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0份胆结石标本建博物馆

2017年08月16日 11:43 大洋网-广州日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2300份胆结石,被密封在小瓶里,整齐地陈列在高大的玻璃柜中——这是全国首个人类胆石博物馆里最重要的展品。昨天上午,这家与众不同的博物馆终于在东莞南城医院开馆了,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关注。“人类胆石博物馆”的创建者是南城医院副院长王三贵,他是东莞著名的“结石王”。他和他所带领的团队用10年的时间,将手术过程中取出的结石保留下来,其中的一部分就展示在这家博物馆里。王三贵说,让抽象的医学理论过目不忘、寓教于乐,这是建博物馆的初衷。

  博物馆设在东莞南城医院一楼大厅,高大的玻璃柜里密密麻麻的小瓶子,里面装的全是胆结石。这些结石,在王三贵的眼里都是宝贝,每一份都有着特殊的意义,结石原本的主人,不少都是他的患者。

  每一份结石颜色各异,形状也有粉末状、小颗粒等各种各样,甚至还有长得像果核的,有着精美的花纹。王三贵说,这是因为结石的成分不一样,例如黑色的就是因为有着胆红素。有的结石直径超过了3厘米,这就算结石中比较大的了。

  博物馆里还陈列着一种广东人特有的结石——鱼生、虾生形成的结石。王三贵说,广东人喜欢吃鱼生,里面的寄生虫残留物与胆管分泌物凝结在一起,就形成了结石。

  这么多的结石,哪种手术难度最大?王三贵说,最难的是泥沙样结石,也就是长得像芝麻粉的这类结石,由于太细小,它们喜欢在身体里“逃逸”。为此,王三贵还发明了专利技术,“就是用器械把这些逃兵给吸出来,减少在体内残留”。去年,东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南城医院成立了“东莞市胆囊疾病研究所”。在不大的临时用房里,王三贵带领医院的同事们收集了1万份冷冻结石标本,开始从胆质、血液、基因上来剖析结石的成因。

  这些结石标本包括展品,不少是他们医院手术中保留下来的,每年600多台手术,10年下来搜集的结石标本就不少了。但为了研究得更深入,他们又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及美国、马来西亚等7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搜集。

  如何预防结石?王三贵说,多喝水、多运动,多喝水稀释尿液,可使结石不易生成。平时还应注意运动,保证正常作息,可以防止内火炙旺,预防结石生成。碳酸饮料、啤酒、茶饮中磷酸盐类物质较多,用这些饮品长期代替白开水会增加患结石病的几率。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