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爆火 你知道民字是怎么演变的吗

2017年04月16日 09:31 新浪陕西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近来,一部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在全社会引发了强烈关注,剧中的“老戏骨”们以精湛的演技圈粉无数。随着剧情的发展,许多观众对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中国,“民”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字,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民”的含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历史上的一些珍贵文物就记录着这一步步深刻的变革。

  1

  大盂鼎上的“民” 意为“奴隶”泛指“黎民”

  甲骨文中是否有“民”字尚存在争议,但金文中的“民”字毋庸置疑,赫赫有名的大盂鼎便铭有一个极其珍贵的“民”字。

  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它于1849年在陕西郿县礼村(今宝鸡市眉县常兴镇杨家村一组)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为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大盂鼎共有铭文291字,记载了周康王在宗周训诰盂之事,其中还出现了“正氒民”三字。据古文字学家考证,“正”意为通政;“氒”通“厥”,指四方;“民”即黎民,合起来意为“治理四方黎民”。

  这个最初的“民”字隐含着一段残酷的历史。据郭沫若考证,周代金文中的“民”是一个象形字,它的上部是一只左眼,下部则是一柄“刃物”,这柄“刃物”正刺向眼睛。据西汉刘向所编《贾子·大政下》著录:“夫民之为言萌也,萌之为言盲也。”郭沫若也在《甲骨文字研究》中对金文“民”有如下解释:“周人初以敌囚为民时,乃盲其左目以为奴征。”也就是说,周朝最初把战俘命名为“民”,并刺瞎他们的左眼,标志其为奴隶。

  由此可见,“民”字最初指的是社会上地位最低的人;而大盂鼎中以“民”字泛指黎民,就说明在周朝统治阶级眼里,民是非常低贱的。

  2

  《说文解字》善本里的“民” 将民众比作“小草”

  东汉学者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作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至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书,也是最早的汉语字典。《说文解字》首次对“六书”有了具体的解释,并收录了大量先秦古文和秦篆,其中还包含有在现存秦代碑文中不常见的一些古文字,比如篆文“民”字。

  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所藏的《说文解字》(和刻本)善本中,就有篆文“民”字及其注解:“民,众氓也,从古文之象”。“氓”,音“萌”,指充当隶役的平民;“众氓”也做“众萌”,意思是“一片萌发的小草”,象征着“民众”,这也就是篆文中“民”的本意。

  为何以小草来象征民众呢?原来在先秦时代,统治阶级认为民众“没有教养”“没有文化”,即“人多而无识”,就像小草一样,于是以“众萌”来蔑称民众,也就是古代常说的“草民”。值得一提的是,汉语中还有“苠”这个字,而“苠苠”恰恰是形容“众多”。相对应地,《说文解字》中还阐释道:“君,尊也”,这体现出先秦时代“君贵民轻”的思想。

  3

  曹全碑里的“民” 出现了“万民”之说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立于东汉中平二年 (185年),是我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碑刻,1956年被移入西安碑林博物馆保存。曹全碑碑文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风格以秀逸、匀整著称,为历代书家推崇备至。碑文中在记述郃阳县令曹全生平时,还出现了“县民郭家等,复造逆乱,燔烧城寺,万民骚扰,人褱不安”一句。

  这句话前后出现了两个“民”字,联系整篇碑文的语境来看,两个“民”的意思截然不同。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曹全碑碑文在描述起义军领袖张角前冠以“贼”字,但在说造反的“郭家”前却是“民”字,可见此处“民”字也含有贬义,应为“刁民”之意;而后面出现的“万民”则指百姓。所以整句话意为:“本县刁民郭家等也起来造反,他们焚烧城中官署,百姓都受到骚扰,人人不得安宁。”

  汉代,随着儒家“民贵君轻”思想的逐渐流行,封建文人对于“民”的看法从过去的一味蔑视而改为加以区分,顺从统治阶级的“民”被视为“百姓”,而敢于起义反抗的则被视为“刁民”。随着“民”字意义的分化,有人也开始以“民”为名,比如大家熟知的唐太宗李世民,其名意为“济世安民”,这里的“民”字就不含有任何贬义。

  4

  “民窑”的“民” 意在与“官”分庭抗礼

  到了封建社会末期,“民”的含义就更多了。大凡了解瓷器的人都知道,瓷窑自宋代以来便有官、民之分。官窑即宫廷兴办的御窑,而民窑即民间瓷窑,古代大名鼎鼎的磁州窑和景德镇窑便是民窑的杰出代表。在封建社会,官与民有贵贱之别,而在瓷器艺术中,官窑与民窑却没有高下之分。通常意义上,官窑的瓷器偏向中规中矩,而民窑的取材则更加丰富自由,一些中国瓷器的“核心科技”如高岭土以及青花工艺等都是在民窑中发现和诞生的。

  以磁州窑为例,宋代文人非常喜欢使用瓷器作枕,并称之为“玉枕”。为投其所好,磁州窑的瓷枕上就出现了大量文字装饰,如“众中少语,无事早归”,又如“过桥须下马,有路莫行船。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等,这种文化现象在宋代官窑中却几乎见不到。宋明清三代,民窑瓷器大量出口海外,从而加深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清末民初,官窑走向没落、一蹶不振,而民窑却如日中天,民间出现了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一批瓷艺大师,他们成为传承发扬中国瓷器艺术的中流砥柱。

  “民窑”一词约定俗成,它的出现反映出封建社会末期民间艺术获得长足发展,并开始与宫廷艺术分庭抗礼的状况,而“民”这个字的内涵也因为“民窑”而更加丰富。

  5

  《人民日报》中的“民” 真正意义上的“人民”

  1948年6月15日,《人民日报》开始使用毛泽东第二次题写的“人民日报”报头,这一期《人民日报》现被国内外众多博物馆、研究机构及私人藏家所珍藏。时至今日,已有无数读者通过《人民日报》反复端详毛泽东书写的“民”字,从中感悟着书法的瑰丽和时代的进步。

  “人民”一词古已有之,在中国古籍中,该词不具有社会属性,指的是自然界中的人类,如《管子·七法》有“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一说;而在当代中国,人民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等,“民”的含义得到了根本的改变。据学者研究发现,毛泽东所写的这个“民”字匠心独具,他是以独特的笔法、章法来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民”字,其内涵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为民众喜闻乐见。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民”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它的含义终于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民”。 (郭峰整理)

  来源:西安晚报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文物汉字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