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没用羽扇指挥过三军

2016年07月19日10:15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姜维群

  羽扇从礼仪中走到生活的实用中,很多赖于名人的使用,先扯得远一点,风筝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风筝即称纸鸢,又名鹞子,都是鹰的意思,有趣的是英文同样用“鸢”(Kite)来指称风筝。

唐国强老师扮演的诸葛亮影视形象唐国强老师扮演的诸葛亮影视形象

  风筝很早和名人结缘,《纪原》说,是汉代韩信为陈豨造,用放风筝来测量未央宫的距离;梁简文帝被包围在京城,于是藏诏书于风筝上以达援军。所以风筝比起其他民间小工艺物件名气都大,源于它和名人挂上钩。还有知名中外的一个例子,就是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他在美国,罗玛斯在法国,不约而同地在电闪雷鸣时,冒着被电击的危险,用风筝把雷电引下来,证明电可以发光,因为这一试验,避雷针才得以问世,风筝首功也。

  回到羽扇上,羽扇为什么有如此久远的记载和如此大的名气?这也和一位鼎鼎有名的人物有关。在连环画和电视剧中,诸葛亮指挥千军万马是凭借一柄羽毛扇的,“羽扇纶巾”成为文人军师的程式化装束,也成为诸葛亮的智慧符号。史实告诉我们,在公元3世纪的诸葛亮摇未摇过羽扇不敢确论,但他不用“羽扇”指挥军队确是史实。“羽扇纶巾”的形象出自《三国演义》。我们应该知道,这部大名著里的故事是经过一千年的民间、正史的流传,由明代人罗贯中最终完成,从晋代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到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之作注,历经唐宋元三朝多种话本,所以书中的人物形象添加了很多后世的“元素”,譬如“羽扇纶巾”这一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共120回。诸葛亮从第38回出场,至104回殒天,占了书的一半多一点,其经历的战役可谓“身经百战”,第一次的亮相身在隆中,装束是“头戴纶巾,身披鹤氅”。其第一次战役是“火烧博望坡”,大胜而归的众兵将看到诸葛亮端坐一辆小车上(将领是骑马的)。真正“全披挂”出场是第64回,诸葛亮与刘璋部将张任对阵,“孔明乘四轮车,纶巾羽扇而出,两边百余骑簇捧”。此后的十余次出场诸葛亮基本装束定型,“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纨羽扇,乘驷马车(或四轮车),左右众将簇拥而出”。

  诸葛亮是汉代末年人(公元181—234年),从各种考证后,羽扇在当时应该就有了,但在正史《三国志》上,写了诸葛亮的各种行状,甚至说到身高长相,但只字未提鹤氅纶巾羽扇,如果当时的羽扇作为“指挥棒”指挥军队,应该是一件很奇特的事,理应“载入史册”的。

  在古代战场,将领指挥一般用剑,也有用马鞭的,但是用如意、用杖的也有,像南朝的将领韦睿就是用竹如意指挥军队,《南史·韦睿传》中特别记载,说韦“虽临阵交锋,常缓服乘舆,执竹如意以麾进止”。这位梁代时的名将被毛泽东誉为“敢以数万敌百万,有刘秀、周瑜之风”。这位将军不着武器,穿着宽袍大袖的衣服,坐着马车,手执竹如意指挥军队的进退,潇洒吧?在《晋书》中一位叫顾荣的人,是用羽扇指挥军队的,在一次平定叛乱中,“(顾)荣麾以羽扇,其众溃散”。顾荣,是与书法家陆机同时代的人,生活在公元3世纪。从以上可以看出,用羽扇也好,竹如意也罢,这两个在正史上有记载的人士距诸葛亮仅一二百年的时间,作为“大明垂宇宙”的诸葛亮,后人将这些亮点加在一人之身是可能的。

  诸葛亮是文人军师的表率人物,历代人都在美化他,甚至将他符号化,如“羽扇纶巾”在宋代诗人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赤壁怀古》里,是三国东吴将领周瑜的形象;《水浒传》里的军师吴用拿羽扇却是书生形象。诸葛亮确确实实没用羽扇指挥过三军。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羽扇诸葛亮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