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元面值的货币也曾流通过

2017年04月17日 14:17 信息时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黄艳 通讯员 潘静 梁福敏

  中国曾经发行的最大面额的钞票是多少?古代有一种货币能削水果,你见过吗?哪个国家发行的货币防伪性最强?4月15日,信息时报优能训练营小记者来到广东金融学院参观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为上述问题找到了答案。

  据了解,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收藏古今中外货币3.5万件,囊括了各个历史时期。参观采访完成后,不少小记者表示大开眼界,不仅看到了中国历代和世界各国的货币,而且还学到了鉴别假币的方法。

  60亿元券只能买77粒大米

  据了解,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现有藏品3.5万枚,占地1700平方米。该馆藏品囊括了古今中外各历史时期的货币,分设中国古代货币、民国时期货币、根据地货币、新中国货币、金银纪念币、粤港澳台货币、电子货币、金融票证、世界各国货币和货币反假等10个展区。小记者们在博物馆内参观,犹如走进了钱币的海洋。

  据悉,该馆珍贵藏品包括中国第一套人民币、根据地货币、广东省1985年流通本票、熊猫金银币、世界最大面额纸币等,同时还专门设立了人民币防伪专题展厅。其中,馆内收藏的中国最大面额的钞票———新中国成立前新疆银行发行的60亿元券吸引了小记者们的注意。

  “这60亿元钞票有多值钱啊?”小记者们瞪大眼睛提问。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在民国时期,物价飞涨,钱不值钱,这张60亿元钞票只能买77粒米。听到这个答案后,小记者们发出惊叹,“还不够一碗饭呢,我还以为可以买很多高楼。”工作人员表示,当时通货膨胀程度非常严重,从这张钞票可见一斑。

  此外,这里还有1955年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里面有人民币中唯一的3元面值货币。“从来没见过3元的人民币,真是长见识了。”看到新奇的货币,小记者们都很感兴趣。不过,该馆工作人员表示,这张面值为3元的人民币“寿命”不长。据了解,该钞票于1953年由原苏联代印,1964年5月停止使用。

  小记者学货币鉴别知识

  在参观过程中,小记者们还现场学习了货币鉴别知识。新版的百元大钞有多种鉴别方式,包括纸钞上的凹凸感、金线、隐藏的头像等。“经过这次参观,我肯定不会上当受骗了,回到家里还可以告诉爷爷奶奶。”有小记者高兴地说。该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一般市民前来参观后,货币识别能力会大大提高。

  目前有没有办法杜绝一些犯罪分子制造假钞,例如像澳大利亚那样制作高成本的塑料币?面对小记者的提问,该馆工作人员解释,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太大,目前通用的钞票都是纸币。防止假币,除了逐步提高防伪技术外,市民的鉴别能力也要提高。澳大利亚人口较少,其塑料币制作成本高于钞票面值,因此犯罪分子不会花钱制造假钞。参观采访后,小记者们还参与了货币真假鉴别的有奖问答,并领取了一些小面额的世界各地的纸币作为纪念。

  小记者稿件选登

  穿越时空看货币

  信息时报讯 (小记者 刘泳君) 4月15日下午,信息时报小记者兴高采烈地来到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参观并学习货币知识。据了解,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位于天河区广东金融学院内,博物馆现有藏品数万枚,包含了古今中外各个历史时期的货币。

  小记者们走进博物馆,就如同进入钱币的海洋。通过钱币还可以了解历史,这让大家惊叹不已。其中,小记者们看到了镇馆之宝三孔布,一种铸于战国晚期的钱币,现今可以拍卖出300多万元。另外,我国1948年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在这里也能看到,这是最珍贵的一套人民币,现在的拍卖价格高达800万元。不过,并非所有的钱都值钱,世界上面值最大的货币——津巴布韦100万亿纸币,它只值三四元人民币。

  在互动环节,小记者们还学习了如何识别假钞,“真是收获满满啊”,有小记者表示。

  如果你也想穿越时空了解货币历史,不妨到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参观吧。

  一起来学习“认钱”吧

  信息时报讯 (小记者 何惠君) 中国历史上发行的最大面值的钞票是什么?如何鉴别真假货币?4月15日,小记者们来到天河龙洞参观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对货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据了解,中国历史上发行的最大面值的60亿元钞票是新中国成立前新疆银行发行的,但当时只能买77粒大米。“注意,不是77斤,是77粒。60亿只能买这么点,那得多少钱才能买1斤大米啊?”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解释,让现场的小记者发出惊叹。

  在参观过程中,小记者们还了解到,古代的黄金并不是古装剧中的模样。黄金在古代作为货币,外形是平的,越大越值钱。而最实用的是,小记者们学到了人民币的反假知识,例如如何看水印,如何看钞票上的头像,如何看钞票上的荷花等。小记者们都说,学习了很多鉴别的方法,以后就能识别假币了。

  有趣的货币金融中心

  信息时报讯 (小记者 周逸皓) 古代的钱长什么样子?4月15日,信息时报小记者前往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参观采访。据了解,中国古代的货币有贝币、刀币、三孔布等。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刀币,不仅可以当钱使用,还可以当刀具使用,据说可以用来削苹果。

  据悉,战国时期的三孔布是该馆的镇馆之宝。顾名思义,这种货币上有三个孔,十分罕见。

  此外,历史上还曾出现过环币、圆币等,还有的货币看起来像钥匙。到了唐代,还流传一种月牙币。古代多个朝代的货币,看起来都非常有趣,让小记者们大开眼界。

  小记者到博物馆“认钱”

  信息时报讯 (小记者 陈思畅) 世界各国的钱币、“火眼金睛”辨别假钞……4月15日,信息时报小记者走进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学习“认钱”。

  在看到中国历史上发行的最大面值的钞票——新中国成立前新疆银行发行的60亿元钞,让小记者们眼前一亮。可是,当时它只能买77粒大米。还有世界上面额最大的钞票——津巴布韦发行的100万亿,但它只值三四元人民币。

  在这里小记者们还看到了世界各国的货币。其中,日本货币和澳大利亚的货币吸引了小记者们的注意。

  据了解,日本被认为是世界上纸币防伪技术最好的国家之一。因为日元的印制水平较高,其纸张采用日本特有的“三亚皮浆”为原料,纸张坚韧且有特殊光泽,为浅黄色,纸币面额越大颜色越深,且该原料被国家严格管理起来,因此不法分子很难造假。而澳大利亚的塑料币“更绝”,这种货币的制作成本甚至高于货币面额本身。

  最令小记者们长知识的是“火眼金睛”辨假币环节。随着解说员的讲解,在场的小记者都学会了7种鉴别货币的方法。例如,看毛主席头像的水印、看数字100的水印、感受纸币凹凸质感等。小记者们均表示,这一次参观受益匪浅。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