢上摄影,随后专门进修了摄影艺术专业,1988年他从暗房技术专业毕业,从此跟摄影结下不解之缘。张纯贺如今的职业是机电工程师,但因为与老照片割舍不下的情缘,收藏和研究老照片一直是他生活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人们现在所说的老照片,国际上的定义大体是指在1953年之前扩印的照片,因为这之前的照片感光层中含有很多金属成分,色调也比较丰富。1953年以后,大部分相纸中增加了荧光增白剂,成本降低了,照片看起来更白了,但也失去了部分层次感。我们今天探讨的老照片,基本上是以新中国成立为限,也就是1949年以前的照片。”张纯贺说。

  在张纯贺的老照片中,有很多天津旧时的婚礼照片。天津开埠较早,领风气之先,在婚礼方面也是新式婚礼和旧式婚礼并存与混搭,这在老照片上有最直观的体现

  张纯贺收藏的老照片,主要包括天津近代建筑、民俗、纪实类、名人类、摄影艺术作品类等,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反映天津近代城市风情的老照片。

  海河上的木船、老鼓楼的岁月、民国时期的婚礼、解放桥下的渔家、老城里的胡同人家、海光寺的大钟……张纯贺的老照片,像一位位从天津近代百年历史大幕上走下的丽人,风姿绰约,细数着不同瞬间的天津故事。张纯贺说:“老照片与现在的照片不同,民国老照片是‘黑白胶片’技术,从这些照片上还可以看出城市的交通状态、建筑格局等涵盖人们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社会记录。”

  在张纯贺的老照片中,有很多天津旧时的婚礼照片。天津开埠较早,领风气之先,在婚礼上也是新式婚礼和旧式婚礼并存与混搭,这在老照片上有最直观的体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天津,正是文明婚礼(新式婚礼)开始盛行的时期。在新式婚礼流行之前,天津传统婚姻缔结过程非常复杂,大致包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问名(互相交换庚帖,即合八字)、会亲等内容。后来,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反对父母包办、追求自由恋爱、反对繁文缛节的旧式婚俗、追求西方式文明结婚的新风尚在天津、上海等大都市的知识分子和留学生中开始流行。所以,这一时期的结婚照中有很多是新娘身穿白色婚纱、新郎身穿长袍马褂的合影。老照片留下的记忆,比历史记述还要早,张纯贺收藏了一张19世纪中期天津一个家族举行婚礼时的照片,照片上的新娘身穿白纱,可见新式婚礼进入天津时间之早。

  在张纯贺收藏的老照片里,有一部分晚清时期的上色老照片。张纯贺告诉记者,上色照片是彩色照片推广前,画师通过毛笔手工为照片一点点勾画色彩制成的

  在收藏老照片的过程中,除了拍摄年代和画面,张纯贺也很注重拍摄照片的器材。在他收藏的老照片中,有两张“天津市照相器材厂ZSJ-802型照相机全国鉴定会代表合影”,照片的拍摄年代并不算久远,摄于1980年,但因拍摄器材是天津产的转角相机,所以张纯贺认为这两张照片很有收藏价值。在那个年代,天津产的转角相机是很先进的摄影设备,用这个相机拍摄的照片如今已经不多见了。

  在修图软件流行的当下,给老照片上色并不是一件难事,然而,只有那些当初真正上过色的老照片,才能留住那个时代独一无二的色彩。在张纯贺收藏的老照片里,有一部分晚清时期的上色老照片。张纯贺告诉记者,上色照片是彩色照片推广前,画师通过毛笔手工为照片一点点勾画色彩制成的。自晚清以来,照片制作得越发精美,无数的能工巧匠在照片上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上色技术为我们在那个黑白照片的时代留下了彩色的记忆,虽然看上去比较粗糙,但它是当时照相技术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一种特别的表现形式为我们记录历史。在这些晚清上色老照片中,有人物肖像,有家族合影,有市井抓拍,从19世纪到上世纪80年代,上色老照片用手工色彩表现了自然的时代色彩。

  据张纯贺介绍,摄影技术在1839年由法国人正式发明后没过几年便传入中国,而中国大规模的摄影活动则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1850年到1911年之间拍摄印制的照片是中国第一批老照片(蛋白照片),由于摄影条件的限制,这期间拍摄的作品主要是人物肖像。早期的这些蛋白照片,一般就会经过手工上色。

  2013年6月,张纯贺在鼓楼举办了一次老照片收藏展。那年他还成立了一个老照片收藏的网站,这是为发展、研究天津及全国老照片而开通的一个老照片收藏研究数字化网站,“老照片需要研究,坐拥老照片,排除一切杂念,独自一人静静地专心致志品味老照片背后的故事,你会达到内心的安静,感受老照片里的金戈铁马和流年似水。”

  本报记者 苏莉鹏 照片由张纯贺提供

  作者:苏莉鹏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