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品销售员:我的工作就是骗老人钱

2017年06月05日 14:42 新浪山东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济南博弈现代工艺品有限公司声称可以代卖工艺品,估值40万元的辛亥革命纪念钞不仅迟迟没有代卖出去,还忽悠纪念钞所有者、市民周先生又在“博弈”花费20多万元购买了可以“回购”的收藏品。然而,一年半时间里,“博弈”公司以各种理由推托,迟迟没有兑现当初的承诺。

  6月3日,记者调查发现,有6家类似收藏品公司藏身于“博弈”公司所在的写字楼,他们大都采用“代卖”“回购”“投资”的运作模式。这些公司的员工均声称收藏品有很大的升值空间,而且之前有不少藏品拍卖出高价,但是却拿不出证据。其中一家公司推荐的“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纪念画”,一套三幅同样的画作,足足有999张。

  一座楼里至少6家公司在玩收藏品

  都打着文化公司旗号

  记者逐层调查发现,“博弈”公司所在的写字楼里,A座11楼、17楼、18楼、19楼以及B座9楼、13楼共有6家类似的收藏品公司,这些公司均打着文化公司的旗号,进入这些公司的办公场所须先登记姓名和电话,否则不能进入。

业务员正在向老人推介业务。业务员正在向老人推介业务。

  这些收藏品公司业务各有侧重,A座19楼“启瀚”公司的藏品主要是古董等老物件,A座18楼“国鼎文化”的藏品主要是邮票,A座11楼“博弈”公司的藏品主要是纪念币,B座13楼一公司的主要藏品是字画。

  声称能拍高价却无证据

  “你们就是骗子,你们这些刚毕业的学生干什么不行,非得干这种骗人的买卖?”满头白发的刘女士站在“展华文化”公司门口破口大骂。她朋友曾在另一家类似的公司购买了收藏品,不但没有获得收益,最初承诺“回购藏品”也没有兑现。

  记者跟随66岁的梁先生来到一家收藏品公司,“之前有拍卖成功的案例,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鸟巢纪念钞,面值是10块钱,现在的价格是6000元至8000元。”然而,记者询问拍卖价格的证据时,这名工作人员没有拿出证据,只是说网上有相关报道。

  自称与拍卖公司有合作

  这些收藏品公司声称这些收藏品可以通过拍卖、文交所上市以及单独找买家等方式变现。

  A座一家收藏品公司的工作人员说,他们主要通过拍卖的方式让收藏品变现,拍卖成功后他们提取10%的佣金。另一家收藏品公司的工作人员称,为防止赔本,一些拍卖行会通过“自己人”把价格抬上去。

  同一作品画了999张

  梁先生说,他老伴一直埋怨他投资收藏品不能变现,经常催他到收藏品公司尽快变现。但是,收藏品公司的工作人员却以梁先生的收藏品还没有被炒热等理由予以搪塞。

  梁先生来到这家收藏品公司不久,一名工作人员就过来推荐他们公司即将举办的活动,还推荐了另一款纪念活动的宝玺。

  记者注意到,收藏品公司向老人推荐的藏品都冠之“纪念某机构几周年”等字样,其中B座13楼一家收藏品公司向记者推荐了一款“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的字画,是启功等三位名家弟子的作品,每套有2幅画和1幅书法作品,不过同样的作品却有999套。

  收藏品公司惯用的销售手段

  手段1 举例

  如果客户问“你们的藏品一定能增值吗”,工作人员会回答“这种东西不能保证增值多少,但一定能增值”,然后会给客户举例,某某公司经理总监在这里购买了多少万元的藏品。如果客户有犹豫,工作人员会拿出已购买过藏品的客户资料,让客户打消顾虑。

  手段2 看网站

  为取得客户信任,工作人员一般会让客户看一个收藏品的网站。

  在这个网站上,客户看到某个藏品市场价格很高,而自己现实中买得便宜,就会认为日后肯定能卖个好价钱。而这个网站其实是公司自己建的,价格也是自己随意定的。

  手段3 举例

  当销售人员和客户即将成交或者客户犹豫不决时,公司会让另一名工作人员进行一个“砸单”的工作。即该工作人员会拿着几套藏品到展厅,对这名销售人员说:“李大哥的货急着要,我先送下去。”然后故意让客户也看到藏品的样子,而这个藏品和客户意欲购买的藏品是一模一样的。在销售心理学中这叫“从众心理”,就是当客户拿不定主意时,他会盲从其他人的消费。

  手段4 情景设计

  销售人员称,5万元以下的单子,上面三个手段基本能搞定,再高的单子就要靠设计情景和对话来完成了。在客户犹豫时,一名工作人员会假扮成客户准备做百十万元的藏品理财,现在需要合伙人。另一名工作人员会建议客户与假扮客户人员一起下单,客户拿10万元,假扮客户人员拿90万元。客户会想,如果亏,另一方亏得更多,因此会打消顾虑。其实,假扮客户人员拿的90万元是公司出的,等交易完成后,假扮客户人员的钱还是公司的,但客户的钱没了。

  据《河南商报》

  延伸调查

  工商部门:价值几百元连号钞敢标三四万

  济南市市中区工商局魏家庄工商所的工作人员称,这些收藏品存在价格虚高的问题,一套连号的纪念钞票实际价值只有几百元,但是这些收藏品公司能标价三四万元。

  这些收藏品公司在没有跟拍卖公司签订合同的情况下,承接给客户拍卖收藏品的业务,就属于超范围经营,但是对他们的处罚仅仅是责令整改,只要增加这项经营范围就可以,处罚力度是很小的。

  之前有过这样的公司跑路的先例,那家公司的几位负责人都是外地的,跑路以后找到他们比较困难,只能依靠公安机关破案。

  购买者:买收藏品被套后选择隐瞒家人

  一些老年人购买收藏品陷入连环套后隐瞒家人也不向相关部门举报,甚至把收藏品藏到地下室,这让不少老年人吃了哑巴亏。

  媒体起底收藏品公司运作模式

  所有套路都是设计好的

  其实,收藏品骗局不光在济南有,在外地一些城市也经常上演。有媒体曾就此展开调查,这所谓的“高价回购”在业内人士看来,只不过是一句话:忽悠你,没商量。而形形色色的收藏品公司让收藏品这个行业变得扑朔迷离,假鉴定证书的泛滥,更是让收藏品变得真假难辨。

  专找有钱的老人打感情牌

  2016年9月,山东卫视《调查》记者以应聘销售员的身份卧底到了济宁一家名叫圣雅文化传播的收藏品公司。公司安排了为期一周的业务培训。而培训的主要内容,就是教员工各种忽悠老人购买所谓收藏品的手段。

  一位给新员工培训的员工告诉记者,做收藏品销售员首先要摸清老人底细,看准他们是否有购买能力,瞄准有钱的老人下手。然后再跟这些老人培养感情,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去关心他们。有了感情,在要老人买点收藏品就很顺其自然。

  在跟老人充分培养感情后,就可以开始跟老人推销收藏品了,在行业内这叫“要单”。要单按照先后顺序又分为逼单、磨单和砸单三步。首先就是逼单。

  这名员工向大家演示了这三个步骤:“阿姨你留一套吧,你今天得买,这就是逼单。”

  这名员工说,假如逼单不成功,就开始进行磨单,再叫其他员工反复跟老人灌输“买了就能挣大钱”的观念,直到老人有些动摇。这时候就开始砸单,砸单主要就是通过送礼品或代金券,抓住老年人喜欢贪图小利的心理,最终让老人拿出钱来。这位员工还跟大家分享了之前一位老人起初只买了300元的收藏品,他是如何最终让对方掏出了6万元的经历。 据《山东卫视》

  来源:生活日报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