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胡家花园是否新建 后人带你看真古董

2016年05月10日07:41   金陵晚报  收藏本文     

“愚园养生池记”碑。 “愚园养生池记”碑。

  □金陵晚报记者 于峰

  5月1日,一代金陵名园愚园(民间俗称胡家花园)正式对外开放,迎来了如潮人流。有一些读者在逛过愚园后和“老南京”版 的记者交流,他们觉得胡家花园大部分的景观、建筑都是复建的,“古意不足”。真的是这样吗?记者采访了愚园文史专家陶起鸣和胡家后人胡维辛,在一起探访胡 家花园的过程中,他们为“老南京”读者指出了这座园林中真正的“老古董”。

  有部分是重建的仿古建筑

  胡家花园是晚清南京最著名的私家园林,其前身是明代初年徐达后裔魏国公徐俌的西园别墅旧址。后来,园主人几次易主,先后为徽州商贾汪氏、兵部尚书吴用光等人。入清以 后,此园渐渐败落。同治年间,富商胡恩燮买下西园旧址,构筑愚园,将其营造成南京城南首屈一指的私家名园,有清远堂、春晖堂、水石居等三十六景。

  民国以后,由于战火影响,胡家花园再次衰败,沦为大杂院,“叠石虽存,然久失修葺,已危不可登。”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十年之前,记者首次来到胡家花园时,看到的就是大片民居杂院,园内池子成了臭水塘,周边还有不少菜地。

  此次修缮重新开放后的愚园,恢复了历史上的景观,再现了金陵名园的风貌。陶起鸣告诉记者,不可否认,如今愚园中相当一部分建筑都是重建的仿古建筑,景观所在位置,和老地图相比也发生了变化。不过。愚园里还是有一些老建筑、老物件、老古董的。

  正厅还是原汁原味老建筑

  “老南京”的记者日前和愚园文史专家陶起鸣、胡家后人胡维辛一起探访了愚园。陶起鸣告诉记者,愚园住宅部分的正堂——铭泽堂,在整修前是某厂的宿舍,算 是原汁原味的老建筑。整修后,铭泽堂整个框架、形制保持原样,房屋大架,柱子都是原来的,房梁及其雕刻也基本保持了原貌。铭泽堂门前的院子地面,也保留了 许多旧日的砖石。

  铭泽堂的后厅,也就是园主居住的两层小楼(民间俗称小姐楼、老爷楼),其房屋大架是原有的,许多木构件都是原物件。西边的楼 梯,也只更换了上半截。铭泽堂所在建筑的东山墙上,有一幅“紫气东来”砖雕门罩,雕刻得细致入微,技法高超。陶起鸣介绍,这幅门罩的部分构件也保留了老砖 雕,其他则是后来更换的。

  陶起鸣说,胡家花园住宅部分在进行维修之前,由于住过很多居民,房屋结构被严重改造过,破烂不堪。和普通的城南大杂 院没多大区别。维修中,有一部分房屋进行了落架大修,朽烂的建筑构件不得不被更换下来,换上去的,则尽量使用从其他地方收集来的老构件,做到了“修旧如 旧”。

  “愚园养生池记”碑保存完好

  漫步现在的愚园,很多游客会对园内两座假山产生浓厚的兴趣。陶起鸣告诉记者,愚园在历史上正是以假山取胜,被誉为“南京狮子林”。但有点遗憾的是,现在人们看到的愚园假山,都是此次维修中用太湖石重新垒筑的,原有的清代愚园假山,早已经损毁、散落了。

  不过,现在的愚园里,还是有一批石质文物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愚园养生池记”碑。

  “愚园养生池记”碑,位于愚园水塘——愚湖。胡家后裔胡维辛介绍,“愚园养生池记”碑本来立在园中。胡家花园沦为大杂院后,古碑也同时失踪,后来整修时才被无意发现,只是很可惜已经裂为两块。如今,“愚园养生池记”碑已修复完成,放在湖边,供游人了解愚园历史。

  陶起鸣等人仔细辨识过碑文,得知此碑是1924年由愚园主人胡光国(当时80岁)所立,碑文首先提到,清代中期,愚园沦为菜地。胡恩燮的儿子胡光国对愚 园进行了大规模整修。1924年,高僧印光来到南京,应陶道开居士邀请来愚园说法。印光法师和冯嵩庵等人在南京三汊河设放生池,魏梅荪(即民国南京著名慈 善家实业家魏家骅)同时也请胡光国在愚园内设养生池,也就是放生池。胡光国因此写下碑文,请人刻制石碑,要求后代子孙要保护愚园养生池中的鱼,不能随便捞 取,“使天地好生之德,如来度生之门,得以大畅”。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胡家花园愚园文物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